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品菊
【摘 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做好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內容。多年來,專業教師一直在探討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在富有吸引力與好奇的氛圍中學習軟件類專業課程,但問題最終沒有得到解決。本文提出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將行為導向式教學與團隊競爭、師生合作模式相結合,將學生從知識的接納器轉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
【關鍵詞】新形式;專業課程;行為導向;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
0 引言
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做好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內容,所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在富有吸引力的氛圍中學軟件類專業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提出在軟件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以行為為導向貫穿整個教學,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科學的進行團隊管理,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1]。
1 行為導向式教學的背景及表現方式
“行為導向”是一種新的職教教學理論, 主張師生的雙向互動。德國職教專家特拉姆“行為導向”作了明確界定:行為導向是一種指導思想,培養學習者具備自我判斷能力、懂行和負責的能力,它可視為主體得以持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展現[2]。
行為導向(Handlungsorientierung)式教學指的是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主導方向,師生共同確定行為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個體行為。行為導向關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與全面素質。
行為導向式教學有四種常用的表現方式:
(1)案例法教學。整個教學圍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幾個案例展開,引導學生自主通過觀察、思考、分析逐步完成案例。
(2)探索法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項目法教學。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一個大的項目,將項目分成多個任務,讓學生參與每一個任務的設計。
(4)團隊項目教學。教學過程圍繞一個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進行小組團隊管理,成員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
我們采用第四種表現方式,師生共同確定項目,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整個項目設計過程教師和學生積極熱情參與,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教學組織者、指導者,教學過程從教師“傳遞”轉向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生從知識的接收者轉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實現了兩種意義上的轉變:一是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二是教學行為向學習行為的轉變。
2 “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模式建設
團隊是為實現目標而共同協作的人的共同體。老師和學生要完成一個項目,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協作;并在成功和挫折當中,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一些實踐經驗。所以協同合作是團隊建設的核心[3][4]。
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列出幾個有現實意義的、和學生相關的項目,比如學生公寓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等,并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的共同點,引導學生的思路,這樣他們能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接下來老師和學生一起集思廣益,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選做什么項目,要做成什么樣的。經過精心篩選整理,定好項目,設計一個大家都想有的網站。
分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采用自由組合的方式,每組要有一個組名,要有自己的口號,這樣,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每個組都有自己的目標。組長為項目經理,可以自薦,每組3-4個同學,這樣便于分工和管理。項目經理要為其他成員分配任務,定期開會討論設計思路,制作電子文檔并交給教師。整個設計過程分成5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教師教學與學生獨立設計,有每個小組代表匯報項目進展情況以及每個小組互相評分,最后有教師的點評和總結。
3 做好項目答辯工作
項目完成后,要做好答辯工作。每個小組可以采用ppt方式或者邊展示項目邊講解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每個小組可以由代表匯報,也可以每個成員匯報各自設計的部分,教師負責評審。
在匯報的過程中,每個小組可以互評,這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項目的交流中,學生能夠主動的思考,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能從教的腳色轉變成組織者和引導者,和學生討論、交流。
匯報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小組的匯報情況、項目設計效果及交流意見,做一個點評和總結,指出各小組值得學習的地方,給每個小組評分。
4 改革考核方式
有效的評定學生的成績,是課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課程標準中,一般課程的評分是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這種方式只適合考試性的課程。
軟件類專業課程多為實踐課程,采用多維度加權的成績評定方式,從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和階段表現[5]各個方面評測學生。學生的實踐成績由平時成績、階段匯報展示分、小組成員互評分、項目經理評價分和項目答辯分五個維度構成[6]。所有的評分采用百分制,最后將學生的成績換算成等級。具體的成績評定維度及考核內容見表1。
表1 成績評定維度及考核項目
1)平時成績。教師通過提問、學生出勤和小組討論情況給每個學生打一個平時成績,記作P;平時成績P占總成績的20%。
2)階段匯報展示分。整個項目分成5個階段,每階段結束都有一個匯報,匯報代表有小組推薦,要求是每位同學只能匯報一次,這樣大部分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也是對所有成員的考驗,要求他們都要參與項目,最后沒有參加匯報的同學,教師會通過平時提問和討論時的表現給分。學生的階段匯報分,我們記作Ji(i的取值是1到5,代表項目設計的5個階段);階段匯報分Ji 占總成績的20%。
3)小組成員互評分。項目設計的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成員討論問題,交流的機會最多,各個階段哪位成員做的最多,表現最好,小組成員最了解,所以小組成員互評可以給每個成員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互評成績我們記作H;小組成績互評分H占總成績的10%。
4)項目經理評價分。項目經理要為其他成員分配任務,定期召開討論會,所以可以根據成員完成任務的情況和參與討論情況,對成員打分,記作Xi;占總成績的10%。
5)項目答辯分。答辯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成員要展示并講解自己設計的部分,成績由教師測評,記作Z;這部分是最能體現學生成果的部分,所以占的比重最大,占總成績的40%。
最后,學生的實踐成績G=P*0.2+((∑Ji)/5)*0.2+H*0.1+Xi*0.1+Z*0.4,可以在EXCEL中采用多維度加權的成績評定方式,設計一個可以套用的計算實踐課程的表格,后面同樣的實踐課程套用該表格就可以了。
5 小結
在軟件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項目,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在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上都作了創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并為他們在后期及將來的工作中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新兵.數學教師教育模塊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3(6).
