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食品安全問題現在確實在我們社會代表了很多問題,且不說對大家的身體健康影響了多少,僅僅對于人類的延續,對大家生育的影響,我覺得也是值得大家共同關心的。我看到的內部資料,由于食品安全造成的不生不育已經達到了兩位數,這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問題。過去男女結婚以后,哪怕兩個都是傻子,結婚以后也會很快生孩子,生兩個、三個、四個、五個的都有。但是今天,很多聰明伶俐的男女生不出孩子。這種現象在社會上到處都有出現,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我們在去年到土耳其農業考察,當時我問了一個問題,你們是怎樣對待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土耳其政府的一個副部長說“我們還沒有達到這一個階段。”后來,我知道土耳其的人均收入為一萬美元,相當于我們國家的接近2倍,他們還沒有達到大力發展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階段,他們重視的是全方位的、全面性的食品標準化,也就是無污染的食品調查,重視的是全民的身體健康。但是,我們國家在社會浮躁的情況之下,到處在搞綠色食品經濟、綠色食品開發、綠色食品商業、有機食品開發局、有機食品企業,搞這樣的論證、搞那樣的評估,浪費了很多人力,甚至把我們國家僅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經費搞這些錦上添花的事情,應該搞的工作受到了影響。廣大百姓的食品安全應該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土耳其一萬美元的收入都沒有達到大搞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發展階段,我覺得我們也應該把我們的食品安全工作重點放在全方位的廣大人民食品安全標準化的管理上。
為此,我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第一就是全面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誠信。
道德是治本之策。
國家發改委農業經濟司副司長方言女士講到采取的一些措施,讓農民退出養牛、養豬,可能在現階段有它一定的必要性。我們還有一些官員提出我們中國食品管不好關鍵是我們的企業太多、企業太小,我們的很多宣傳詞是到大商店去買名牌產品,那么我們中小企業如何發展?我們的中小企業是廣大百姓,特別是農民致富的重要階梯、重要途徑,如果不讓中小企業發展,不讓廣大百姓去養豬養牛,可能對于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研究和考慮這一問題。不是說取消小的生產企業,不是說取消廣大百姓,不許你養豬,不許你養牛。孫中山在當年曾經講過中國哪怕是一個“三家村”都有做豆子的,也就是說當年做豆子的遍布全國,也沒有出現這么多問題。所以歸根結底是要解決好我們的觀念問題,解決好我們的道德誠信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遏制食品不安全的發生。最近有領導講,大家心中、頭腦中都有一個紅太陽,這個紅太陽就是毛澤東。毛澤東逝世,金錢就變成了新的太陽。金錢至上導致了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生了嚴重的改變,道德、誠信在社會上名存實亡。實際上我們很多社會問題的發生都與此有直接的關系,食品安全也不例外。所以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要全面提升人的社會道德,全面解決好總開關的問題。我在這里跟大家說一個事情,我們的癌癥發病率近年來在很多方面都是快速增長,我們的腫瘤發病率比國外高40個百分點,我們的腫瘤猝死亡率比國外高出50%,當然這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食品安全導致的很值得我們重視。去年習總書記到菏澤去給大家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的飯,穿百姓的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總書記這句話是講給一些官員來聽的。我想我們的企業家也同樣應該來認識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企業是怎樣致富的?沒有老百姓能行嗎?實際上就是吃百姓的飯,穿百姓的衣,莫道老百姓可欺,我們自己也是百姓,我們應該好好地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
我想講的第二點建議就是我們要解決好執法中的權錢交易和執法不嚴,解決好生產中的不誠不信和有法不依,我們作為企業家應該對國家、對人民負責,作為管理人員,我們不能搞權錢交易,所以反腐敗要老虎蒼蠅一起打,這對于我們搞好食品安全也同樣極其重要。由于執法不嚴和不誠不信、有法不依,使我們國家在環境污染上出現了很多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環保局,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環保局,都有大量的人員在那里進行環保工作。最近吳曉青副部長講到今年將投入一萬億來治理我們的環境。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我們那么多人員,那么多機構,出臺了那么多環保法令,一直在監管,為什么到今天嚴重到如此地步,要投入一年一萬億來進行治理,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在執法不嚴、有法不依方面的問題這么多年來一直很嚴重,到今天這個問題進一步爆發,我們更應該來反思這樣一個問題。我知道像一些劇毒農藥聯合國早就做出規定不許再搞了,但是我們國家仍然有一些劇毒農藥在偷著生產、偷著使用,我們瘦肉精多少年前都已經進行了治理,做出了規定,但是十來年以后又有嚴重的跡象。我看過韭菜在春天第一茬,韭菜的線蟲很厲害,要施最多的農藥來進行治理,結果第一茬韭菜長出來的葉子又寬又肥,中央規定絕對不許第一茬韭菜上市,但是我們仍有一些人不考慮這些問題,舍不得把它扔掉,拿到市場上毒害群眾。這些問題都應該予以特別的關注,應該認真地解決執法不嚴、不誠不信這些問題,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真正做好。
三是添加劑控制問題。我覺得我們這些年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也好,胖頭娃娃事件也好,還是孔雀綠、吊白塊、牛奶添加抗菌素也好,都與我們如何使用添加劑、添加劑的使用要不要控制有關。我有一次到一個營養大師家里去,他說你一定要反映一個情況,我現在出去買的蠶豆洗一次一盆綠水,洗一次一盆綠水,結果放到鍋里又煮出一鍋綠水來。現在我們的生長劑、催熟劑、膨大劑、增稠劑、增粘劑、增白劑泛濫。我前幾天到了一個面粉廠里去參觀,有一個環節必須加增白劑,我們的小麥這樣去增白,老百姓有沒有這樣的特別要求,是不是?我覺得這都已經成為生產過程中的正常規矩,我覺得這些問題要研究,要解決。我們的一些知識分子也應該有良心。很多東西并不是那些不懂知識的老百姓自己干的,是一些知識分子、一些科技人員研究出來的,來騙老百姓。反過來是不是所有研究出來的添加劑都應該用到食品當中?我知道我們一些評估會、認證會,只要使用廠家、鑒定廠家給予錢,大家都通過。我覺得我們有一些人不能看錢眼開,要對我們的食品添加劑有一個說法,有一個限制。
最后,就是要對我們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要不要搞那么多機制?要不要搞那么多認證?
這里面存在著既得利益。
實際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對于企業本身來講就是利益化,對于某些官員來講也是利益化,因為這里可以搞權錢交易。
所以,這值得我們認真對待、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