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業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從一開始就奉行業余原則,將奧運會限制在不謀取任何經濟利益的業余運動范圍內。該原則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視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思想基礎,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初期的現代奧運會避免了商業的侵蝕。但它卻與迅速變化的社會現實發生了越來越激烈的沖突,嚴重地阻礙了奧運會的發展。80年代的奧林匹克改革徹底取消了這一限制,宣布奧運會向世界最優秀選手開放,從而使職業運動員堂而皇之進人奧運會的殿堂,這一變化主要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每屆奧運會運動員這一角色所處的地位,對運動員在比賽期間安全性的服務及運動員退役后的謀生途徑。現代奧運會對奧運精神的升華及其真實體現程度。
2.2.1 文獻資料法。在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查閱大量的有關奧運會及結構特點和國內外的相關文獻。
2.2.2 邏輯分析法。運用歸納法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對研究資料進行邏輯梳理,找出研究對象內在的聯系,從而得出結論。
從時間上來劃分,奧運會包括古代奧運會和現代奧運會。雖然都叫奧運會,都是4年舉辦一次,都是以競技運動為主,但是現代奧運會并不是古代奧運會的延續和翻版,顧拜旦在設計現代奧運會時就說:“必須讓奧運會現代化,而不要進行笨拙、簡單的模仿和復原。”可以說,在“奧林匹克”這件古希臘文明的盛裝里面,包裹著的是現代體育的全新內容。沿用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稱。顧拜旦利用古希臘文化對歐洲的深遠影響,將“奧林匹克”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代運動會的名稱,使其更具感召力,使全世界人民能團結在以和平、友誼和促進現代體育發展為宗旨的奧林匹克大旗下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代奧運會向一切國家、一切地區和一切民族開放,并在世界各地輪流舉辦。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膚色、種族和語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盛會。
3.2.1 自我實現與自我肯定
體育幾乎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生存需要。在現代社會中,來自生存方面的壓力可能不像原始部落那樣巨大。相反,過于優裕的生活卻對人的健康構成了另一種威脅:長期生活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中,使人體的物理、生理付出過少,導致人體機能的下降甚至萎縮,因而使人顯得身體孱弱和精神萎靡;而且,各種美食的大量攝入,導致營養過剩,使人體顯得臃腫肥胖,并由此造成各種疾病,威脅人的壽命和有質量的生存。避免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本身從古至今就兼有表演和娛樂的功能。現代體育趨于表演化和娛樂化。走進現代的足球場,滿場如癡如醉、如癲如狂的氣氛,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大的表演場,不僅場中踢球的運動員是演員,而且其中的每一個觀眾也是演員。觀眾們自覺地支持某個與自己有特殊關聯的隊,如果沒有這樣的隊,就主觀地選定一個,然后把自己的立場、精力、熱情投放進去,甚至把自己的身體也投放進去,臉上畫著他或她所支持的隊的隊旗或國旗,手中拿著喇叭或旗子,隨著比賽進程而大呼小叫,贊嘆聲、惋惜聲此起彼伏,一時急了,也可能罵罵咧咧,甚至扔雜物、燒汽車、打群架以發泄情感。這是一種群體性的表演,也是一種群體性的癲狂,一種群體性的發泄。
3.2.2 自我發現和自我超越
體育的更大魅力來自于它所體現的那種“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精神氣概,來自于它提供了人進行自我發現和自我超越的機會和可能。奧運會的口號就是“更高、更快、更強”,最充分地挖掘和發揮人的潛能,向已有的記錄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或新的記錄變成現實。在我看來,競技體育家、極限運動員與時裝設計師、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里的思想家的作用是相同的:他們給我們提供了某種榜樣。
3.2.3 奧運的競技精神
奧林匹克是一種競技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更快、更強、更高”的自我挑戰精神,同時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體育競技精神。奧林匹克包含的這種自我挑戰精神和公平競爭精神構成了當代人類自我完善和社會交往的基石。奧林匹克是一種生活態度。奧林匹克精神強調人通過自我鍛煉、自我參與而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我們擁有完全自信和戰勝一切挑戰強大動力。奧林匹克是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
3.2.4 奧林匹克運動中“人文精神”的凸顯
百年奧運,風云變幻,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人文精神。正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先生始終堅持的那樣,歷屆奧運會都滲透著強烈的人文主義。此次北京申奧,更明確將人文奧運作為申奧的重要主題之一,提出2008年奧運會將成為歌頌人、尊重人,一切以人為中心塑造和諧發展的人文舞臺。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提出的“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中,“人文奧運”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寬泛的內涵,需要組織者認真借鑒悉尼、釜山等大賽組織者的經驗,從戰略視野和細微之處凸顯人文精神,注重人文關懷,把北京奧運會辦成一屆親切、和諧并讓人流連忘返的盛會。
奧運會是滿足各自社會對奧運會的需求所產生的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職業化對提高競技運動水平、提高比賽的觀賞價值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又都在某些方面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作用。現代奧運會競技體育職業化給奧林匹克運動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但又產生新的問題。如何使奧運會在走向職業化的同時,又控制其負作用,是奧林匹克運動研究的重要課題。了解現代奧運會在人文方面的發展現狀和在奧運精神方面的發展現狀及其體現程度,找出其中的弊端給予建議希望能化解奧運會中的“人文危機”及彌補奧運精神體現方面的不足。
[1]任海.奧林匹克運動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
[2]李金珠.對現代奧運會的商業化發展與市場價值的探討[J].湖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14).
[3]奧林匹克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4]黃桑波.奧運新格言與奧運會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與科學,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