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 暉
(磐安縣實驗初級中學,浙江 磐安 322300)
散文作為一種流行的美文,具有優美的語言,同時充滿飽滿的生命激情,其語言魅力能夠深深的打動每一位讀者。通常可以將散文定義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廣義的散文是指除詩歌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寫作文體;而狹義的散文則是指純粹意義上的散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學性散文或藝術散文。在本文中,我們主要是探討初中語文課本中涉及到的散文,同時提出了一些散文教學方法,以便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散文是一種具有極強藝術感,而且用詞極其精煉的寫作形式。因此,可以作為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載體。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散文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體會散文獨具特色的語言形式。同時,老師還要向學生講解一些學生應該掌握的散文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和表達作用,例如,設置懸念、托物言志、虛實結合和抑揚結合等。以《山中訪友》為例,該文中作者將沒有生命的景物以“人”的形式體現出來,并且通過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的對大自然的景象進行了描繪,散文的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于大自然的熱愛。尤其是散文中的關鍵語句,通常在散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學生對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才能提高學生對散文學習和寫作的熱情。
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散文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質和量的適度結合。在學生閱讀適量散文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只有在對散文的閱讀有一定的積累,才能逐漸對散文的基本寫法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而且,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逐漸引導學生從細微之處觀察身邊的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記錄下來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可以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使文章中的每一個字都是有感而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以充實學生的語感和情感,寫作也變得容易了。
設計優秀的散文課堂導入,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這要求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重視所有的環節。下面,主要介紹兩種散文課堂導入法:一是問題導入法;在散文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提問的主要內容是和散文相關,而且又不會偏離學生的日常生活。通常使用該種方式進行課堂引導,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以《雪》為例進行詳細說明,首先,在散文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提問,如南北方的雪景有什么不同之處,在你心中最美的雪景是什么樣的等問題,在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后,在進行教學。二是影片導入法;在散文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播放和散文相關的視頻,首先讓學生觀看,然后在引入散文教學。在學生學習《雪》之前,可以用短片播放的形式播放幾段有關雪景的視頻,讓美麗的雪景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此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散文的美,并可以讓這種美留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覺到散文是枯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散文教學的導入方面,教師一定要認真設計,盡量讓學生在散文教學開始前就能夠認真學習散文,這樣才能極大提高散文教學效率。
在閱讀散文的過程中,若是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就會極大的降低閱讀質量和效果。當讀完一篇散文后,若僅是記住了幾個精彩的句子,沒有對散文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甚至沒能領會到散文的藝術魅力和思想內涵,這樣的閱讀是失敗的。理清文章思路的關鍵是要能夠抓住散文中的行文順序、線索、顯示行文思路的標志性詞語等。并能夠將文章中的部分加以歸納、整合,最為關鍵的是,要能夠掌握文章的感情基調,這是文章思路的出發點。雖然,散文思路具有不穩定性,但是,只要讀者能夠掌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就可以很快的理清散文的寫作思路。
在初中語文的散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學生能夠基本上可以獨立理清散文思路的基礎上,首先引導學生學會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歸納和總結。教師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1)標題;通常標題是一個散文的眼睛,通過研究和分析標題,可以讀出文章的主旨或是可以為進一步的研讀文章提供線索或是揭示內容。(2)分析散文中出現的議論抒情句;散文中出現的抒情句往往是文章的主旨。(3)從散文的開頭和結尾入手;雖然有的文章在一開始閱讀時顯得沒有頭緒,但是在文章的結尾通常會有點明主旨的語句。(4)注意文章中出現的過渡句以及學會分析文章的背景。(5)注意文章中出現的關鍵語句;也就是在文章中出現的可以表現文章主題并在文章結構組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語句。
意境是散文美的靈魂。散文的意境可以使閱讀者產生共鳴,并將其引入到豐富的聯想中。因此,在初中語文散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利用情景進行教學,盡可能讓學生在散文的意境美中學習。在意境中學習散文,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讓學生在散文的意境美中進行聯想,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云南的歌會》為例,在教師進行情景教學時,可以通過播放短片將學生引入到散文的意境中,在播放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云南當地的風俗文化,這樣學生對于云南會有一定的了解,在學習《云南的歌會》時就不會感到吃力。
散文語言具有樸素美、瑰麗美、蘊蓄美和飄逸美的特點。因此,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并且帶有感情地去閱讀散文。下面以《濟南的冬天》為例,講解如何讓學生感悟散文語言的魅力:
首先,學生仔細默讀散文,找出自己認為的“濟南的冬天美在哪里?”
其次,讓學生大聲朗讀,并提出問題“散文中的語言風格是怎樣的?”
再次,教師大聲朗讀一遍,并試著讓學生找出“作者是如何體現濟南冬天的美?”
最后,教師放錄音,讓學生們跟著錄音朗讀散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朗讀應該帶著情感。并進一步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
只有學生不斷的閱讀和思考,才能感受到散文的語言魅力,只有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培養語感,逐漸掌握作者的感情,才能理解散文的主旨思想。
[1]趙睿.散文教學方法初探[J].學周刊(A),2013.
[2]羅肖.農村初中現代散文教學方法初探[J].當代教學論壇,2011.
[3]隋成蓮.散文教學方法微探[J].東京文學,2011.
[4]王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中學語文散文教學方法探討[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1.
[5]王世華.中學語文散文教學方法略談[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