王 強
(河北交響樂團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交響樂作為一種由音樂分支組成的、龐大的音樂表現形式的作品對人的情緒和精神有很大的影響。交響樂在演奏過程中需要用到多種樂器,爆破豎琴、木管、弦樂、打擊樂、鋼琴以及銅管等等。每種樂器的演奏都需要一定的演奏技巧以表現交響樂作品的風格以及主題。而無論演奏者使用哪種樂器抑或用哪種演奏技巧來演奏都需要融入自身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在交響樂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節奏、節拍和演奏速度是交響樂作品的靈魂所在,正確把握這三者對于交響樂的演奏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對于演奏者來說,做到正確把握三者在交響樂作品中的表現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比如在大提琴的演奏過程中,對于一些節奏復雜、節拍變化快的樂曲,演奏者對技巧把握不好的話往往會使演奏速度越來越快,或者在演奏一些風格簡單、舒緩柔和的曲子時演奏太慢而跟不上節拍,這就失去了樂曲的美感。因此,做到準確把握略去的節奏、節拍以及演奏速度成為演奏作品的核心,這就需要演奏者將自己的情感注入交響樂中,用自己的感情去創作出人滿意的作品。在演奏時既要注入交響樂自己的情感,同時也不能被自己的情緒左右,將自己的情感同作品的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準確把握交響樂的節奏、節拍以及演奏速度才能演繹出完美的作品。
如果說交響樂節奏、節拍以及演奏速度是交響樂的靈魂,那么交響樂音準和發音便是靈魂指揮下的軀體。優美的音色以及準確的音準對于表現作品的藝術魅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小提琴演奏中,動人的音色既可以表現交響樂中溫婉少女楚楚動人的形象也可以表現氣勢如虹的山河氣勢。這些表現力都需要演奏者自身的感情應用,以及對交響樂情感的自我理解。在演奏過程中準確把握作品情感與自我情感,有利于提升對音準的把握能力,也可以提升耳朵對音準的判斷。正如貝多芬說:“音樂并不在譜子上,而在譜子之間。”這充分表明交響樂演奏并非簡單的按照音符演奏出來,更重要的是將作品中的內在含義與思想表達出來。譜曲者將自己的感情與思想蘊藏在作品之中,而需要演奏者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并演奏出來,從而達到作曲家的創作意圖。
準確的節拍、節奏把握,精準的發音與音準再加上演奏者的情感發揮對音樂的表現力,這就足夠使作品成為經典,因為演奏者已經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情感以及思想完全的寄托在作品中。例如交響樂演奏中,鋼琴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樂器,而鋼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多種,手指的獨立性技巧、八度的技巧、音階和琶音快速均勻跑動技巧、輪指和弦及大跳的技巧等這些技巧的掌握,需要演奏者堅持不懈的訓練和自我實踐,在演奏過程中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可以豐富作品的表現力,使演奏效果更佳。
正確的把握交響樂演奏中的情感可以提升演奏者的綜合素養,同時演奏者綜合素養的提高也可以提升演奏者的綜合素養,兩者相輔相成,從而使演奏者與作品形成良性循環。每一部交響樂的創作都有特定的背景,表達譜曲者想要傳達的某種特定給的思想。因此正確的把握交響樂所傳達的情感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演奏者用心去感受作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而在自己感受作品的同時自己的綜合素養也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將自己的感情融入交響樂進而以音樂的形式體現出來,聽眾作為“局外人”也會感受到。在每一次演奏中,有意識的去培養自己表現能力,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這些都需要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力和喜愛之心。只有將自己全心全意寄托在音樂中,釋放自我,才不會去在意別人,從而最大程度上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在舞臺上表演時不應帶有目的性而生硬的表現出來,也不要將自己的音樂技巧作為一種表演進行顯示或夸耀,應當順因自己的內心,自然的將感情流露出來。
總的來說,交響樂蘊含著作曲家深厚的感情抑或表達某種寄托,具有其他音樂藝術所不一樣的審美價值,而情感因素作為主旋律貫穿于整個音樂作品。演奏者應將自己的感情在交響樂演奏中釋放出來。而情感在交響樂中的體現也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準確去把握作品的節奏、節拍以及演奏速度,也可以精準的把握演奏過程中的發音和音準,還可以提升自己在作品演奏中的表現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用心去演奏,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表現在交響樂中,在音樂演奏中釋放自己的感情,使聽眾在享受聽覺盛宴的同時感受到演奏者精湛的技巧以及對作品的全情傾入。
[1]康帝.論情感運用在交響樂演奏技巧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3.
[2]莊重.淺談交響樂演奏中的情感運用[J].音樂天地,2012.
[3]李清花.情感對弦樂在交響樂演奏技巧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