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了 《關于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節[2013]514號),要求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學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點產品單位綜合能耗持續下降,全行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減少8%、8%、10%和1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廢水實現全部處理并穩定達標排放,水的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根據指導意見,石化和化學工業將繼續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水平。2015年底前,我國將淘汰200萬t/a及以下的常減壓裝置 (青海格爾木、新疆澤普裝置除外),淘汰380萬噸電石落后生產能力;積極推進煉化一體化和乙烯原料結構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氮肥、磷肥、“三酸兩堿”、電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礎化學品的總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產能和裝置,提高新建項目的能效和環保門檻;在化工產業集聚區,通過集中建設熱電聯產機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鍋爐。大力發展高性能合成材料、新能源產業基礎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延伸產業價值鏈,提高石化和化學工業的精細化率
美國西湖化學公司日前宣布,已開始在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蓋斯馬的乙烯基產品生產聯合裝置建設新的氯堿裝置。據悉,這一新的氯堿裝置擁有每年生產35萬電化學單元(ECU)的能力,并采用先進的膜法技術。該裝置毗鄰蓋斯馬聯合裝置中的氯乙烯單體(VCM)和聚氯乙烯(PVC)設施。
當與在肯塔基州卡爾弗特市乙烯基聯合裝置中的隔膜法氯堿能力相結合時,該公司將可擁有每年高達65萬電化學單元(ECU)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據了解,這套新裝置可與西湖化學公司乙烯基業務垂直一體化策略相一致,該公司也將繼續擴大和優化乙烯基產業鏈。
江蘇省科技廳近日披露,江蘇淮安申報的國家火炬計劃鹽化工特色產業基地已獲科技部認定。
目前,該基地建有國家級鹽化工產品質檢中心、鹽化工產業研究院、鹽化工重點實驗室、鹽化工產業中試基地和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等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建設了南京大學淮安高新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淮安研究中心、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淮安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發機構。同時,基地擁有鹽化新材料相關企業300多家,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臺玻及實聯化工等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培育了井神鹽化、銀珠集團、安邦集團、萬邦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和宏邦、漢邦、嘉誠、百麥等一批極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近年來,淮安市依托豐富的巖鹽資源和較好的產業基礎,將鹽化工產業作為首個突破千億級的主導產業,在不斷實施產品結構調整中實現鹽化工產業的升級換代。目前,淮安已形成550萬t/a鹽、300萬t/a元明粉、220萬t/a純堿、35萬t/a燒堿的基礎鹽化產品能力,礦鹽產能居全國前列,元明粉產能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乙烯利、鄰氯苯胺、香芹酮產能世界第一。淮安現已建成以鹽業為源頭,兩堿化工為基礎,精細化工、生物技術、新材料及制品為主的鹽化工產業發展格局,其規模居華東地區之首。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十一五”“863”重點項目 “典型優先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替代產品和替代技術研發”結題驗收會,大連化物所研究員余正坤主持承擔的項目課題 “低短鏈氯化石蠟含量的中長鏈氯化石蠟生產技術”順利通過驗收。
我國是世界上氯化石蠟的生產和使用大國,產能為100萬t/a,近年產量約為60萬t/a。鑒于氯化石蠟的巨大累積產量,我國存在的由短鏈氯化石蠟(sccps)(一類擬被禁用的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和健康風險問題要比其他國家嚴重。
為此,大連化物所研究人員在調研國內主要氯化石蠟生產廠技術現狀與主要產品市場信息的基礎上,對典型氯化石蠟產品氯化石蠟-52的工業生產技術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獲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制備短鏈氯化石蠟含量小于0.1%的氯化石蠟-52產品的技術工藝,且生產效率比傳統工藝提高30%。
