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瀟 劉艷
【摘 要】目的:探討社會實踐在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校檢驗專業2012級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一個班為實驗組采用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對兩個班的實驗考試成績統計分析,并對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效果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的實驗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學生對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認可。結論:社會實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了他們操作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社會實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Method :Inspection Specialty in our college 2012 grade two clas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ith one class a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one class 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social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test scores in the two classes,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role of students recognized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Conclusion social practic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bility to exercise their 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Key words】Parasitology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寄生蟲學檢驗是檢驗專業學生重要的和必修的醫學基礎課,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非常必要。以往實驗教學都是在實驗室進行演示性、驗證性實驗項目,與社會服務、科研、生產第一線脫節。近年來,本人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與探索,特別是加強了社會實踐在其中的應用,現對部分改革的措施和成績作一總結。
1 實驗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
我校檢驗專業2012級的兩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每班均為53人,其中一班為對照班,二班為實驗班。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實驗組采用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實驗組班級增加了社會實踐的一些項目,如:(1)從臨床采集陽性病人標本,如病人糞便、痰液、血液等標本,讓學生根據常見的一些寄生蟲病的診斷程序,對其作出檢驗。(2)增加了蠕形螨感染情況檢測。我們事先聯系了其他專業的1個班為實驗對象,我們在實驗前一天,發給每個學生玻片和透明膠,讓學生晚上睡覺前把透明膠貼在臉部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部位,比如額頭、鼻翼和臉頰,第二天起床后把透明膠撕下來貼在玻片上,然后實驗班同學進行蠕蟲螨檢測,并統計整個班級的感染率。(3)增加了幼兒園小朋友蟯蟲檢測。指導學生用透明膠紙粘貼法和棉拭子法給幼兒園小朋友做蟯蟲檢測取材,然后帶回實驗室檢查,尋找蟯蟲卵,并記錄檢查結果,了解該幼兒園蟯蟲的感染率。
1.3 實驗效果評價
1.3.1 對兩個班的實驗考試成績結果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統計軟件10.0版進行t檢驗,數據以■±s表示,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1.3.2 給每位實驗學生發放《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效果調查表》,讓學生不記名填寫并回收,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實驗班與對照班《寄生蟲學檢驗》實驗考試成績見表1。
實驗考試成績統計學分析顯示,實驗班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P<0.05)
2.2 問卷調查內容和結果見表2。
3 討論
《寄生蟲學檢驗》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特別是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以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的[1],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2],而目前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差、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創新能力[3],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實驗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檢驗技術對寄生蟲感染進行正確的檢測。我們在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實驗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驗班的實驗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說明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完成了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換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為學生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完成學生向檢驗工作者的角色轉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宗華,付彩霞,胡威.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0):95-97.
[2]張璟,王文軍,張春之,等.試論《職業衛生與醫學》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247-248.
[3]楊靜,諸欣平,楊雅平.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第二課堂的開展[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5(6):632-633.
[責任編輯:湯靜]
【摘 要】目的:探討社會實踐在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校檢驗專業2012級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一個班為實驗組采用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對兩個班的實驗考試成績統計分析,并對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效果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的實驗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學生對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認可。結論:社會實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了他們操作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社會實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Method :Inspection Specialty in our college 2012 grade two clas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ith one class a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one class 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social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test scores in the two classes,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role of students recognized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Conclusion social practic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bility to exercise their 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Key words】Parasitology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寄生蟲學檢驗是檢驗專業學生重要的和必修的醫學基礎課,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非常必要。以往實驗教學都是在實驗室進行演示性、驗證性實驗項目,與社會服務、科研、生產第一線脫節。近年來,本人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與探索,特別是加強了社會實踐在其中的應用,現對部分改革的措施和成績作一總結。
1 實驗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
我校檢驗專業2012級的兩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每班均為53人,其中一班為對照班,二班為實驗班。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實驗組采用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實驗組班級增加了社會實踐的一些項目,如:(1)從臨床采集陽性病人標本,如病人糞便、痰液、血液等標本,讓學生根據常見的一些寄生蟲病的診斷程序,對其作出檢驗。(2)增加了蠕形螨感染情況檢測。我們事先聯系了其他專業的1個班為實驗對象,我們在實驗前一天,發給每個學生玻片和透明膠,讓學生晚上睡覺前把透明膠貼在臉部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部位,比如額頭、鼻翼和臉頰,第二天起床后把透明膠撕下來貼在玻片上,然后實驗班同學進行蠕蟲螨檢測,并統計整個班級的感染率。(3)增加了幼兒園小朋友蟯蟲檢測。指導學生用透明膠紙粘貼法和棉拭子法給幼兒園小朋友做蟯蟲檢測取材,然后帶回實驗室檢查,尋找蟯蟲卵,并記錄檢查結果,了解該幼兒園蟯蟲的感染率。
1.3 實驗效果評價
1.3.1 對兩個班的實驗考試成績結果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統計軟件10.0版進行t檢驗,數據以■±s表示,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1.3.2 給每位實驗學生發放《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效果調查表》,讓學生不記名填寫并回收,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實驗班與對照班《寄生蟲學檢驗》實驗考試成績見表1。
實驗考試成績統計學分析顯示,實驗班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P<0.05)
2.2 問卷調查內容和結果見表2。
3 討論
《寄生蟲學檢驗》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特別是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以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的[1],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2],而目前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差、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創新能力[3],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實驗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檢驗技術對寄生蟲感染進行正確的檢測。我們在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實驗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驗班的實驗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說明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完成了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換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為學生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完成學生向檢驗工作者的角色轉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宗華,付彩霞,胡威.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0):95-97.
