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峰
運城市鹽湖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山西運城 044000
在環境標準中污染物排放標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環境標準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國家制定的環境質量標準或者實現制定的環境目標,其主要的目標是對污染源的排放量進行一定的控制,最終改善環境,主要措施是通過對人為的污染源排入到環境當中的污染物的濃度或者是數量進行規定和控制。在我們的日常環境管理工作中,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并正確使用環境標準,是一種基本技能要求,也是正確貫徹執行環境標準基本保障。但事實上,由于面對的環境對象的復雜多樣,以及對環境標準理解偏差,標準誤用的現象仍時有發生。本文結合自己多年從事環境監測工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對《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在《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中對工業爐窯進行了定義:工業爐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采用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或者是通過電能轉換產生的熱量,然后將物料或者是工件進行以下工序的熱工設備,工序包括:冶煉、焙燒、燒結、熔化、加熱等。標準中將工業爐窯分為十類十九種。
在對爐窯定義的理解主要是“熱工設備”四個字,也就是說“熱工設備”是該標準管理調整的范圍。比如我們平常監測中遇到的冶煉爐窯、焙燒爐窯、燒結(機)爐窯、熔化爐等都是該標準調整的范疇,這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許多干燥爐(窯),環評及管理上大多要求執行爐窯標準,但在實際監測過程中往往由于空氣過剩系數過大而帶來諸多問題。比如,建材行業減水劑生產中將液體減水劑進行干燥生產粉劑產品,復混肥生產中最后的烘干工序等,在這些生產過程中,熱工設備作為整個生產工序的熱源提供者,僅僅為后續工序提供熱空氣,熱空氣和物料同時進入干燥設備中以某種方式對物料進行干燥,一般熱空氣與物料是直接接觸的,干燥廢氣最后通過排氣筒外排,由于物料的輸送過程也帶入大量的空氣,會導致最終排氣筒廢氣的含氧量特別大,排氣筒污染物實測排放濃度雖然較小,但折算濃度往往超過標準要求,所以對于類似這樣的系統我認為不應該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而應該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其排氣筒廢氣也主要是爐窯煙氣和干燥工藝尾氣的混合,并且一般以干燥工藝尾氣(一般是粉塵)為主,并不能反映過剩系數所代表的含義,所以排放濃度無需折算。又比如,銅冶煉廠銅鼓風爐排出的SO2煙氣從煙囪直接排入到大氣環境中的時候,此時應該按照《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標準》執行,另外當SO2煙氣進入硫酸回收裝置首先進行了回收處理后再排出的SO2,此時則應該按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執行。因此,我們在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時,應緊緊把握“熱工設備”四個字,并分析從熱工設備排出的煙氣能反映過剩系數的含義,當廢氣從熱工設備中出來后又進入了其他生產工序時,就應該考慮是是否該執行爐窯標準,而不應該死板硬套,對于熱工設備的排氣筒廢氣則都應該按照《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
實測污染物濃度在與《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的排放限值進行比較時,應按規定的空氣過剩系數(α)進行換算,其換算公式為:C=C實測×(α實測/α標準 )。
標準中對各種爐窯分類進行了規定:其中沖天爐冷風爐鼓風溫度≤400℃、熱風爐鼓風溫度>400℃的空氣過剩系數分別為4.0和2.5,其他工業爐窯為1.7,但熔煉爐(如煉鋼電爐、轉爐及精煉爐等)與鐵礦石燒結則應按實測濃度考核,不需要進行換算。
對于不需要進行換算的爐窯設備,我認為應該包括部分開放式的爐窯,比如速凝劑或石灰生產用的立窯,其物料是從窯頂加入,并需人工操作,所以立窯廢氣的收集只能通過在立窯頂部設置一大型開放式的集氣罩來收集立窯廢氣,集氣罩通過煙道與引風機相連,強制收集立窯廢氣后進入脫硫除塵裝置中處理后排入大氣,由于集氣罩是開放式的,強制抽風過程中并將爐頂大量空氣吸入,導致爐窯煙氣被稀釋,過剩系數可能變得特別大,導致無法正確反映爐窯煙氣排放情況。
近年來,由于環境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各地對加大了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在許多企業的管理中新增了部分污染物考核指標,比如氮氧化物、部分有機污染物等,那么對于《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未涉及到的污染物指標在管理中應該執行什么標準?一般情況下,在沒有地方標準的情況下,一方面可以參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些相應的排放限值;另外,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然后編制出符合當地要求的標準,然后再將標準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審批通過后可以將制定出來的標準作為污染物的執行標準。
GB9078中規定:各種工業爐窯的高度必須大于或者等于15m,另外還要比周圍半徑200m范圍內建筑物的高度高出3m以上。此項標準十年前制定的,而如今,污染防治水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另外,采取排放高度來控制大氣污染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做法。再者,對于建材、化工企業等來講,所有煙囪(或排氣筒)的高度都能夠滿足GB9078中規定,也是很難實現的,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完全可考慮按排放濃度限值的50%執行。
近年來,我國環境標準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形成了環境標準體系,內容也隨著經濟技術的進步不斷更新,同時隨著我國環境管理和治理縱深化、精細化發展的要求,污染物排放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這也許是能夠解決我們在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遇到的問題。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并正確使用環境標準,是對我們環保工作者的一種基本技能要求。
[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2]《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
[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51-2004).
[4]《關于執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問題的復函》(環函[2004]1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