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3年擬確定的開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創建地區的名單,共有19個城市和21個縣入圍,田東順利入圍。
據悉,田東著力打造重點企業內部、石化工業園區內部、與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相配套等多層次的循環經濟,形成了石油化工、氯堿化工、多種鋁化學品、固廢綜合利用等4條循環經濟產業鏈,產業鏈之中的項目彼此緊密聯系,構成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同時,充分發揮工業引領作用,帶動循環型農業和循環型服務業發展,進而構建覆蓋全社會各領域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田東將循環經濟技術支撐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手段,推進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成立了石化工業園區科技研發服務中心、循環經濟研發中心、長興環境監測有限公司檢測技術服務中心、廣西精細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一批科技研發機構,成功孵化納米活性白土、納米碳酸鈣等一大批先進適用的循環經濟技術。
云南文山馬塘工業園區緊緊圍繞 “工業跨越發展”的總體要求,按照“擴權強園區,全力推進鋁工業中心建設”的部署,充分發揮氧化鋁廠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全力打造云南鋁工業中心。
一是加強項目謀劃。立足區位、資源優勢,圍繞“一園三片一中心”發展格局,開展園區項目規劃建設,以打造云南鋁工業中心為主,認真研究和發展上下游項目,全力打造云南鋁業之都。
二是延伸產業鏈。通過招商引資,園區截至目前引入鋁產業鏈項目共達4個,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產業總值10億余元。
三是增強產業后勁。在80萬t/a氧化鋁項目基礎上,擴建40萬t/a氧化鋁項目,使文山鋁業產能達到年產120萬t/a氧化鋁,不斷推進電解鋁、氧型材項目建設步伐。同時,推動氯堿二期(年產20萬t/a燒堿、28萬t/a PVC)項目及其它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提質升級,力爭到2020年,氧化鋁達200萬t/a,電解鋁達100萬t/a,鋁型材達50萬t/a生產規模,實現整個氧化鋁產業的增加值力爭達到60億元以上。
近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陜西省地方稅務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海關聯合下發文件《關于認定第九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通知》,根據《陜西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陜西北元技術中心通過了評審,確認為第九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中心名稱為:陜西北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據悉,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提高科技創新主觀能動性,讓科學技術帶動企業發展,陜西北元在“榆林市聚氯乙烯工程技術中心”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自主研發,注重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企業特派人員參加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訓及到本地現有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進行學習,于2013年7月份正式提交了陜西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申請報告,并于12月獲批。
“2013年河北省綠色企業推選”活動于近日揭曉,在10家獲得“2013年河北省綠色企業”榮譽稱號的傳統產業企業中,包括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5家化工行業的企業上榜。
據介紹,2013年唐山三友集團通過項目帶動布局調整,構筑起以純堿、氯堿和黏膠短纖維為主導產品,原鹽、堿石、漿粕為原料支撐的系列共生產業鏈,在國內首創了“兩堿一化”的特色循環經濟模式。企業利用曹妃甸海水淡化后的濃海水化鹽用于純堿生產,用氯堿廢電石渣漿替代堿石用于純堿生產,用純堿廢液生產氯化鈣,把堿渣用于灘涂造地;將燒堿直接用管道輸送用于化纖生產;將純堿冷卻水送熱電生產蒸汽,提高鍋爐熱效率;將熱電廠軟化水、電、汽用于純堿、氯堿、化纖生產,將粉煤灰用于制磚、修筑路基,達到了“增產、增效、降成本、降能耗、節水、節電、節汽”的良好效果,為純堿、氯堿和化纖行業實現綠色發展走出創新之路。
近日,華塑股份氯堿廠燒堿車間“合成爐副產蒸汽回收利用”技改項目投運兩周以來,效果良好,副產蒸汽全部回收,每小時節約至少4 t蒸汽外排,按照當前煤炭價格測算,每噸副產蒸汽成本約為80~ 100元,每小時至少節約320元。
該項技改總計投入9萬元,通過改造回收利用燒堿工段合成爐副產蒸汽,減少外排蒸汽的浪費,最大限度的節支降耗。通過理論測算,滿負荷運行全部7臺合成爐時,每小時能回收利用副產蒸汽7.625 t,按照化工生產年穩定運行時8千小時測算,每年至少能夠節約成本488萬元以上。
該項目由華塑股份全資子公司徐州華塑設計研究院和氯堿廠燒堿車間自主設計、自主施工。公司、廠部相關領導和參加技改人員邊生產、邊技改,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延點,克服重重困難,利用2個月的時間,成功于2013年12月24日順利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