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寧,陳婷婷
軍隊文職護士已經成為軍隊醫院護理隊伍的骨干力量,構建科學的文職護理人員管理體系是保證軍隊醫院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1]。軍隊文職護士不僅在平時擔負著重要的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任務,而且是戰時擔負醫療救護(以下簡稱戰救)的一支重要力量。當前,培養和提高軍隊文職護士戰救能力素質,是軍隊醫院落實強軍目標要求的現實需要,也是加強軍隊醫院護理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明確要求,文職人員必須履行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同類崗位相應職責。但是,軍隊文職護士與現役軍官(文職干部)相比,由于沒有從軍服役經歷、缺乏嚴格的軍事訓練,待遇收入差距較大,其軍人意識、守紀觀念、吃苦精神、奉獻意識不強,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缺乏,與軍隊醫院擔負的使命任務不相適應。
1.1 姓軍為戰觀念淡化 通過調查訪談發現,一些軍隊文職人員認為,“應聘軍隊文職人員只是軍隊醫院的一個就業崗位,平時沒有隨時準備打仗的想法”;有的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仗一時打不起來,即便真打起來了,參加戰場救護工作首當其沖的是軍人,不一定會輪到我去”等等,姓軍為戰觀念淡化,和平麻痹思想較為普遍。正因為這些錯誤觀念,一些文職護士對戰救訓練產生消極應付的態度。這是文職護士戰救能力素質存在的最根本的問題。
1.2 犧牲奉獻精神缺乏 從日常的教育管理和執行任務中不難發現,有些軍隊文職護士缺乏犧牲奉獻精神,有的托關系、找理由不參加訓練;有的則在訓練中怕苦、怕累,態度消極,更談不上具備敢于亮劍的“血性”和勇往直前的“虎氣”。犧牲奉獻精神的嚴重缺乏,表現在平時就會拈輕怕重、逃避戰救訓練,表現在戰時就會消極避戰甚至會臨陣脫逃。
1.3 戰傷救治能力較弱 軍隊文職護士雖然參與醫院護理人員的統一培訓,但護理急救技能培訓基本上是囿于平時需要,缺乏貫徹“真打實備”的教育訓練理念。戰傷救治訓練特別是現代高技術戰爭可能引發的新型戰傷救護培訓少,戰傷救護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全面、不熟練;此外,平時訓練“火藥味,硝煙味”不足,戰備綜合素質和能力錘煉不夠,與“能打仗、打勝仗”目標要求有差距。
“忘戰必危,有備無患。”落實強軍目標要求,做到“能打仗,打勝仗”,軍隊醫院責無旁貸,文職護士使命在肩?!八嚥痪毑痪?,兵不練不強。”目前,軍隊醫院的護士長、護理骨干絕大多數由軍隊文職護士擔任,她們的能力素質是影響整個護理隊伍建設質量的關鍵所在,必須對軍隊文職護士進行科學嚴格的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戰救能力素質,才能使軍隊醫院護理隊伍在戰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真正實現“拉得出,跟得上,展得開,救得下,治得好”的目標要求。
2.1 在教育中“強基” 應強化“有軍隊才有軍隊醫院,為部隊服務是軍隊醫院的天職”的觀念。始終堅持“姓軍為戰”的思想,把做好軍事斗爭衛勤準備工作、提高軍事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始終面向戰場抓戰備、抓訓練,努力提高衛勤保障能力[2]。加強戰備意識教育,幫助軍隊文職護士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強化隨時打仗意識,牢固樹立“謀打贏,保打贏”的思想,從平時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抓起,培養護士隨時準備上戰場的勇氣,為遂行多樣化衛勤保障任務和戰場救護任務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2.2 在養成中“補鈣” 未來戰爭具有全時空、快節奏、高強度的特點,戰時傷員多、傷情重,各種戰場的特殊地理條件和惡劣的環境,增加了戰傷救治和護理的難度。這些,都對軍隊文職護士的戰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隊文職護士的戰救能力素質必須靠平時的養成來“充電”、“補鈣”。要大力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引導軍隊文職護士遵守醫德醫風規范,履行“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神圣職責;要深入開展價值觀教育,引導軍隊文職護士堅定強軍信念、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要持續開展奉獻意識教育,引導軍隊文職護士忠誠于國防事業,獻身于軍隊護理事業;要扎實開展紀律養成教育,引導軍隊文職護士懂得“服從命令是天職,違抗命令法不容”,做到令行禁止,嚴格遵守政治紀律、軍事紀律和戰場紀律。
2.3 在訓練中“摔打” 科學嚴格的訓練,是提高戰斗力的唯一有效途徑。戰創傷急救護理實踐性很強,護理部要發揮組織管理職能,運用戰創傷救治影像教學光盤,強化護士對新傷類的認知及救護,系統組織軍隊文職護士以止血、包扎、固定、搬運、通氣為內容的野戰“五大技術”等基礎戰傷救護訓練;采取有計劃的崗位輪轉的方法,實施一專多能訓練,讓大家熟練掌握各類損傷如顱腦傷、胸腹傷、大血管傷、休克、擠壓綜合征、多發傷、復合傷、多器官衰竭等的??萍本燃寄?。定期外請衛勤訓練專家現場教學指導,使大家學會使用和維護野戰醫療衛勤裝備,強化人員與裝備有機結合,掌握機動衛生單元的裝備配置、設備定位、工作流程以及野戰醫療箱組,突出護士對傷員救治快、穩、準、精技術特征的掌握[3]。強化《野戰內科學》、《野戰外科學》、《衛生勤務學》以及《戰傷救治規則》等內容的實戰化教育、實操性培訓。定期組織軍隊文職護士學習野外生存知識、高技術局部戰爭知識、心理護理知識以及“三防”知識,掌握必要的野戰生存、心理防護、戰場防護等方面的方法和手段。
