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壘
(魯中中等專業學校,魯中高級技工學校)
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汽修教學中的應用
◆郭寶壘
(魯中中等專業學校,魯中高級技工學校)
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知識形成過程,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在此模式下,作為汽修專業的教師,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傳統式教學模式,要求我們在備課的時候,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不同素養的學生掌握程度,此技能需要多少理論知識,教學怎樣設計可以使不同的學生都有所提高?項目教學模式就是要求學生之間通過共同學習、共同制定計劃、一起完成整個項目的全過程,從而使不同素養的同學都有所學,都有所提高。在實際項目教學中,我對理論知識夠用的原則,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4人為一組,明確組內各成員職責,如:一人為操作同學,負責拆裝,一人為觀察同學,一人為填寫工藝表單同學,一人為評分同學,訓練時,角色互換。他們每人都有相應的表單,每個表單都是在課堂上各個小組進行設計、討論,定稿的成果,是全班同學形成的共識。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指導學生去學習、設計課堂流程的人。
教學評價的方式多樣化,但我覺得在技能課上,要重視學生之間的評價,即生生評價。在技能課中,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實訓操作,學習評價等來完成項目學習。教師在學生實訓時,只是在巡視和觀察記錄,并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因此,讓學生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根據表單的詳細步驟對操作同學進行評價,顯得更有說服力,而且他們之間的交流更顯得流暢,學生也樂于接受。在每節課的小項目之后,要求組內的三個同學對操作同學進行評價,通過“看、說、做”等一系列過程,學生的技能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鞏固。
總之,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轉變教師的觀念。不要認為孜孜不倦就是將知識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也不要認為教師課堂的不講就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更不要認為學生的吵鬧認為是對課堂的極不嚴肅。我們教師可以不講,允許學生吵鬧,但這是要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自發主動的去學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摸索,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值得我們繼續深入研究。如:在計劃制定的時候,學生會無限制的討論下去,延長了課堂有效時間;學生人數多,設備少,學生都有明確的職責,教師很難觀察到學生動作,久而久之學生在計劃實施的時候就慢慢松懈下來;教師的備課是關鍵,備學生,備各個知識點和表單的設計,教師的工作量比起傳統式教學的工作量要大很多。
教學項目的實施,對教師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他不僅僅是對知識掌握的要全面,還要教師對學生的動態及其心理分析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需要教師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最后,教師重點講解。讓學生對自己的設計和操作表但的制作是否合理,怎樣去實現,給學生一個杠桿。
教師重點講解的是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而不是操作內容,即為什么上,此時教師通過理論上、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現象和崗位要求來給學生進行解答。學生知識體系得到補充,得以完整。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什么這樣解決。使課堂的重點得以突出,學生的問題得以解決,理論水平得以提高,專業素養知識得到提升。
學生通過任務引導學習法,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不僅能知道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更知道了怎樣去實現這個技能和怎樣學習這個技能。為他們今后空間的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素養。
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一般可按照下面五個教學階段進行:
由教師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同學分小組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
學生按照分組情況由各小組全體同學共同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對違規操作的步驟,教師可以及時的糾正,能夠保證步驟正常進行。
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的分工以及小組成員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
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自我評估,之后再由教師對項目工作成績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在項目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處理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通過對比師生的評價結果,找出造成評價結果差異的原因。
作為項目的實踐教學過程,應盡可能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因此,項目完成的結果應該應用到企業和學校的生產教學實踐中,如作為維修工作應記入維修保養記錄。
綜上所述,在專業教學中實施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應做到以下幾點:
(1)改革現有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打破“學科式”的課程體系,根據對工作任務的分解,構建起“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2)加大校本教材開發力度,建立校本教材開發領導小組、工作組,逐步建設與課程改革體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體系,不斷完善校本教材內容。
(3)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加強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教師、基礎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間的合作,形成項目課程開發團隊。
(4)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加大實訓設施、設備的投入。校內實訓設施、設備應有足夠的工位,滿足所有實訓項目的正常開展。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每兩年必須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鍛煉不得少于兩個月,了解企業對學校教學的要求。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及時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對職工素質的要求。
(5)教師上課的建議。知識難度不易太大,夠用為宜;上課讓學生動起來,不要怕亂,亂的課堂在一定意義上,體現學生積極性高漲及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把職業素質的培養穿插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技能和職業素質兩個方面同時發展,真正讓他們感到“上學如上班、上課如上崗”。
[1]朱麗梅.項目教學活動的基本特征[J].教育月刊,2002,(10).
[2]白莉.在高職商務交際課程中實踐項目教學法.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10).
[3]戴烽,李劍飛.基于項目的教學模式與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J].南昌高專學報,2003,(4).
[4]呂忠寶.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科技信息北京,2007,(2).
[5]薄躍萍.德國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10.
[6]徐朔.論“行動導向教學”的內涵和原則[J].職教論壇,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