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霆等
【摘 要】針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特點,結合目前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對安徽農業大學2007級環境科學和2009級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現狀的近120份調查問卷的分析,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教學階段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旨在提出專業英語教學改進方法,積極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以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問卷調查;對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go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Englis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by nearly 120 questionnaires of Grade 200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Grade 2009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s were studied. It was in order to improve special English teaching by mending teaching methods, mobiliz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pecial English;Questionnaire;Solution
專業英語教學不只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是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1]。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85%的科技資料用英語出版,國際學術會議的工作語言也以英語為主[2]。目前,培養既有豐富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知識,又有扎實的專業英語水準的大學畢業生,是高等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目標和要求。然而目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在實際教學中,往往不被學生所重視,覺得僅僅是基礎英語課的延續,學與不學區別不大,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為此,筆者根據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本科)教學情況。并結合對2007環境科學、2009環境工程兩屆學生近120人的問卷調查及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需求,以求進一步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探討專業英語的教與學。
1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專業英語水平的高低,在大學本科階段可直接從畢業論文的質量中得到反應。學校在畢業論文任務書中明確要求學生應將論文的中文標題、摘要和關鍵詞譯成英文。然而本專業學生在將論文的中文標題、摘要和關鍵詞譯成英文的過程中,有的利用翻譯軟件完成,漏洞百出,不關注語法和時態,幾乎找不到一句正確的譯文,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專業英語課程設置不合理
大綱中指出專業英語為必修課,且教學時數應不少于100學時[3]。而實際上,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課是一門選修課,教學時數僅20學時。教師很難在短短的20學時里,幫助學生達到詞匯、閱讀、聽、說、寫和譯的基本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學習缺乏主動性。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課程設置不太合理。一般開設在大三第一或第二學期,與部分專業課程基本上同步開設。這樣很容易形成專業英語與專業課程的脫節現象,學生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加上基礎英語又未完全過關(調查中28.07%未通過四級),因此,會造成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理解不夠深入和全面。
對2007環境科學和2009環境工程學生的調查問卷也證實確實存在上述問題:94.74%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專業英語課程,66.67%的學生認為專業英語可提高專業文獻閱讀能力;認為專業英語課程學時太少占60%;26%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講解專業文獻,因為講了也很難聽懂。
1.2 專業英語教材選擇不合適
教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體現,教材內容合適與否,難度是否適中,直接決定著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目前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所采用的專業英語教材同樣適合其他各大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學生,無法體現農業環保特色。另外,專業英語教材普遍存在著內容枯燥、無法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的弊端,大部分教材中選文大多來源于歐美大學相關專業的一些教材、碩(博)士論文、相關的書籍和雜志等,隨意性強,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本次調查結果也表明:38.6%的學生希望教材是原版英語教材加漢語注釋;68.42%的學生認為教材趣味性一般;50.88%的認為教材比較難,68.42%認為教材部分能滿足專業知識需要。
1.3 專業英語課程重視不夠
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面在思想上對專業英語教學不夠重視。由于目前大學英語以四、六級考試通過率作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主要指標。因此學校、教師和學生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基礎英語上。對于專業英語的教學和學習學生來講,對課程的定位不同。教師需要提高對課程的認識,增強對學生的責任感。
調查結果表明:70%的學生為了拿到學分;10%的學生為了考研中的專業英語測試準備;20%的學生想學習專業英語知識。對課程的重視程度,46%的學生認為學校重視程度一般,60%的學生認為老師比較重視,20%的學生認為自己重視這門課學習。另外,學生能在課后預習課文的僅占5%,有45%的學生是幾乎沒時間進行預習,在課后主動閱讀專業文獻的學生不到1%。
1.4 專業師資隊伍薄弱,教學手段單一
羅選民等在對全國十四所大學五十多個專業英語閱讀調查后表明,學生心目中的專業英語閱讀課老師應該是:懂專業知識(41.38%)、英語口語好(31.76%)、英語功底扎實(32.06%)、綜合素質(包括漢語功底)高(14.96%)和教學能力強(14.50%)[4-5]。這就要求專業英語課的教師不僅要懂專業知識,同時英語過硬。
目前,本學科專業的教師基本上具有博士學位,部分教師為短期留學回國人員,他們大都具有很好的英語閱讀能力,英文文獻和專業雜志的閱讀十分嫻熟,掌握較多的專業英語詞匯。但是沒有經過專門的英語教學訓練和口語訓練,缺乏用英語授課的能力,對英語教學的方法不熟悉,尤其是發音的準確性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專業外語教學中基本采用大班教學的形式,整節課堂教師沿用傳統教學思路,大量運用中譯英、英譯中的形式滿堂灌,學生很少有實踐英語的機會。同時,還有部分教師忽視了專業英語本身的交際功能。由于對專業英語課程不夠重視,任課老師隊伍不穩定。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尤其在非重點院校更加突出。
本次調查結果也表明:50.88%的學生希望老師授課以閱讀、翻譯為主,聽說為輔;42.11%的學生認為老師應用英語授課為主;45.61%的認為授課老師應該是專業老師和基礎英語老師合作。
