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振
(東營市第一中學 山東 東營 257091)
高中教學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它既是基礎教育的結尾階段也是連接高等教育的初級階段,對學生今后價值觀、人生觀的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產生的一個新的教學理念,是為了在有限的教育時間和資源下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以較小的教學成本實現較大的學習效益。這不僅是對師資成本的一個節約,也是在為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率學習的優秀品質。
從教育本身來講,制約著我過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主要因素有兩種,它們分別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一)教學理念。就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理念而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往往是阻礙著歷史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歷史教師還遵循著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新課程的指引下也很難摒棄傳統的教育模式,沒有將教師為主體的歷史課程教育改變成以學生為主體。沒有將傳統的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思維改變成以學生討論、引出課程內容的方式,一些教師沒有把自己當成是教學的引導者。一切課堂教育還都是以老師的思路展開,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就處于被動,被動的聽取老師的觀點,機械性的背誦和基于知識點,拼命做好筆記,這就將完全磨滅了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開放性思想,一味的模式性教育就會將學生裝進套子里。
(二)教學方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教育部門都在不斷地尋求創新的課堂教育方式,但是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還沒有真正的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還在,教師和學生還是會圍繞考試重點進行教學和學習,教師們更多的還是在考慮如何完成教育課程,如何完成學校規定的升學率目標,更多的教育方式還是題海戰術,完全忽略了應該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對于這種現狀,筆者認為,我國的教育還是將學生和教師圍困在自我提高的模式里,導致高效課堂的構建遲遲不能完成。這樣的低效率改革莫不如努力學習國外成功的改革案例,例如在國外已經成功推行的翻轉課堂、微課等先進的教育模式。
為了實現高中歷史高校課堂構建,要從根本上找到高校課堂構建途徑,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教師的參與,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素質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首先對于高中歷史老師來說,若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速率,就要要保證老師對所學歷史有深刻的認識。熟讀相關教材和課程指標,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包括學習內容和知識反饋在內的課程計劃,以學生為主體,定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為基礎,根據需求不定時的改變教學方法。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也可以以小組討論和演情景劇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另外,還要重視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以觀看小短片的方式來取代傳統的記筆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
引進國內外成功的改革案例,翻轉課堂也可以稱為反轉課堂,它是2011年在美國最先興起的一種教育模式,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模式,它讓迫切尋求教育改革的人們看到了希望。翻轉課堂的成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本身就具有相當的優勢,第一不同的學生們可以按照不同的學習習慣來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加強了自我管理意識。第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互聯,老師可以通過反饋得知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能夠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和輔導計劃。第三在實現網絡學習以后,在課堂上,學生們的互動交流時間就大大的增加了,同學之間的互相討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具體做法可以表現為,教師以教學課程為基礎,利用課余時間錄制10分鐘左右的視頻,錄制完成后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上,學生那就可以在課前打開網頁自主觀看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掌握情況反復的看,學習后可將問題和疑問在課堂上對教師進行反饋,這樣的做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利用反轉課堂完成高校教學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例如在克林頓戴爾高中在實行翻轉課堂一年以后,學生們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英語成績的的不及格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五十下降到了之后的百分之十九,其他學科的不及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在我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同時完全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
根據本文以上的研究,筆者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對傳統課堂的全面顛覆,不僅需要老師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做全面的改變,還需要引進翻轉課堂、微課等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式。然而要實現我國高效課堂的全面構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不僅需要國家教育部門在政策上支持,還需要教師傾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來探索,對阻礙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快速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為我國今后的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