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財經學院經濟學院 郭瑞娜
物流業在我國是一個朝陽產業,它是把交通運輸業、倉儲業、包裝業、加工配送業、物流信息業等多種行業融為一體的復合型產業。作為一種基礎服務性產業,物流業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對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經營成本的不斷上漲,稅收負擔不斷加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面臨著行業發展的嚴冬。如何通過稅收政策為物流業減輕負擔,推動物流業發展,是急需解決的現實難題。
國家發改委2014年3月通報稱,2013年,我國物流運行總體平穩,物流需求規模保持較高增幅,物流業增加值平穩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較高。
201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197.8萬億,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2013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3.9萬億,同比增長8.5%。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8%,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8%。
201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同比增長9.3%。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8%,與上年基本持平。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的資料顯示,從2005年以來,我國物流總成本占當年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相比較而言,西方發達國家比重則是8%到10%,可見在流通環節上消耗了社會創造的大部分財富,這不但給我國經濟帶來沉重負擔,阻礙了經濟的轉型升級,而且還會推高物價水平,抑制消費需求增加。
我國物流企業所承擔的稅負水平相對其利潤率是相當高的,稅收負擔過重是我國物流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物流業在經營過程中涉及到十多種稅費,稅制過于復雜,且稅收負擔過高。從現代物流業的經營流程和涉稅環節來看,可分為三類:一是在提供服務環節的貨物勞務稅,涉及增值稅、營業稅;二是收益實現環節的所得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三是其他稅種,即在服務設施的購置和保有環節涉及到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3.2.1 稅目設計不科學
根據目前營改增實施辦法,仍將物流業劃分為交通運輸業、物流輔助服務兩個稅目,按照不同稅率分別繳納增值稅。即物流企業要分開核算不同的應稅業務,不利于發揮物流業的專業化和一體化,也不利于企業開展綜合物流業務。另外,對于目前最具活力的快遞業,不同的稅務機關對快遞業營業稅稅目的認定存在差異,有郵電通信業、貨代業及交通運輸業3種身份認定,相應的稅率為3%、5%、3%,稅收差異不明顯,但是營改增實施后,稅率相應變為3%、6%、11%,稅收差距明顯增大,由此造成的矛盾必將激化。
3.2.2 多重稅率不公平
目前各地對物流業的“交通運輸服務”和“物流輔助服務”,分別按11%和6%的稅率征收增值稅。針對當前物流業存在著不同服務項目界限不明,難以明確劃分稅目的問題,試點實施辦法規定,若試點納稅人兼有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應稅服務而未分開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即若不能分開納稅項目,納稅人必須從高適用11%的增值稅稅率。如此看來,從事物流輔助服務的企業,很難享受到差價納稅和低稅率納稅的優惠,進一步加重了物流業的稅收負擔。
3.2.3 進項稅額抵扣項目不合理
現行“營改增”政策規定,物流企業為購置運輸工具和燃油、修理費所含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目前物流企業所需的運輸工具大部分在“營改增”之前購買,因使用年限長,購置成本無法抵扣。從事跨地區運輸的物流企業,購買燃料時,一般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另外通行費也無法獲得相應的抵扣憑證,還有人工成本、保險費、租賃費等也并不屬于增值稅可抵扣的進項范圍。就目前“營改增”試點情況看,物流企業的稅負存在不減反增的趨勢,這應引起稅務部門和物流企業的高度重視。
(1)稅收優惠政策滯后。目前政府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所得稅方面的稅收政策扶持滯后,沒有實施特別有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不利于物流業做大做強。
(2)總分機構無法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當前物流企業紛紛在全國各地建立分支機構,通過占據各地市場,來發展壯大。物流業由于規范化程度不夠,同時分支機構又不具有法人資格,無法跨地區匯總繳納所得稅,面對地域經濟差距過大,無法在企業內部間進行盈虧互補,這加重了物流業的稅負壓力,阻礙了物流業的發展。
物流業的房產稅稅負是相當重的。倉庫、配送中心、物流園區、貨柜碼頭等的出租收入是物流地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同商業、住宅地產不同,物流產業的利潤率低,利潤回報較緩慢。然而在稅收方面,它不僅要負擔5%的營業稅,還要承擔12%的房產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新政策使得物流企業的土地使用稅稅額平均提高了2倍,有的地方甚至漲到9倍,稅負加重。
借鑒國外增值稅實施經驗,采用進項稅抵扣制度,不但可以消除重復征稅,而且有利于物流企業實現專業化分工協作,優化產業結構。因此我國物流業應全面推行消費性增值稅,推動現代物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1)統一設立“物流綜合服務”稅目。在實務操作中,由于各項物流業務緊密相關,難以明確區分運輸類服務與物流輔助服務。重新設立“物流綜合服務”稅目,將與物流相關的各環節業務均納入“物流綜合服務”稅目,并執行統一的稅率,以適應物流業專業化、一體化運作的需要。
(2)統一物流業務稅率。為了減輕物流企業的增值稅負擔,應從低設計“物流綜合服務”業務稅率,統一設置6%稅率,積極發揮稅收對物流業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3)擴大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將通行費、人工成本、租賃費、保險費等納入進項稅抵扣范圍,允許部分已購入的固定資產納入可抵扣的范圍。
(4)從減輕物流業稅負角度,將快遞業稅目確定為“郵電通信業”,待時機成熟時,考慮將其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中。
4.2.1 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
我國物流業的總資產利潤率遠遠低于所有行業的平均水平,而稅收負擔卻高于其他行業。政府應該根據我國的國情,降低物流業的所得稅稅率,可以借鑒新加坡17%的所得稅稅率,減輕物流業的稅負壓力,鼓勵物流業的發展。
4.2.2 科學設計物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建議對物流企業新建標準化倉儲設施和運輸設備分別給予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針對企業建設標準化倉儲設施,可對物流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實行一定比例先征后返的優惠政策,用企業所得稅的返還利潤鼓勵企業新增標準化基礎設施,不斷夯實物流業發展的基礎。針對物流企業新增標準化運輸設備,建議允許物流企業對其運輸設備采取加速折舊的政策,允許按其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減應納稅所得額。
4.2.3 允許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由總部繳納所得稅
對于允許符合跨地區經營、物流服務網絡健全、信用良好等條件的物流企業,建議允許由總部統一核算、總分公司盈虧相抵,最后由總公司統一合并繳納所得稅。
從減少企業的稅負角度看,合理降低物流業房產稅稅率,對物流地產業由從租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對物流企業征收土地使用稅的同時,給予企業財政補貼。根據物流企業發展現狀和經營實力,實行減免1至5年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另外對用于日常經營活動購置的運輸工具,建議免征車輛購置稅。
[1]張瑩瑩.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1.
[2]彭壤.物流業實施增值稅改革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