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自古以來,體育運動就是我國國民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體育項目數量最多、形式最豐富的國家。傳統民族體育運動的傳承需要通過教育來實現,而學校往往是其走向現代化最主要的平臺。傳統體育與代文化教育的融合意味著原始體育已具有自己獨立的社會形態。作為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代表——舞龍舞獅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如今這種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已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龍獅文化。當今的龍獅運動較為發達的地區集中于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相比而言作為內陸地區的南昌的龍獅運動發展還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缺少系統的教育,因此龍獅運動在高校的開展無疑將彌補南昌地區龍獅運動發展的不足。據此,本文以南昌地區為例探究高校舞龍舞獅運動的可行性,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一直以來受到廣泛推崇,舞龍又稱舞龍燈是因舞蹈者持的龍形道具而聞名。舞龍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古越族人便以“斷發文身,一像龍子”開創龍舞運動的先河。舞龍運動注重的是“形美”和“神美”的結合,形美顧名思義就是保持龍形的姿態而神美則需要舞龍者對其感情的投入以達到“人形合一”的境界。由于龍的種類不同每套舞龍動作都有規定的套路,人們較為熟悉的有游龍戲水、蛟龍逐浪、龍戲尾、龍抬頭、飛龍在天、躍龍門等動作。舞龍燈時人們利用自身的速度、力度變化各種姿勢巨龍如復活了一般在云燈里游弋自如,將龍的磅礴氣勢展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氣勢如虹的場面會極大地振奮和鼓舞人心,譜寫了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樂章。舞獅作為我國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同時也是一項極具民族特色的體育競技項目。與龍一樣獅子在國人心目中也是極為神圣,象征著吉祥如意,舞獅活動最大的特點是通過表現獅子的各種動作來展現百獸之王的雄風,其中暗含著民眾求吉納福的美好愿望。
舞龍舞獅由于極具觀賞性和娛樂性因而很受普通大眾的喜愛。中國的龍獅運動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全球華人的民族名片,在世界上華人聚集的地方都有龍獅運動。
舞龍運動的人數一般在10人左右,發展至今舞龍以形成了系統的比賽模式,主要分為自選套路、規定套路、競速舞龍、障礙舞龍和抽簽舞龍等。舞獅則較為復雜,以長江為界分為兩派稱為北獅和南獅。兩派對于人數和比賽要求不同,其中南獅隊8~10人,僅有一頭“獅子”在三米左右的高樁上表演;北獅隊由10~12人組成,比賽需要在一名引獅員的引逗下,兩頭“獅子”上高臺進行表演。隨著龍獅運動的愈發普及,舞龍舞獅作為一項重要的體育項目已經融入到高校的日常教育活動中。自1998年湖南師范大學創建我國首只高校舞龍隊,目前已有一百多所高校成立了專業的龍獅隊。高校龍獅培訓也隨之展開,其中以2004年北京體育大學設立龍獅培訓基地為代表。高校龍獅培訓班通過開設舞龍舞獅理論課、舞龍技術實踐課、舞龍技術觀摩課、龍獅鼓樂實踐課等將龍獅文化普及到新生一代為龍獅運動的傳承貯備了大批專業型人才。
舞龍舞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定性傳統,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體表現。高校是傳播各種文化知識的途徑及橋梁之一,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將優秀的優良傳統繼承和發揚。南昌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南昌當地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通過舞龍舞獅等活動乞求福佑、驅避災禍、保佑人畜平安、祈禱風調雨順,舞龍舞獅成為人民渴望幸福生活和慶祝節日的一項重要活動。舞龍運動盛行于漢代,在當時的長安城大興舞龍之風,使舞龍運動正式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唐代良好的政治、經濟環境、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生活、農業生產的蓬勃發展,都給民俗體育領域中的舞龍舞獅運動創造了發展的契機。由此可說,舞龍舞獅活動自古以來就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民族民俗活動。近現代由于歷史發展、政治、經濟、地理條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舞龍舞獅活動在江西地區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后于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地區,被傳統武術、鼓舞、踩高蹺、采蓮船、耍社火等民族民俗活動取而代之。通過對南昌市的41所高校調查訪問,發現南昌市高校開展舞龍舞獅運動高校不過3所。
2.2.1 有利于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南昌市
