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雨薇
電視新聞編輯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雖然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新聞內容主題不鮮明。新聞內容是新聞的命脈,但當前的電視新聞節目為了迎合一些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節目形式上雖然有創新,但在內容上卻隨意地復制粘貼,甚至有編造的情況出現。傳統的流水線似的新聞報道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的新聞需求,尤其是媒體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只有將內容做到有內涵、有主題、有方向、有特點,才能真正吸引觀眾的目光。
第二,電視新聞的自主性不夠強。自主性是新聞創新的關鍵,不能自主地進行創作就會淪為沒有特色的節目。當前,一旦某種形式的新聞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大多數的新聞節目就會追隨其后,喪失自己的創造力,而觀眾就容易產生審美疲勞。這種單純的模仿對新聞的發展是不利的,甚至還有可能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第三,電視新聞的時效性不夠強。時效性對新聞類節目十分重要,如果抓不住新聞的新鮮點,抓不住最近的新聞熱點,就得不到觀眾的喜愛。電視新聞編輯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具有時效性,能高速地傳遞各種新聞內容,即第一時間將新聞內容傳遞給觀眾。當前新聞節目時效性的缺乏,對新聞類節目的發展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第四,播報形式單一。一個新聞熱點,很多新聞媒體都會爭相播報,這就要求對播報的立足點進行創新。當前新聞內容的播報形式還比較單一,大多是傳統的新聞播報手法,即單純地將事件進行描述,這容易引起人們對新聞類節目的抵觸,很多人由于枯燥的播報形式而對新聞類節目不聞不問,導致很多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逐漸下降。
為了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讓電視新聞節目能沖出傳統的束縛,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強化創新意識。電視新聞編輯是對電視新聞素材進行選擇、加工、組織和傳播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可忽視的。編輯工作是要不斷創新的勞動,而創新能力則反映了一個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一個新聞節目能不能得到觀眾的喜愛。因此,電視新聞要保持收視率,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加強電視新聞的創新意識,結合當前的時代特征,將創新意識應用到編輯工作中去。無論是內容的編輯還是新聞形式的編輯,工作人員首先應該帶有創新的意識,才能真正提升創新能力。
第二,提高電視新聞的敏感度。新聞敏感度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一則新聞是否具有深度和高度的因素,也是一個新聞編輯工作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新聞素材中挖掘出新聞的亮點和要點,尤其是對一些重要新聞如頭版頭條新聞的報道。新聞是快餐類文化,時效性是一個關鍵,電視新聞編輯對重磅新聞敏感內容的挖掘,成為影響當天新聞的輿情走向和觀眾興趣的重點。對新聞點進行挖掘,不僅決定了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和價值度,也對新聞編輯者的敏感度提出一定要求,敏感性較差的工作者,自然不能挖掘出內涵的東西,也不能拉近和觀眾的距離,反而容易讓觀眾對新聞節目反感。
第三,注重有效信息量。新聞的有效信息量指的是聽眾從新聞節目中獲得的信息量,信息量的多少并不一定代表有效信息量的多少。電視新聞編輯一定要抓住觀眾的視角,從受眾的心理出發來進行新聞編輯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新聞的被接受程度。抓好電視新聞的有效信息量,應該對新聞的素材進行及時的報道,因為一旦時間節點過去,新聞就失去了作為新聞的價值,比如一些時效性比較高的新聞由于沒有及時進行報道,人們再看到這些新聞時已經不會對其有興趣,也就失去了新聞報道的價值。
第四,創新新聞視角。“沉下去”是新聞報道發展的趨勢,“沉下去”的新聞視角指的是要在新聞挖掘中多關注基層和底層的生活小事,但在這種理念下并不代表編輯人員要忽視對社會重大新聞的關注和把握。因為任何大的新聞事件也是來源于小事件的匯聚,對日常小事的一種折射,來自基層的新聞往往孕育著充滿價值的大新聞,也是豐富新聞編輯靈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新聞編輯在工作中需要對自身的新聞視角進行創新,在小事、小細節中也能發現新聞的價值,才能真正創新新聞的理念。
新時期下電視新聞的編輯工作逐漸多元化和現代化。隨著我國廣電事業的不斷發展,社會以及新聞市場對新聞行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當前電視新聞編輯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吸引力,讓電視新聞節目能更加符合現代化的發展需求。
[1]劉波.做好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芻議[J].中國石油企業,2012(4).
[2]陳凱明,丘苑新.創新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之思考[J].新聞知識,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