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彤
(晉中市消防支隊,山西晉中 030600)
(本欄責任編輯、校對 李 蕾)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消防行業呈現出的專業性、技術性及涉及面廣等特點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大量的火災案例表明,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素質偏低、缺乏專業培訓、消防科技水平不高、無職業技能等級等問題,已經成為導致火災事故頻發和造成慘重經濟損失以及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面對日趨嚴峻的火災形勢,對建(構)筑物消防員推行消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行持證上崗,已成為逐步規范消防技術服務行業,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的迫切需要。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分析當前建(構)筑物消防員隊伍現狀,闡述開展消防職業技能鑒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公安消防機構如何做好鑒定培訓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職業技能鑒定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職業標準,通過政府授權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與認證的活動。我國職業技能鑒定在促進勞動者就業,提高勞動者技能,提升企業競爭力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消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整體起步比較晚,與發達國家(如美國)的職業技能培訓還有很大的差距。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21條規定:“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2001年公安部令第61號《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38條規定:“消防監控室的值班、操作人員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并持證上崗”;2009年公安部令第109號《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第30條第2款規定:“消防安全專業培訓機構開展消防安全專業培訓,應當將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和自動消防設施施工、操作、檢測、維護技能作為培訓的重點,對經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的人員,頒發培訓證書”;2014年公安部令第129號《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定》,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機構和消防安全評估機構操作人員取得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進行了明確,為開展消防職業技能鑒定,實行消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1]。
建(構)筑物消防員是指從事建筑物、構筑物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檢查和建筑消防設施操作與維護等工作的人員,消防職業已作為一類特有職業被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沒有系統的職業培訓和規范的評價體系,大多數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偏低,不能勝任相應的崗位。如筆者所在的山西省,目前仍然是依托消防部門,協調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定期舉辦消防職業技能培訓班,通過參加集中培訓,組織筆試、技能考核等綜合考核后合格者依法取得資格證書。據初步統計,目前晉中市現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且設有雙自動消防設施的單位(企業)近600家,消防控制室在崗持證從業人員總數不足1 000人,按照一個消防控制室需6人持證的總體要求,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數缺口。面對如此現狀,開展消防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培訓和技能鑒定就成為當務之急。
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和消防學科的廣泛性,全社會從事消防管理、消防技術的專兼職建(構)筑物消防員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就業群體。這些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都直接影響著消防安全,都必須要掌握相關的消防專業知識和技能。目前,消防行業特有工種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消防專業知識缺乏、消防職業能力素質不高是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如2005年6月10日,廣東汕頭華南賓館火災,火災發生后,賓館服務員因消防安全素質不強,沒有及時報警、及時撲救初期火災、及時組織人員疏散,導致31人死亡、28人受傷的嚴重后果;2007年發生在云南省圖書館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意外噴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該單位消防主管人員未經過專門培訓、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對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氣瓶間驅動瓶組進行檢查測試的過程中違規操作而造成現場39人被困窒息的嚴重事故;2013年10月11日,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商場火災,一樓起火部位的麥當勞一名女店長發現火情后自行逃離,商場消防中控室的值班人員在聽到自動報警后隨意摁掉報警聲繼續打游戲,最終導致2名消防員犧牲。因此,實行消防職業培訓和鑒定制度,從源頭上把住消防職業人員準入的“門檻”,對于強化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社會防控火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企事業單位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從業人員的知識理論和技能實踐等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迫切希望有一批技能素質高、相對穩定的消防崗位人員從事各行各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設備操作等與消防安全相關的工作,以維護其自身的消防安全。實行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消防職業資格培訓,能讓更多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從事單位消防管理工作,是提高全社會整體抗御火災能力,做好消防工作的治本之策。而在不同消防職業類別中又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等不同技能等級,有利于調動單位消防崗位人員鉆研消防技能的積極性,培養和造就各類各級消防崗位的專業人才,確保社會消防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隨著設施設備的不斷更新,消防崗位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沒有專業技能的人員是無法勝任的,這就需要通過教育培訓和鑒定考核,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消防職業資格培訓主要是針對單位不同消防崗位從業人員所開展的圍繞消防法律法規、災害事故基本常識、消防設施設備操作管理、火災應急事故處置、安全疏散與滅火預案制定等方面的培訓。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理論、口述、技能等綜合考核,成績合格,持證上崗。通過職業培訓能夠從源頭上強化消防專業隊伍,優化知識結構,幫助學員進一步認清當前消防工作的形勢,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增強主體管理意識,為勝任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還可以讓更多的從業人員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消防工作中來,共同筑牢社會消防安全的“防火墻”。
