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商務部17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6億美元,同比下降6.7%(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今年1至5月,全國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8744家,同比增長1.6%;全國實際使用外資3010.9億元人民幣(折合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2.8%。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月度例行發布會上介紹,1至5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6.2%;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5億美元,增長2.7%;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74億美元,下降16.5%。從資金來源看,前5個月,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合計投入460.8億美元,同比增長5%。其中,韓國和英國同比分別增長87.9%和62.2%;日本同比下降42.2%,美國同比下降9.3%。此外,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資同比下降22.1%;東盟對華實際投資下降22.3%。
6月17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5月份出口信心指數達到108.9,下半年出口有望持續好轉。根據商務部對全國1900多家重點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5月份我國出口信心指數已達108.9。“超過100已經算是不錯了,我們調查的信心指數已經到了108.9,連續3個月位于臨界線以上,預示下半年出口將會繼續好轉。”沈丹陽稱,“中國社科院、中國立信風險管理研究院的預測也都顯示,下半年外貿增速有望有更大幅度的回升。”根據海關總署數據,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1852.97億元人民幣,增長1.5%,其中,出口12028.45億元人民幣,增長5.4%。進出口總值、出口值雙雙扭轉了2014年2月以來的負增長趨勢。
據路透社6月16日報道,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今年有信心實現7.5%的增長目標,并稱政府已經準備好調整政策來確保達成這一目標。在訪問倫敦前夜,李克強在為英國泰晤士報撰寫的文章中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正常的,并不構成問題。“中國經濟需要以適當速度增長,今年預計將增長7.5%左右,”他寫道,“這個速度慢于以往,不過是正常的。”“盡管下行壓力巨大,中國經濟仍在穩步向前。我們將繼續在必要時進行提前和溫和調整。我們充分準備好了排除各種風險,有信心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