[2]陳婉玉.關于高職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2(14) .
[3]楊福興,楊小燕.項目化教學對高職師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J].2010(22) .
[4]洪濤清.談研究性學習中的新型師生交往模式[J]. 教育與職業,2009(8).
[5]郭竑暉,周安.將行為導向融入高職教學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0(8).
[6]胡光輝,仇雅莉.高職課程行為導向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8).
[責任編輯:龐修平]
【摘 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做好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內容。多年來,專業教師一直在探討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在富有吸引力與好奇的氛圍中學習軟件類專業課程,但問題最終沒有得到解決。本文提出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將行為導向式教學與團隊競爭、師生合作模式相結合,將學生從知識的接納器轉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
【關鍵詞】新形式;專業課程;行為導向;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
0 引言
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做好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內容,所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在富有吸引力的氛圍中學軟件類專業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提出在軟件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以行為為導向貫穿整個教學,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科學的進行團隊管理,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1]。
1 行為導向式教學的背景及表現方式
“行為導向”是一種新的職教教學理論, 主張師生的雙向互動。德國職教專家特拉姆“行為導向”作了明確界定:行為導向是一種指導思想,培養學習者具備自我判斷能力、懂行和負責的能力,它可視為主體得以持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展現[2]。
行為導向(Handlungsorientierung)式教學指的是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主導方向,師生共同確定行為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個體行為。行為導向關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與全面素質。
行為導向式教學有四種常用的表現方式:
(1)案例法教學。整個教學圍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幾個案例展開,引導學生自主通過觀察、思考、分析逐步完成案例。
(2)探索法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項目法教學。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一個大的項目,將項目分成多個任務,讓學生參與每一個任務的設計。
(4)團隊項目教學。教學過程圍繞一個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進行小組團隊管理,成員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
我們采用第四種表現方式,師生共同確定項目,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整個項目設計過程教師和學生積極熱情參與,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教學組織者、指導者,教學過程從教師“傳遞”轉向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生從知識的接收者轉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實現了兩種意義上的轉變:一是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二是教學行為向學習行為的轉變。
2 “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模式建設
團隊是為實現目標而共同協作的人的共同體。老師和學生要完成一個項目,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協作;并在成功和挫折當中,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一些實踐經驗。所以協同合作是團隊建設的核心[3][4]。
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列出幾個有現實意義的、和學生相關的項目,比如學生公寓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等,并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的共同點,引導學生的思路,這樣他們能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接下來老師和學生一起集思廣益,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選做什么項目,要做成什么樣的。經過精心篩選整理,定好項目,設計一個大家都想有的網站。
分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采用自由組合的方式,每組要有一個組名,要有自己的口號,這樣,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每個組都有自己的目標。組長為項目經理,可以自薦,每組3-4個同學,這樣便于分工和管理。項目經理要為其他成員分配任務,定期開會討論設計思路,制作電子文檔并交給教師。整個設計過程分成5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教師教學與學生獨立設計,有每個小組代表匯報項目進展情況以及每個小組互相評分,最后有教師的點評和總結。
3 做好項目答辯工作
項目完成后,要做好答辯工作。每個小組可以采用ppt方式或者邊展示項目邊講解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每個小組可以由代表匯報,也可以每個成員匯報各自設計的部分,教師負責評審。
在匯報的過程中,每個小組可以互評,這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項目的交流中,學生能夠主動的思考,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能從教的腳色轉變成組織者和引導者,和學生討論、交流。
