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豐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 海南???571100)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是向學生傳輸體育知識與技能,以便及時完成預期教學任務的必要梯臺。因此,體育教學效率必須要有所提升,否則會延誤教學任務的完成,必然影響職業院校整體教學水準。
體育教學有其開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體育教學在職業院校的整體教學規劃中并非占據可有可無的地位。原因就在于,體育教學畢竟是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的有機融合體,促使學生在這個有機融合體內汲取身體素質所需的各種營養??梢?在確保體育教學效率的前提下,老師才能將更為實用的體育知識及技能傳達給學生,學生才能熟練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最終,在老師的傳授過程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被推廣被消理解化。
如果體育教學的效率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會異常的拖沓,會延誤預期效果的順利實現。體育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滿足鞏固體育教學效果的內在需要。并且,學生的學習勁頭也能夠在這個條件下被很好的保持。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才能更加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并在教學活動中,使自身的身體得到鍛煉。學生自身體質增強,才能更加從容的應對各科文化課學習。
在某種意義上講,全面健身運動是國家體育政策在實踐中的定位和濃縮。當然,在微觀層面上,職業學院的體育教學活動無疑是全面健身運動在職業院校領域的集中體現。國家體育政策具有宏觀上的指導作用,那么,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活動則在微觀上發揮著非?,F實的積極價值。因此,提升教學效率,才能與全面健身的國家政策實現良好的律動,從而為推行國家體育政策做出應有的努力。
提升體育教學活動效率有其非常必然的價值空間,其為老師教學任務的完成發揮了催化劑的作用,其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起到了強心劑的作用。然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制約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影響著教學效果。
當前,專業技能培養往往成為職業院校首先要考慮的發展目標,而對于體育教學的積極價值則往往持有較為冷漠的態度,使體育教學處于較為尷尬的境遇。實踐中,職業院校未能給予體育課相對較多的課時。這樣,學生的專業學習反而過于沉重,連放松時間都被剝奪,學生自然無法理解體育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問題。
我們知道,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內在聯系是不應當被隨意隔斷的,否則,會影響理論與實踐的銜接成效。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老師完全隔離了理論知識,以直接的實踐教學為主導方向來完成體育教學活動。試想,學生的理論知識欠缺,無法理解教學內容,必然影響整體教學效果,反而會在無形當中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效率。
很多時候,體育老師在示范動作時往往不規范。一旦不規范,就有可能在下一節體育課上進行糾正,長此以往必然形成惡性循環,影響體育教學的整體進度。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放松,然而,很多老師不講究教學方法,使體育教學活動過于嚴肅枯燥,使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失去了興趣,沒有持久的耐力。一旦出現此種情形,就必然影響教學效果,體育教學的健身效果也不能全面發揮。
體育教學效率對于職業院校的整體發展意義重大,我們必須針對影響效率提升的消極因素,為效率提升打好基礎,并提供先進理念上的支持,保持體育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老師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身體狀況有一個客觀的審視。當然,這種認識不能將眼光放在某個學生或一部分學生身上,而是要將眼光放在學生的整體層面。因此,照顧學生的身體情況,并以此作為制定教學規劃教學內容的現實根據,才能真正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為提升教學效率提供可能性。
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效率若想實現大幅度提升,其優先條件是具備良好的教學質量。質量得以鞏固,才能談及到效率問題。質量是提升效率的厚重基礎,否則,光有效率上的提升,教學質量直線下降,也不利于體育教學整體效果的實現。因此,奉行質量為先原則,才能使老師具備更強的底氣,完成教學效率的提升。
師生在教學中的互動是提升體育教學效率的一個有效保障,這種良好的互動氛圍是構建高水平體育教學框架的基石。所以,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對于體育教學必不可少。一旦體育教學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落實,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效果都將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進而為我們遞交一份預期的成績,實現教學效率的完滿提升。
我們已經認清體育教學效率在職業院校整體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合理的原則,并積極探索一些科學的對策,大力提升教學效率。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探索各種有效措施,確保老師在教學時各項技能動作的規范性。體育技能動作實現規范化,學生的接受能力才能有所提升。這樣,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會提升,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必然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還在于鍛煉學生的身體,促使他們具有一個良好的體能素質。同樣,體育教學目標也為學生的體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樣,老師就要考慮學生的飲食習慣,注重飲食營養的有機搭配,保持學生身體機能的有效平衡。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優質化,才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去面對體育教學,才能在教學效率提升的前提下,更加從容的進行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學生的身體狀況不可一成不變,老師要注重學生身體情況的客觀變化。畢竟,身體情況往往與體育教學內容、難度等存在很大關系。這樣,就要求老師要定期對學生的身體體能情況進行測試,并根據學生身體情況的現狀進行教學內容的完善,使學生的體質能夠完全適應教學內容的各種要求。這樣,才能避免欲速則不達的現象出現,實現教學效率的穩中求升。
教學質量是教學效率提升的前提,很多時候,教學質量需要借助良好的設備設施。因此,老師在體育教學開設之前,要檢查設備設施的安全性,使學生能夠在安全狀態下完成教學任務,保障教學質量,教學質量得以保障,教學效率的提升才能具備極大的可能性。
體育教學效率是職業院校著力落實體育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強學生體育知識、提升自身體育技能的有效措施。提升教學效率符合體育教學的整體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應對消極因素,實現體育教學效率的切實提升。總之,需要加強體育教學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現有教學的制度,從而完成對于現代體育教學的效率提升。
[1]陸永寬.淺析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40.
[2]楊明強,郭雷,甘茂文.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3):25.
[3]白應彬,詹應富,陳向航.論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4):30.
[4]石錦華.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體育博覽,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