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鎮,謝文藝
(南寧鐵路局計統處,工程師,廣西 南寧 530003)
鐵路道口,是指鐵路直接與道路貫通的平面交叉,供行人和車輛穿越鐵路。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鐵路道口的交通流量增長迅猛,鐵路運輸與道路通行平面交叉的矛盾日益凸顯,道口安全隱患不斷加大,嚴重時甚至發生路外交通事故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列車破損顛覆等嚴重行車安全事故。南寧鐵路局(以下簡稱寧局)通常采取增加監控設備和看守人員等常規措施來確保道口安全,雖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這一固有矛盾沒有解決,道口防撞事故仍然頻頻發生。
自2000年始,寧局開始與地方政府合作逐年安排實施鐵路道口立交改造(以下簡稱平改立)。但由于山區地形復雜、建設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制約,寧局平改立工作推進緩慢,僅解決了少部分地形條件較好、投資不大或地方政府改造積極性較高的鐵路道口、非法人行過道。為從根本上扭轉寧局道口安全壓力較大的局面,建議高度重視平改立,采取一切措施加快平改立取消鐵路道口,以適應未來鐵路快速發展的需要。
1.1 道口事故頻發影響鐵路運營 截至2013年11月30日,寧局干線還有道口285處(不含沿海公司),其中有人看守道口62處、監護看守道口223處;其它線還有道口207處,其中有人看守道口33處、監護看守道口9處、無人看守道口165處;另外干線尚存非法人行過道131處。而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機械化耕作方式逐步普及,鐵路道口的交通流量增長迅猛;與此同時鐵路也在快速發展,列車運行速度和開行密度不斷加大,鐵路運輸與道路通行這一平面交叉矛盾日益凸顯,道口安全隱患不斷加大。據統計,2011、2012、2013年寧局(不含沿海公司)分別發生道口防撞事故117、175、166件,平均每2.4天發生1件。如此高頻率的道口防撞事故不但嚴重干擾行車組織、降低運輸效率,而且安全隱患極大,一旦處置不當極有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如2011年9月3日,湘桂鐵路來賓站無人看守道口電動車搶行發生相撞事故,造成3人死亡,嚴重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1.2 道口費用支出較大增加鐵路經營壓力 為提高道口安全保障能力,寧局連年不斷增加配備道口安全監控設備,在更改資金和成本支出上花費較大。更改資金方面,新增道口視頻監控系統、無人值守安全預警等諸多設備;成本支出方面包括道口設備大修、看護人工工資、維修成本等費用。2012、2013全局道口的有關費用支出合計分別達到7195萬元、7393萬元,這對于負擔重、經營壓力大、資金十分緊張的寧局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1.3 大量道口看守人員加劇用工緊張矛盾 由于鐵路部門對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道口安全壓力持續加大,為盡可能地保證道口安全,寧局不得不配備大量看守人員對所有干線道口及部分人行過道進行24小時全天候監護,實施群防死守。按照每個道口(三班制)最少需要4個看守人員的保守估算,寧局僅干線285處道口就至少需要1 140個看守人員,這進一步導致寧局用工緊張矛盾持續加劇,并且這些看守人員的人工成本支出較大,2013年全局道口看守人員(含外請勞務)人工工資預計將達5 350萬元,并且隨著人工成本的逐年上漲,今后看護經費將進一步增加。
1.4 不能真正實現線路全封閉留下安全隱患 線路柵欄封閉是防止人員、牲畜任意穿越鐵路的有效措施,寧局自2007年以來先后對南昆線南寧至百色段、湘桂線南寧至桂林段、黎湛線黎塘至河唇段實施線路柵欄封閉,累計投資已達約22 700萬元。線路柵欄封閉后大部分能夠發揮作用,但在靠近鄉村、集市等人群相對密集的地段,這些本是重點封閉的區段,由于沒有配套提供穿越鐵路的立交通道,致使柵欄封閉完成后遭到人為破壞留下多處缺口,再次形成事實上的鐵路“道口”,出現“應該封閉卻不能封、不需封閉卻封得好”的尷尬局面,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投資效益大打折扣。
針對道口安全隱患較大的客觀現實,平改立應是消除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矛盾保障行車安全的最有效方式。但目前寧局平改立推進不甚理想,各工務段作為平改立工作的實施主體,對平改立工作重視不夠,個別工務段甚至連續幾年沒有新開平改立項目,寧局近幾年每年新開工平改立項目僅8~10處,每年完成更改投資約1 000多萬元,平改立推進緩慢與道口安全隱患較大形成鮮明對比。
2.1 工務段對平改立缺乏足夠重視 平改立由寧局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寧局負責主體工程建設及投資,地方負責征遷工作及費用和引道建設及投資。但在雙方合作過程中,經常發生拖逶扯皮、臨時變更以及違約等現象,部分項目甚至反復協調幾年也無法真正開工建設。由于平改立需要花費工務段大量時間精力,而路局對平改立又沒有下達硬性考核指標,因此相對來說工務段對平改立重視不夠積極性不高,工務段作為實施主體自身主觀意愿都不強,平改立工作自然進展緩慢。
