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江西省樟樹三中)
近幾年,普通高中擴招后,優質高中校的招生班數不斷增加,使學生基礎差異增大,兩極懸殊現象嚴重。面對這個新情況,教師從備課、授課、作業、輔導、考查到評價各個方面,很難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不同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傾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基本是按優、中、后進三部分取中偏上“一刀切”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教學不利于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不利于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要改變這種狀況,因材施教顯得極為必要。然而,鑒于各種主觀及客觀的原因,不少教師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落到實處。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也是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自由地發展。它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以積極的態度把學生的差異看成是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展示。
科學分層是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實施的前提和保障。作為教師,必須放下架子,主動走進學生,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甚至是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對學生了解得越全面、越深入,才能使分層越科學、越合理,操作起來才更有效。同時,教師還要加強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和學習,力爭成為分層教學領域的研究者、領頭人。有科學的理論支撐,有細致合理的計劃,有勇于開拓和大膽實踐的精神,有扎實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分層教學定會取得明顯成效。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后進、中、優按2∶5∶3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習題,積極向C層同學請教;C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層、A層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伙伴。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
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對于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復雜綜合應用。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A組學生達到①~③;B組學生達到①~④;C組學生達到①~⑤。例如,在教“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時,應要求A組學生牢記公式,能直接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三角函數問題,要求B組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較綜合的三角函數問題,要求C組學生會推導公式,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較復雜的三角函數問題。
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安排課時時,必須以B層學生為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要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而難的問題,課堂上可以不講,課后再給C層學生講。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律,要求不宜過高,層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證C層在聽課時不等待,A層基本聽懂,得到及時輔導,即A層“吃得了”,B層“吃得好”,C層“吃得飽”。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盡量做到銜接無縫、自然,層次分明。
在教完一個概念、一節內容后,學生要通過做練習來鞏固和提高,因此課后布置多層次習題是分層次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基礎性作業,B層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C層是基礎性作業和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各半。布置作業要精心安排,一般學生在20~30分鐘內完成,分層次布置作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并由學生選擇適應自己的作業題組,克服了“大一統”的做法,使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處于“跳一跳,夠得著”的境地,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A層的學生也沒有過大的壓力,可以減少抄襲作業的現象,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原則,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并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教學力度。由于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發展。由于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由于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的數學成績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