2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探討
在幾年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在不少學生錯誤的認為專業英語就是“基礎英語+專業詞匯”[6]。事實上,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作為大學英語的應用提高階段,應具有自身的特點,而不僅僅是基礎英語的再沿續。通常專業英語具有專業詞匯多、復合詞多、名詞群多等詞匯特點,以及陳述句多、復合句多、被動語態多和虛擬語氣多等句式結構特點[7]。因此,在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強調英文的閱讀理解和翻譯,更注重掌握科技論文寫作的方式方法以及運用英文進行學術交流的技巧,全面提高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針對以上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兩個年級問卷調查,需要我們對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化和改革,切實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
2.1 提高學生、老師和學校的重視
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重視,是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學校應根據教育部頒發了統一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將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課更正為必修課,適當增加學時。合理設置課程時間。
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建議學校加大師資培養力度,特別是在中青年教師中培養一批專業知識廣博、英語能力強、教學基本功扎實的骨干教師,擔當專業英語教學以及探索專業英語教學內容、方法與規律的主力軍,并定期地派出學習,進行校際間的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聘請外語教師一起從事專業英語的教學、交流經驗、解決疑難、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研討,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培養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了解學習專業英語不只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學分、就業能找到好工作,而更應該為了今后學習、工作中的應用方便,是為了用英語更好地交流和應用。另外,還需要老師通過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來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
2.2 優化教學內容
通過本次調查得知,60%的學生希望老師能結合專業文獻對課文進行講解;20%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對課文進行全文講解,35%的學生希望老師只講解課文中典型句型;75%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多介紹一些相關的英漢互譯知識和技巧,因為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用得上。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調整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以2011年化學工業出版社,鐘理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為主。分別選取人與環境、大氣污染、水污染與廢水處理、固體廢物及其處理、噪聲、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等專題重點講解課文中的典型句型。可以結合目前環境保護中的熱點問題,采用多媒體圖片的形式,讓同學們自己參與,進行小組討論,口頭總結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點評以及對專業詞匯講解,同時穿插介紹相關的專業翻譯知識。另一方面,通過采用最新的科技期刊內容,增強學生對國外原版資料難度的了解,加大學習自信心。
2.3 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在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多數老師通過講授專業英文文章進行授課,并結合基本的語法,這就使得整個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學生缺乏興趣。
實際操作中,授課教師優化教學內容,重新修訂教學大綱,分配各部分的教學時數和教學方式。除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外,還可采用案例教學、課堂練習、學生分組匯報等豐富的授課形式,調動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動畫等形式強化專業詞匯的記憶,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采用啟發式教學,利用已有專業知識作為基礎,提出問題,靈活運用語言、情景、圖片、類比等方法來激勵學生,啟發學生積極進行思考、閱讀和交流,鼓勵和組織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交流。每節課都要用英語對學生進行上節課學習要點提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要考慮到不同學生專業英語基礎的差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講課過程中,要注意“以點帶面”,例如在講解專業詞匯時,可根據英文單詞的構詞法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課后,作為學生知識鞏固的促進者應通過課后練習和考試的方式來督促學生的復習與總結。
3 結語
環境領域的研究者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已經成為基本要求,因此,在現今的環境領域的專業教育中專業英語教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環境專業英語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主要是起引導作用。通過提高校方、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重視程度,優化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改革目前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確保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多有益于未來學習和工作的專業英語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李新,崔學深,盛慧慧.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報告[R].中國電力教育,2004,4:124-129.
[2]徐險峰.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探索,1996,4:36-39.
[3]湯春芳,張日清,汪靈丹,等.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調查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31:182-184.
[4]翁守明.關于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研究的文獻綜述[J].大學時代,2006,10:79-80.
[5]羅選民,熊俊鈞,羅立勝,等.大學英語專業閱讀階段教材教法研究[J].外語界,2001,2:36-42.
[6]孫娟,趙東風,趙朝成,等.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廣州化工,2013, 41(16):228-229.
[7]孫元.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特點與教學方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3,5:41-42.
[責任編輯: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