2.2 地方財政困難平改立積極性不高 寧局管轄大部地處廣西,屬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鐵路沿線人民群眾生活也不富裕,地方政府由于財政一直較為緊張,對于出資支持和配合實施平改立積極性不高。對于市區范圍內的平改立,由于涉及城市形象、交通便捷、招商引資等因素,政府改造意愿較強資金相對有保障,雙方共同努力平改立基本能夠完成;對于鄉鎮、村落等偏遠地區的平改立,建設資金則難以保證,平改立的具體實施舉步維艱,即使寧局與政府已經簽訂合作建設協議,也經常發生地方無法落實建設資金導致拖逶或停滯,甚至出現地方違約拒絕建設兩端引道導致鐵路已完工的主體工程閑置,而目前鐵路往往對地方違約缺乏實質性制約手段和有效應對措施,鐵路投資形成浪費。
由于地形條件差別較大,地方政府積極性不一,平改立確實是一項復雜、繁瑣的長期性工作。建議寧局進一步高度重視平改立工作,把平改立作為保安全保暢通的重要抓手,舉全局之力從機構、人員、資金、政策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平改立工作。
3.1 成立專職機構牽頭強力推進 平改立工作實施過程中,由于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和支持因而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常發生半途而廢或長期停滯的情況。參考外局的成功經驗,建議成立專職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平改立工作,根據全局道口的輕重緩急牽頭制訂平改立推進計劃時間表,抓好項目選點、投資分攤、簽訂協議、跟蹤推進、協調解決施工問題等相關工作,加強平改立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協調。
3.2 積極爭取多渠道資金來源給予資金保證 資金是平改立順利實施的根本保證,建議一方面寧局繼續大力支持平改立,在投資政策上適當傾斜,在建設資金上重點保證,在開工手續上優先辦理,尤其對于交通繁忙安全壓力大的道口,即使投資較大也應保證平改立所需資金。另外建議積極向中國鐵路總公司匯報,請求給予平改立投資補助,緩解寧局資金緊張的壓力。另一方面建議積極與地方的綜治護路辦、交通公路局等部門溝通協調,請其開展相關工作爭取地方上級部門、國家部委的投資支持,形成鐵路和地方共同出資、加快推進平改立的良好合作局面。
3.3 選擇靈活多樣投資分攤形式 建議改變當前平改立以鐵路承擔主體工程投資為主的單一投資分攤形式,而是采取根據地方政府的投資意愿區別選擇靈活多樣的投資分攤形式。對于由于城市發展、規劃變更等原因地方政府積極性較高的新建立交通道項目,必須抓住地方政府主動提出這一難得機會,采取以地方出資為主、寧局適當補助或不予補助的投資分攤形式,由地方作為建設單位推進平改立,寧局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從而實現改造建設立交通道的目的;而對于寧局安全風險壓力大、急需取消道口的平改立項目,如果地方政府出資不多或不愿出資,此時應按照寧局全部出資或大部分出資的投資方式主動實施平改立。雖然一次性投資可能較大,但從長遠看,平改立以后能夠徹底消除道口安全隱患及節省道口看守、維修等相關費用,綜合效益十分明顯。
3.4 建立多部門合作的全局聯動機制 道口安全隱患對于鐵路與地方均有影響,但相對來說鐵路的安全壓力更大,地方政府實施積極性不高,而僅靠鐵路一家推進平改立難度較大。建議寧局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向地方政府說明平改立的重要性,尋求和爭取地方支持和配合,并積極游說其出資合作建設。但更重要的是,應建立鐵路內部聯運機制,充分發揮鐵路整體優勢形成合力,采取超常規措施和捆綁策略強力推進平改立,比如在地方新建專用線需要寧局出具接軌意見時,或地方管道線纜穿越鐵路需要寧局審查方案時,可以要求項目業主將附近相鄰地段的道口平改立一并打包配套實施,否則將暫緩為其辦理相應手續,簡而言之就是在地方有求于鐵路時,盡可能要求其一并支持相應地段的平改立,不放過任何機會加快實施平改立。
3.5 建立獎懲激勵機制 平改立是事關安全的重要工作,相關部門和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并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按照推進時間表和下達任務指標強力推進,要求期到必成、有獎有罰。對于按時按量完成平改立工作的工務段和責任人,應給予單位表揚和個人獎勵;對于無故不能按時完成平改立任務的單位和責任人,應給予通報批評,完成情況較差的應給予經濟考核。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鐵路道口無論是對鐵路還是對地方均形成嚴重制約,無法適應和滿足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加快平改立取消鐵路道口徹底消除道口安全隱患迫在眉睫。目前平改立工作雖然存在諸多困難推進不甚理想,但只要鐵路局高度重視,指定專門機構加強組織領導,下達硬性考核指標要求必須完成,從全局聯動、資金保證、分攤形式、獎懲機制等方面予以強力支持,平改立工作必將加快推進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