[2]張璟,王文軍,張春之,等.試論《職業衛生與醫學》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247-248.
[3]楊靜,諸欣平,楊雅平.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第二課堂的開展[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5(6):632-633.
[責任編輯:湯靜]
【摘 要】目的:探討社會實踐在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校檢驗專業2012級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一個班為實驗組采用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對兩個班的實驗考試成績統計分析,并對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效果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的實驗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學生對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認可。結論:社會實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了他們操作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社會實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Method :Inspection Specialty in our college 2012 grade two clas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ith one class a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one class 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social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test scores in the two classes,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role of students recognized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Conclusion social practic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bility to exercise their 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Key words】Parasitology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寄生蟲學檢驗是檢驗專業學生重要的和必修的醫學基礎課,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非常必要。以往實驗教學都是在實驗室進行演示性、驗證性實驗項目,與社會服務、科研、生產第一線脫節。近年來,本人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與探索,特別是加強了社會實踐在其中的應用,現對部分改革的措施和成績作一總結。
1 實驗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
我校檢驗專業2012級的兩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每班均為53人,其中一班為對照班,二班為實驗班。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實驗組采用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實驗組班級增加了社會實踐的一些項目,如:(1)從臨床采集陽性病人標本,如病人糞便、痰液、血液等標本,讓學生根據常見的一些寄生蟲病的診斷程序,對其作出檢驗。(2)增加了蠕形螨感染情況檢測。我們事先聯系了其他專業的1個班為實驗對象,我們在實驗前一天,發給每個學生玻片和透明膠,讓學生晚上睡覺前把透明膠貼在臉部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部位,比如額頭、鼻翼和臉頰,第二天起床后把透明膠撕下來貼在玻片上,然后實驗班同學進行蠕蟲螨檢測,并統計整個班級的感染率。(3)增加了幼兒園小朋友蟯蟲檢測。指導學生用透明膠紙粘貼法和棉拭子法給幼兒園小朋友做蟯蟲檢測取材,然后帶回實驗室檢查,尋找蟯蟲卵,并記錄檢查結果,了解該幼兒園蟯蟲的感染率。
1.3 實驗效果評價
1.3.1 對兩個班的實驗考試成績結果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統計軟件10.0版進行t檢驗,數據以■±s表示,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1.3.2 給每位實驗學生發放《社會實踐在實驗教學中的效果調查表》,讓學生不記名填寫并回收,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實驗班與對照班《寄生蟲學檢驗》實驗考試成績見表1。
實驗考試成績統計學分析顯示,實驗班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P<0.05)
2.2 問卷調查內容和結果見表2。
3 討論
《寄生蟲學檢驗》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特別是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以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的[1],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2],而目前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差、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創新能力[3],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實驗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檢驗技術對寄生蟲感染進行正確的檢測。我們在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實驗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驗班的實驗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說明傳統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完成了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換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為學生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完成學生向檢驗工作者的角色轉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宗華,付彩霞,胡威.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0):95-97.
[2]張璟,王文軍,張春之,等.試論《職業衛生與醫學》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247-248.
[3]楊靜,諸欣平,楊雅平.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第二課堂的開展[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5(6):632-633.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