2.4 在任務中“磨礪” 軍隊文職護士參與執行搶險救災、安全保衛、軍事演習等多樣化軍事任務,是磨礪戰斗精神、提高戰救能力的最好平臺和絕佳機會。未來信息化戰爭條件下的衛勤保障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挑戰。伴隨激光、微波、次聲、基因等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將會使傷類、傷型、傷情更趨復雜,這對衛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4]。在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要有意識的安排軍隊文職護士進行耐高寒、耐高溫、耐高濕、耐饑餓、耐疲勞等“五耐”訓練,進行抗輿論干擾、抗心理打擊、抗毀損壓力、抗環境考驗、抗傷亡威脅的“五抗”訓練,錘煉軍隊文職護士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過硬的心理素質。通過在執行任務中反復“磨礪”,確保軍隊文職護士在戰時能夠真正做到“沖得上,救得下”并且“治得準,救得活”,從而有效減少傷病員的死亡率、傷殘率,避免不必要的非戰斗減員,以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確保戰斗任務的順利進行。
培育軍隊文職護士戰救能力素質不能靠“自發性”,不能搞“軟指標”,更不能搞“一陣風”,必須有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機制作保障,否則,培育工作就會落空,培育效果就會打折扣。
3.1 搞好培育的頂層設計 軍隊醫院應根據軍事教育訓練法規要求,制定嚴密的教育培訓計劃方案和急救護理的規范,編寫實用的護理急救技術手冊,統一規范護理急救標準、方法;根據所在地區及環境的特點、所擔負任務的要求以及生物武器、核武器、化學武器危險性加大的新特點,搞好想定作業,積極組織非現役護士開展針對核、化學、生物武器損傷的急救護理技術訓練[5];針對當前暴恐襲擊增加,造成群死群傷增多的新情況,組織開展刀砍傷、槍彈傷、火燒傷、爆炸傷等成批傷員救治應急預案演練;針對各種災害事故多發的特點,組織開展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加壓止血、骨傷固定、外傷包扎等的急救護理能力訓練[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敝挥懈愫门嘤捻攲釉O計,把戰救能力素質“想在前、訓在先”,才能確?!耙坏┯惺?,應對自如”。
3.2 落實相關的法規制度 醫院管理人員應加強有關政策法規的學習,熟悉軍隊文職人員管理新的制度法規,提高管理執法能力。各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干部部門牽頭,業務部門密切配合,各負其責,齊抓共管[7]。各單位應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將思想政治、文明服務、崗位職責、醫院規章制度、軍地政策和法規等內容,編寫成《文職人員管理手冊》、《文職人員守則》、《文職人員聘用合同》等[8],切實落實好思想政治教育、軍事業務訓練、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等管理制度規定,特別是要按照專業對口、訓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組織文職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和軍事訓練等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和軍事素質。
3.3 完善嚴明的獎懲機制 實施獎懲應堅持“平戰結合”原則,既要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軍隊文職人員管理規定》實施獎懲,又要按照戰時政治工作綱要和戰時執行紀律要求制定獎懲規范和實施辦法,不僅要對軍隊文職護士的戰救能力素質、行為表現、護理實效等進行嚴格考評,還要根據其參加軍事演習、軍事訓練、處置突發事件和參加衛勤保障任務等行為表現進行綜合考評,嚴格兌現獎懲,并以此作為續聘、終止和解除聘用關系的重要條件,對軍隊文職護理隊伍實行優勝劣汰、固強補弱,促進文職人員人才梯隊的可持續發展。
[1] 張友琴,楊艷萍,蔣莉莉.軍隊文職護士管理培訓實踐和體會[J].東南國防醫藥,2009,5(11):453-454.
[2] 劉艷紅,李淑君,劉景紅,等.軍隊護士軍事斗爭衛勤準備能力建設的思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0(8):66.
[3] 胡慶華,齊玉玲,劉成琴.戰區醫院機動衛勤分隊的護理任務與訓練[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2):99.
[4] 張國民.適應未來軍事斗爭衛勤保障需要構建創新教育體系[J].吉林軍醫學院學報,2002,24(1):58.
[5] 許 鑫,周 立.臨戰時期救護技能應急培訓內容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0):32.
[6] 張曉霞,周曉蘭,黃美蘭.淺談軍隊醫院非現役文職護士的規范管理[J].西南國防醫藥,2008,18(2):272.
[7] 陳麗麗,曾義霞,嚴艷清.軍隊醫院文職護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B):59-61.
[8] 邱國欽,陳玉強,錢永耀,等.非現役文職人員實施衛勤保障任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0,24(6):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