匯報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小組的匯報情況、項目設計效果及交流意見,做一個點評和總結,指出各小組值得學習的地方,給每個小組評分。
4 改革考核方式
有效的評定學生的成績,是課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課程標準中,一般課程的評分是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這種方式只適合考試性的課程。
軟件類專業課程多為實踐課程,采用多維度加權的成績評定方式,從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和階段表現[5]各個方面評測學生。學生的實踐成績由平時成績、階段匯報展示分、小組成員互評分、項目經理評價分和項目答辯分五個維度構成[6]。所有的評分采用百分制,最后將學生的成績換算成等級。具體的成績評定維度及考核內容見表1。
表1 成績評定維度及考核項目
1)平時成績。教師通過提問、學生出勤和小組討論情況給每個學生打一個平時成績,記作P;平時成績P占總成績的20%。
2)階段匯報展示分。整個項目分成5個階段,每階段結束都有一個匯報,匯報代表有小組推薦,要求是每位同學只能匯報一次,這樣大部分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也是對所有成員的考驗,要求他們都要參與項目,最后沒有參加匯報的同學,教師會通過平時提問和討論時的表現給分。學生的階段匯報分,我們記作Ji(i的取值是1到5,代表項目設計的5個階段);階段匯報分Ji 占總成績的20%。
3)小組成員互評分。項目設計的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成員討論問題,交流的機會最多,各個階段哪位成員做的最多,表現最好,小組成員最了解,所以小組成員互評可以給每個成員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互評成績我們記作H;小組成績互評分H占總成績的10%。
4)項目經理評價分。項目經理要為其他成員分配任務,定期召開討論會,所以可以根據成員完成任務的情況和參與討論情況,對成員打分,記作Xi;占總成績的10%。
5)項目答辯分。答辯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成員要展示并講解自己設計的部分,成績由教師測評,記作Z;這部分是最能體現學生成果的部分,所以占的比重最大,占總成績的40%。
最后,學生的實踐成績G=P*0.2+((∑Ji)/5)*0.2+H*0.1+Xi*0.1+Z*0.4,可以在EXCEL中采用多維度加權的成績評定方式,設計一個可以套用的計算實踐課程的表格,后面同樣的實踐課程套用該表格就可以了。
5 小結
在軟件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項目,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在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上都作了創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并為他們在后期及將來的工作中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新兵.數學教師教育模塊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3(6).
[2]陳婉玉.關于高職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2(14) .
[3]楊福興,楊小燕.項目化教學對高職師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J].2010(22) .
[4]洪濤清.談研究性學習中的新型師生交往模式[J]. 教育與職業,2009(8).
[5]郭竑暉,周安.將行為導向融入高職教學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0(8).
[6]胡光輝,仇雅莉.高職課程行為導向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8).
[責任編輯:龐修平]
【摘 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做好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內容。多年來,專業教師一直在探討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在富有吸引力與好奇的氛圍中學習軟件類專業課程,但問題最終沒有得到解決。本文提出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將行為導向式教學與團隊競爭、師生合作模式相結合,將學生從知識的接納器轉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
【關鍵詞】新形式;專業課程;行為導向;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
0 引言
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做好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內容,所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在富有吸引力的氛圍中學軟件類專業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提出在軟件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以行為為導向貫穿整個教學,以項目小組為單位,科學的進行團隊管理,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1]。
1 行為導向式教學的背景及表現方式
“行為導向”是一種新的職教教學理論, 主張師生的雙向互動。德國職教專家特拉姆“行為導向”作了明確界定:行為導向是一種指導思想,培養學習者具備自我判斷能力、懂行和負責的能力,它可視為主體得以持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展現[2]。
行為導向(Handlungsorientierung)式教學指的是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主導方向,師生共同確定行為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個體行為。行為導向關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與全面素質。
行為導向式教學有四種常用的表現方式:
(1)案例法教學。整個教學圍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幾個案例展開,引導學生自主通過觀察、思考、分析逐步完成案例。
(2)探索法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項目法教學。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一個大的項目,將項目分成多個任務,讓學生參與每一個任務的設計。
(4)團隊項目教學。教學過程圍繞一個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進行小組團隊管理,成員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
