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偉,曹迎春 (河北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全球日益變暖已經成為世界的共識,而導致全球變暖的最大元兇是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這些氣體中對溫室效應作用最大的就是二氧化碳。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在此背景下“低碳社會”的概念被提出,并極大的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
低碳社會主要是指在整個社會活動中,政府、單位、個人等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以低碳為主要目標,通過城市管理、經濟運行、社會共識等方式創造出的新的社會模式。低碳社會已經成為世界的共識,目前各國都在努力構建低碳社會,而城市建設是否能夠低碳化則是構建低碳社會的關鍵因素。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估計,2006年全球城市能耗達79×108t油當量,占全球總能耗的2/3,這一比例到2030年將上升至3/4,到2030年,由能耗產生的CO2排放中將有76%來自城市。由此可見建設低碳城市對于降低碳排放量有著舉足重輕的作用。
所謂低碳城市應該是在規劃、交通、建筑、市政設施等多方面的城市建設中體現低碳化。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構建低碳城市,例如瑞典的馬爾默、阿聯酋的馬斯達、德國的魯爾新區等,這些城市在進行低碳建設時都有自己的方式和原則,值得國內城市借鑒和學習。例如有些城市發展計算機行業和服務產業等高附加值低排放的產業,有些城市采用循環改造的方式更新原有產業,還有的依靠改變能源結構調整產業布局等方式。
我國目前也有很多城市在進行自己的低碳化建設進程,如上海的崇明島、廣西北部灣也在打造低碳城市群。保定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早確定的“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之一,自然也較早的開始了低碳化的城市進程,目前取得了多項成果,當然也有很多不足,本文就此進行一些探討。
產業結構低碳化是構建低碳城市的核心內容之一,產業結構低碳化的重點內容是發展低碳工業、拓展綠色制造業,發展循環經濟。低碳工業的主要特征是強調生產過程中采用低能耗的生產工藝,降低污染,減少碳排放量。綠色制造業主要是指生產的產品綠色清潔,能夠為社會提供綠色節能的產品。循環經濟則是統籌整個社會資源,將這些資源循環利用,不產生廢棄物。保定市于2006年后大力發展低碳產業群,著力打造“中國電谷”,目前有中航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以生產風電設備、光伏發電設備為主業的綠色能源企業。據統計2012年保定市單位GDP能耗1.034t 標準煤/萬元,比2011年降低4.8%。
所謂低碳能源就是指在使用過程中不產生或產生較低的碳排放量的能源,目前較為常用的低碳能源主要有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空調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埋管式地源熱泵系統等。這些系統往往初始投資較高,推廣難度較大,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其成本較低,綜合全壽命周期考慮是較為經濟的。保定市從2007年起開始大規模推廣太陽能設備,主要包括道路照明、小區照明、公共場所照明及旅游景區照明等采用太陽能照明系統,新建住宅要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此外對采暖方式進行調整,大力推廣地源熱泵、燃氣壁掛爐等清潔能源系統,改進升級建筑保溫系統,降低采暖能耗。
植物在其生長過程中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氧氣,吸收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將其固定在根莖之中。園林綠地幾乎每天都在進行光合作用,1km2綠地每天大約能吸收二氧化碳900kg,產生氧氣600kg3。由此可見一個城市的園林綠地對于其城區固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城市碳匯就需要有效增加城市綠地及公園系統。保定市著力建設城市公園,目前已經建成大型公園10個,正在建設2個千畝綜合性公園。截止2009年底城市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已達到4464km2,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為34.1%和39.9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45m2。
目前交通消耗的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30%,其中石油占交通能源的95%。汽車尾氣已經成為城市霧霾的主要來源之一,降低城市的碳排放,交通問題是一個重要因素。要改變過去的小型汽車為主的出行方式,創造更為理想的城市交通系統就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輔助以步行和自行車出行,提高公交系統的優先等級,創造步行和自行車系統出行的交通環境。保定市是首批全國十個低碳交通試點市之一,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有公交車輛折合1837.8標臺,每萬人公共交通車輛保有量為15.1標臺,日均客運量45.5萬人次,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分擔率30.3%。目前正在加大公交建設力度,劃分公交專用車道,推行公交站點免費自行車,全面進行公交車油改氣及電動升級,多層次全方位的建設公共交通系統。
城市空間布局影響著整個城市的功能運行,也影響著城市的資源配置和能源流向,良好的城市空間布局可以極大的節約社會資源,減少能源消耗。單純的依靠產業升級、公共交通、低碳能源等方式并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的打造必須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調整城市空間布局,目前城市空間低碳化的主導思想是多核心緊湊型的城市布局。其規劃理念是通過多個核心的規劃將城市人口現定于多個緊湊型的城區,來提高人口密度,減少出行距離,降低交通能耗。保定市目前在城市規劃中正是采用這種多中心緊湊式的城市布局,將南區作為工業中心,北區作為高新技術中心,東區作為教育中心,西區作為行政中心,居住區、公園、醫療教育等配套穿插其中。城市居民可在一小塊城區范圍內完成工作、生活、娛樂、社交等社會活動,極大地減少了出行能耗。
保定市通過多年的努力,低碳城市的結構已經初見雛形,但這其中仍有很多不足和有待改進之處。
①產業結構雖然進行調整,但是能耗依然較高,應進一步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產業,如動漫產業、計算機產業、文化產業等。加大高新技術產業引進力度,并大力發掘本地資源和潛力,扶持本地高新技術產業。
②低碳能源雖廣泛推廣,但是目前主要是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主,能源品位較低,目前應采用新技術形式,如能源總線系統,將可再生能源熱水或非能源熱水作為能源總線,用戶通過熱泵系統利用總線熱水換熱獲得能量。對于光伏發電系統則采用微網系統,實現區域內部的光伏發電與居民用電相互連通。
③目前對于低碳建筑的獎勵不足,導致建設低碳建筑的熱情不高,應對利用低碳能源的新建建筑予以補貼與獎勵,制定相關地方規范,對新建建筑使用新能源并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給予政策上的扶持與資助。
④園林綠地建設規模雖不斷加大,但是對于園林自身的減碳潛力還未充分挖掘,園林綠地應充分減少自身的碳排放。在園林的設計、施工、使用過程中都應考慮降低碳排放,如能源系統采用可再生能源,景觀照明采用綠色照明,園林材料使用低碳材料,通過科學的規劃盡可能多的種植固碳能力強的植物等措施。
⑤雖然城市空間布局已經略有雛形,但是其產業結構仍顯凌亂,應繼續完善城市空間布局,高度整合區域資源,實現局部區域城區的功能完善化。政府應加強主導作用,通過聯合國土、規劃、交通、環保等部門共同協作完善城市空間布局。
⑥增加低碳研究的科研投入,設立低碳科研基金,鼓勵科研院所及相關單位進行低碳研究,通過理論和技術上的創新推進低碳城市的發展。
低碳社會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低碳城市的建設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在進行城市建設時研究不同城市的發展策略,借鑒其優點摒棄其缺點,保定市作為一個較早開始進行低碳城市建設的城市有著較高的借鑒價值,當然其在發展過程中也應反省與學習,向著低碳社會邁進。
[1]龍惟定,白瑋,梁浩,范蕊,張改景.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態和能源愿景[J].建筑科學,2012(2).
[2]張綠水,龔鵬,張云.低碳城市發展背景下的節約型園林建設模式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23).
[3]劉小波,譚英.打造“深綠型”生態城市——唐山曹妃甸國際生態城概念性總體規劃介紹[J].建筑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