當代大學生是社會優秀人才的前身,他們具備良好的素質,扎實的文化底蘊和牢固的知識結構,對于民族傳統文化他們會以創新的角度分析,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以正確的方法學習,因此為該項目選擇一個可靠的根基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這些前提下將該事業在高校開展能有效地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在高校課程改革中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對于少數民族地區,除了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特色體育項目之外,也應該繼承和發揚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項目。
2.2.2 有利于打破傳統體育課程束縛,提高身心健康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活動興趣,養成健康體育生活的意識,是改革的最終目的。體育課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通過測試反映學生的身體水平,我們要使體育運動融入學生的生活,成為一種運動習慣。經濟舞龍運動恰好就是典型的此類運動項目之一,這就必然要求高校體育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能肩負起指導全民健身的這一改革發展需要。因此要將該項目行之有效地在高校開展,達到一種理想的程度,需要精心的設計。該項目打破了長期以來固定的課程模式,為課程內容增添了亮點,使學生對高校體育有了新的見解,也對課外生活有了另類的想法。再之,舞龍舞獅是以多認為單位,從而達到了“以一代多”的效果,無形當中使學生參與活動,不僅鍛煉了身體,還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舉措。
2.2.3 有利于加快南昌市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
時代在前行,社會在進步,中國在改革中求發展,我們的教育以及體育的改革也容不得半步的停滯。在教育、體育改革的過程中,南昌市高校體育是實現體育全民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社會、國家培養高水平體育人才提供了優秀選材。因此,體育教學要以其獨到的慧眼不斷發掘,將現代競技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相結合,不僅是對體育這一概念的突破性詮釋,也是對常年來固定體育框架的心挑戰。此舉措增加了鍛煉項目的數量和種類,拓寬了學生選擇課程的寬度,利于學生獨立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個性。將舞龍、舞獅等多彩的民族體育與現在體育兼容并蓄的進行,必然給南昌市高校體育狀況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
以江西師范大學科技學院為例,對其舞龍舞獅選修課教學質量進行了調查。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分別對2007級和2008級295名學生(男155名,女140名)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及考試情況可以看到考試結果:有97%的學生達到了及格以上,其中40%為良好,15%為優秀;對舞龍舞獅選修課有98%的學生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在對龍獅傳統文化理論考試中有95%以上的同學達到了及格以上;99%的學生表示他們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比參加舞龍舞獅課之前好多了。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通過教學,學生們已經初步掌握了舞龍舞獅的動作技術,對其精神內涵及其鍛煉價值也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充分體現了舞龍舞獅運動獨有的體育和文化魅力。因此,教學效果是顯著的。
舞龍舞獅運動是我國一項非常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在江西地區也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舞龍舞獅運動所孕育的豐富文化內涵也與當前南昌高校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相一致,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符合南昌市高校課程改革的需要,適合在南昌市高校中廣泛開展;江西地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礎、相對獨立的地域特點、良好的高校教學環境,也為舞龍舞獅運動在南昌市高校中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將舞龍舞獅運動納入南昌市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內容中,在南昌市各高校中開設舞龍舞獅運動體育選項課;加強南昌地區高校中舞龍舞獅運動教練員的選撥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南昌市高校大學生舞龍舞獅運動競賽;借鑒江西師大科技學院教學經驗,在南昌市高校中組建龍獅俱樂部,使舞龍舞獅這一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走上產業化發展之路。
[1]段全偉,呂韶鈞,雷軍蓉.高等院校《舞龍舞獅》課程開展現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5).
[2]周爭蔚.我國高校舞龍運動的發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3]雷軍蓉.舞龍運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