我們采用第四種表現方式,師生共同確定項目,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整個項目設計過程教師和學生積極熱情參與,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教學組織者、指導者,教學過程從教師“傳遞”轉向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生從知識的接收者轉變成學習活動的主體,實現了兩種意義上的轉變:一是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二是教學行為向學習行為的轉變。
2 “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模式建設
團隊是為實現目標而共同協作的人的共同體。老師和學生要完成一個項目,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協作;并在成功和挫折當中,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一些實踐經驗。所以協同合作是團隊建設的核心[3][4]。
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列出幾個有現實意義的、和學生相關的項目,比如學生公寓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等,并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的共同點,引導學生的思路,這樣他們能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接下來老師和學生一起集思廣益,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選做什么項目,要做成什么樣的。經過精心篩選整理,定好項目,設計一個大家都想有的網站。
分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采用自由組合的方式,每組要有一個組名,要有自己的口號,這樣,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每個組都有自己的目標。組長為項目經理,可以自薦,每組3-4個同學,這樣便于分工和管理。項目經理要為其他成員分配任務,定期開會討論設計思路,制作電子文檔并交給教師。整個設計過程分成5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教師教學與學生獨立設計,有每個小組代表匯報項目進展情況以及每個小組互相評分,最后有教師的點評和總結。
3 做好項目答辯工作
項目完成后,要做好答辯工作。每個小組可以采用ppt方式或者邊展示項目邊講解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每個小組可以由代表匯報,也可以每個成員匯報各自設計的部分,教師負責評審。
在匯報的過程中,每個小組可以互評,這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項目的交流中,學生能夠主動的思考,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能從教的腳色轉變成組織者和引導者,和學生討論、交流。
匯報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小組的匯報情況、項目設計效果及交流意見,做一個點評和總結,指出各小組值得學習的地方,給每個小組評分。
4 改革考核方式
有效的評定學生的成績,是課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課程標準中,一般課程的評分是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40%,這種方式只適合考試性的課程。
軟件類專業課程多為實踐課程,采用多維度加權的成績評定方式,從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和階段表現[5]各個方面評測學生。學生的實踐成績由平時成績、階段匯報展示分、小組成員互評分、項目經理評價分和項目答辯分五個維度構成[6]。所有的評分采用百分制,最后將學生的成績換算成等級。具體的成績評定維度及考核內容見表1。
表1 成績評定維度及考核項目
1)平時成績。教師通過提問、學生出勤和小組討論情況給每個學生打一個平時成績,記作P;平時成績P占總成績的20%。
2)階段匯報展示分。整個項目分成5個階段,每階段結束都有一個匯報,匯報代表有小組推薦,要求是每位同學只能匯報一次,這樣大部分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也是對所有成員的考驗,要求他們都要參與項目,最后沒有參加匯報的同學,教師會通過平時提問和討論時的表現給分。學生的階段匯報分,我們記作Ji(i的取值是1到5,代表項目設計的5個階段);階段匯報分Ji 占總成績的20%。
3)小組成員互評分。項目設計的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成員討論問題,交流的機會最多,各個階段哪位成員做的最多,表現最好,小組成員最了解,所以小組成員互評可以給每個成員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互評成績我們記作H;小組成績互評分H占總成績的10%。
4)項目經理評價分。項目經理要為其他成員分配任務,定期召開討論會,所以可以根據成員完成任務的情況和參與討論情況,對成員打分,記作Xi;占總成績的10%。
5)項目答辯分。答辯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成員要展示并講解自己設計的部分,成績由教師測評,記作Z;這部分是最能體現學生成果的部分,所以占的比重最大,占總成績的40%。
最后,學生的實踐成績G=P*0.2+((∑Ji)/5)*0.2+H*0.1+Xi*0.1+Z*0.4,可以在EXCEL中采用多維度加權的成績評定方式,設計一個可以套用的計算實踐課程的表格,后面同樣的實踐課程套用該表格就可以了。
5 小結
在軟件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行為導向式的“團隊競爭與師生合作”教學模式,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項目,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在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上都作了創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并為他們在后期及將來的工作中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新兵.數學教師教育模塊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3(6).
[2]陳婉玉.關于高職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2(14) .
[3]楊福興,楊小燕.項目化教學對高職師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J].2010(22) .
[4]洪濤清.談研究性學習中的新型師生交往模式[J]. 教育與職業,2009(8).
[5]郭竑暉,周安.將行為導向融入高職教學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0(8).
[6]胡光輝,仇雅莉.高職課程行為導向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8).
[責任編輯:龐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