考評員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鑒定的質量和聲譽。由于部分地區參加中國消防協會組織的考評員培訓班學習的人員大多為在職在崗的人員,出現了考評員素質不高、組織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主要表現為:思想認識上不到位,認為技能鑒定沒有必要過于嚴肅,在考評過程中執法不嚴;在責任意識上缺乏責任,出現服務不到位、對考生有“同情”心理,人為造成鑒定結果的失真;在技術業務上沒有跟上國家考評技術發展的步伐,對新使用的考評標準和考評方法不熟悉,無法履行考評員職責。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新裝備的應用,使得原有的消防題庫資源不能完全滿足鑒定事業發展的需要。如理論考試題庫總量稍顯不足,且部分題目的標準答案已與現行國家消防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國家標準不一致;依托中國消防協會官方網站的網絡題庫和在線模擬考試系統尚未建成;專業技能考核缺乏科學的檢測手段,沒有量化的標準,僅憑考評員的主觀判斷確定考生的技術分值,隨意性較大;評判規則、權重設置不盡合理;測試考生動手能力的題目較少;考察考生在火災情景下應急操作能力的題目基本沒有等,影響了鑒定工作的正常開展。
目前,各地消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都是結合區域特點組織開展,時間長短不一,普遍無法實現深層次的、針對性較強的培訓指導。如不能合理地將受訓人員進行分類,有計劃、有重點、分層次地進行培訓,而是全部集中在一個培訓班,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容易造成受訓人員對消防職業技能和消防專業理論內容不能很好地掌握等問題[3]。
職業技能鑒定采用了獨立于供給和需求雙方的第三方認證模式,即由政府批準的獨立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作出認證,既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又與國際通行的規則相一致,它能保證鑒定結果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但在鑒定所的設置及職責劃分上存在一些問題,從培訓、監考、考核及成績核定等環節難以真正和消防部門脫離關系,難免有失職業技能鑒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極個別部門由于受到利益的驅使,利用當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相關法規法律尚不健全的空子,亂辦班,濫發證;各自為政,條塊分割。還有一些個人和社會機構假借有關部門的名義,組織職業培訓,自己頒發職業資格證書。
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相關基礎工作主要涉及鑒定站的籌建、題庫的建設等。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批準后,成立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配備完善的設施設備,用于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如有條件,可以建立信息化系統,采用計算機答題和閱卷,將理論知識考試規范化、科學化;模擬建筑消防設施系統,用于技能操作考核,檢驗假設火警情況下,考生的應急能力和消防控制設備的操作能力。題庫的建立與開發則應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建(構)筑物消防員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合理安排理論知識考試與技能操作考核的比重,嚴格區分初級、中級、高級職業等級的難度,使之能充分反映相應級別建(構)筑物消防員從事建筑物、構筑物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檢查和建筑消防設施操作與維護所必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從而保證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順利開展。
考評員隊伍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作為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考評員,既應該有經驗豐富、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熟悉消防行業的具有考評員資格的教師,也應該有從社會上聘請的具有一定經驗的兼職考評員,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職業技能鑒定更加貼近企業的生產實際,在職業技能鑒定中做到客觀公正。考評員隊伍的管理應改變以往的只要資格培訓合格就可以聘任為考評員的簡單做法,對于考評員應擇優選用。積極引入競爭機制,提高鑒定工作的質量,對于考評員明確其聘任原則、期限以及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等,使聘任制有章可循,努力構建一支優秀的消防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隊伍。
為了確保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必須把質量作為鑒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當前,可以將推進消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作為深入推進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的重要內容。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執行建(構)筑物消防員國家職業標準、嚴肅考場紀律、規范考評行為,加強考務管理、優化鑒定流程,健全工作體系、接受社會監督。按照國家職業標準規定,技能鑒定采取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了確保培訓質量和鑒定質量,要嚴格考培分離制度,認真執行輪換派遣考評人員和考評人員回避制度,對考評人員和管理人員實行質量承諾和紀律制約。
為進一步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必須使消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與消防就業準入條件相銜接,同時加強監督管理,發現建(構)筑物消防員未持證上崗,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作出嚴肅處理。管理部門一是要會同行業等部門開展技能鑒定的基礎性理論研究,進一步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逐步形成統一規劃、規范設置、分層分類管理、有序實施、嚴格監管的職業資格管理機制;二是加強對鑒定實施過程問題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好鑒定工作的研討會和培訓班,通過培訓以實現鑒定工作人員能力的提升;三是完善全國聯網的證書信息化管理平臺,以進一步提高證書的管理水平,為我國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良性開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開展消防職業技能鑒定,實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以政府行政管理體系為依托,依靠國家的力量來推行的一種權威性較高的行為,要在全社會推進這項制度的落實,必須創立制度運行的良好社會環境。目前對這項制度的宣傳還很不到位,許多社會單位甚至有一些消防監督執法人員不知道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和以往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培訓有何區別,不了解消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相關內容,一些單位不愿意再花時間和金錢讓員工去考取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資格證書。因此,必須加強社會宣傳,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廣泛宣傳消防職業技能鑒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消防職業技能鑒定的影響力和認知度,不僅能夠促進廣大勞動者就業、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職工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職業技能鑒定,全面提升社會防控火災能力,真正發揮消防職業資格制度應有的社會效益。
[1]趙艷紅.關于建立我國消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4).
[2]關于進一步推進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通知[Z].2008.
[3]王玉才.對消防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幾點認識與探討[J].民營科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