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軍
【摘 要】本文在對過去階段飛機研制設計環節中設計數據集的發放接收方法進行有效性分析,從而提出了一種數據發放接收的電子平臺,這平臺可以保證數據安全性能,把研制數據集精確、有效地傳送到研制單位,同時可以方便有關部門對數據信息進行查詢、瀏覽與應用。
【關鍵詞】飛機研制;設計數據;發放接收應用
0 引言
飛機研制設計屬于一個專業涉及面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提供支持,需要經過較長制造周期的系統化工程。因為飛機這個產品的研制設計過程比較復雜,傳統模式的研制設計手段已經嚴重制約著飛機制造行業的有效發展。然而現階段伴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字化設備的快速發展,數字化飛機研制設計技術已經在本質上轉變了傳統的研制設計模式。對于一般的民用型飛機,目前國內航空領域和國外先進的航空制造領域比較,差距仍然比較明顯。因此如果想在短期內掌握先進有效的飛機制造技術,制造出具備市場競爭力的飛機,應當充分使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不斷優化數字化制造技術,轉變技術管理模式,從而提升的研制設計水平。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CAD技術的快速普及,以MBD技術為基礎的三維信息化模型逐步成為飛機產品研制的重要選擇。MBD技術主要指用于集成的三維模型可以完整表達出產品的定義信息,把設計信息與制造信息共同定義在產品的三維數字化模型中。根據MBD技術的理論定義分析,MBD技術是以三維模型為基礎的,然而在飛機研制設計中應用MBD技術,這就表示在飛機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會產生大規模的三維信息化模型,怎樣管理這部分三維信息化模型,如何迅速有效地傳遞三維模型已經成為航空領域企業的重要研究對象[1]。
1 飛機研制設計的技術特點
1.1 工程數據組織結構的產生變化
非結構化圖紙數據的變化屬于結構化類型的三維模型結構樹,根據傳統的非結構化圖紙改變成對研制與檢驗等有關要求所需信息集成在三維模型樹中,從而形成結構化數據。從離散形式的數據變化為統一形式的MBD數據集,產品制造數據能夠實現單一化地數據源,確保制造依據的唯一性[2]。
1.2 飛機研制管理機制的優化
(1)MBD技術在本質上可以改變產品的研制設計方法,確保制造依據的唯一性。過去階段設計師在設計與更改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三維模型與二維圖紙不一致的狀況,因為兩套數據源信息出現不同步現象從而使得下游制造部門人員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混亂甚至導致產品報廢。在MBD技術研制設計的應用體系中,產品數據集主要是以三維模型為核心集成了完整的產品數字化定義信息。
(2)構建MBD技術體系,重點支持并行工程模式的開展,貫穿著整個產品的研制設計過程。在MBD技術體系中,MBD數據集的內容主要包括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等各個部門的相關信息,在數據管理系統與研制管理體系的控制下,各個職能部門人員能夠與設計師共同在一個未完成的產品模型上進行協同工作,有利于提升研制設計效率。所以MBD技術體系可以轉變傳統的研制設計模式,能夠充分有效地發揮出數字化技術的便利優點。
1.3 新型飛機研制模式的創新
新型飛機研制采用了多廠所進行聯合研制設計的方式,屬于一個典型方式的主承制單位-分承制單位協同的組織體系。飛機研制設計模式所具有的并行研制、跨組織協同以及多專業協同的工作方式,為主承制單位技術準備工作、產品檢驗和過程控制、數字化的環境建設、信息化建設產生新的影響變化,主承制單位不但需要達到公司內部制造過程中的數據管理、工藝準備、生產制造、產品檢測等各種控制管理目標,同時需要管理來自主設計單位、分承制單位的工程數據,有利于實現對分承制商交付、制造等數據的有效管理。
2 數據發放接收的電子平臺
2.1 總體目標
(1)織管理
對于需要發放的三維研制數據集、二維展開數據集、展開數模、數據集更改單等內容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保證研制數據能夠發放到各個生產單位后,有關人員可以對這部分數據進行迅速有效的查找、使用以及處理。
(2)權限管理
保證各種不同涉密等級的人員在電子平臺中只可以看到和本身涉密等級相一致的文件資料,也保證各個不同角色人員處理數據的權限差異。
(3)數據交換
可以和單位實現各種文件資料、數據的交換功能。
(4)記錄功能
可以對系統用戶的操作進行記錄,將系統用戶對數據進行的修改、查看、下載、刪除等各個操作環節形成日志信息,有利于系統管理員以后階段的追溯與查看。
2.2 系統設置
為了達到設計單位與制造單位相互之間的數據交換目標,應當構建研制數據發放接收的電子平臺。平臺需要通過綁定IP地址的方式保證一人只允許在一臺計算機上登錄這個平臺。這平臺主要分成兩大模塊,一個是部門內部實現交換數據功能的數據交換區;另一個是和其它部門交換數據使用的公共發放區[3]。為了能夠對各種不同產品進行合理管理,在公共發放區中設置各種不同的產品庫,在產品庫下進行有效細分,根據實際管理需求的數據集類型,分別創建二維展開數據集、三維制造數據集、展開數模、工藝數模、數據集更改單、停用數據集等多種類型的文件夾,通過各種不同的文件夾管理相應的制造數據集,從而能夠保證有關人員可以迅速有效地查找、使用和處理。系統具備數據上傳、下載、復制、粘貼、刪除、剪切、搜索、匯總、創建文件夾、刪除文件夾等各種操作功能。
2.3 保密管理
系統管理員在服務器中錄入具有電子平臺使用權限的人員姓名、卡號、涉密等級、計算機IP地址等各種信息,所以能夠通過綁定IP地址的方式,保證一人只允許在一臺計算機上登錄這個電子平臺,同時通過IP地址能夠確認人員的涉密等級,從而能夠確定有關人員瀏覽涉密文件的有關權限。
2.4 人員權限
人員在這個電子平臺中能夠分成瀏覽用戶、數據發放員、發放區管理員、系統管理員等各種角色,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發放區管理員需要具備僅限于對本單位全體用戶的相應權限;系統管理員對系統內部的全體用戶有相應權限。另外系統管理員需要具備一個功能,可以在后臺查看系統的日志文件,在日志文件中記錄著在系統中各人員的每次操作。
3 結束語
通過數據發放接收電子平臺對制造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突破在傳統模式下研制數據的發放以及使用過程的各種問題,保證研制數據設計完成后快速有效地傳遞到各個相應的生產單位,同時方便各個生產單位有關人員對這部分數據的查詢、瀏覽與使用功能,同時這電子發放區平臺可以對數據安全性能進行嚴格的控制。這些是為飛機生產的后續工作環節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可以有利于整個飛機生產周期的優化和生產質量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梅,冀艷麗,李玲,等.多企業聯合飛機研制環境下設計數據的發放接收應用[J].航空制造技術,2010(18):82.
[2]沈飛.模線樣板及制造數據設計管理[J].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部資料[Z].2009:1-2.
[3]安魯陵,金霞.基于三維模型定義技術應用的思考[J].航空制造技術,2011(12):45-46.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