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蘭蘭
近10年來數字化出版成為國內外出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據統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收錄的1868種核心期刊中,在2010年已經有1105種期刊自己建設了期刊網站,占總數的59.2%;在中國科協主管的1003種科技期刊中,有642種期刊以自建網站的形式上網。目前,通過中國知網實現了數字出版的期刊共有7743種。充分利用先進的理念和現代化技術、實現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對于提高科技期刊學術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建設精品期刊、促進學術信息的傳播和交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已有的常見的數字化出版形式有三種:光盤出版、數據庫出版和網站出版。
所謂光盤出版,是將數據文件經過編輯加工后存儲在光介質上,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設備讀取使用的出版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資料進行復制和發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網絡出版的興起,光盤出版由于其與網絡不相連接,數據量大,不便于搜索,逐漸被人們所忽略。但一些機構和學術會議由于數據發行量較小,而光盤出版使用簡單,便于操作,因而依然選擇使用光盤出版。
科技期刊的數據庫出版,即通過數據庫運營商將科技期刊紙質版內容轉變成電子文檔,使其與廣大讀者見面。利用數據庫運營商的網絡服務平臺實現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由于社會的不斷網絡化發展,面對海量的數據資源,網絡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檢索方式,加之各種超鏈接,更加有針對性地面向讀者提供相關數據,使讀者在檢索文獻的過程中更加方便、快捷,也正是由于這種優點,使得數據庫出版迅速被大家所認可,成為目前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最主要方式。 目前我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數據庫運營商主要有中國期刊全文網(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資訊(VIP)等。
網站出版,即通過互聯網建立獨立的科技期刊網站,利用已出版的科技期刊內容或通過互聯網原創科技期刊內容,為讀者提供現刊或過刊的在線閱讀或下載、相關新聞發布、搜索及其他增值服務,并實現與讀者之間交流互動。科技期刊建立的網站中,一般來講,機理上類似于數據庫出版,但從規模上講,網站出版主要是將自己期刊的紙版出版后,將內容形成PDF格式,上傳到自己的網站,供作者和讀者下載、檢索,有少部分科技期刊網站擁有自主版權,出版無紙質的電子刊物。
采編系統是編輯與讀者、作者和審稿專家交流的主要載體。采編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包括作者在線投稿、編輯在線辦公、專家在線審稿、編輯部內部辦公及文檔管理與統計、期刊網站建設等。另外,采編系統還應具備網絡推送、學術不端檢測、參考文獻輔助編校系統、DOI自動生成系統、網刊發布、OA推送等功能。采編系統充分利用了網絡化資源,實現了與作者、審稿專家的在線溝通,相比傳統的辦公方式,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辦公效率。
目前一般的期刊社所使用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與采編系統都是來自兩個不同的公司的產品,是獨立運行的,耦合度差。編輯需要在采編系統上下載文件,再上傳到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從程序上看存在工序的重復,采編系統可以通過封裝學術不端檢測服務,供采編系統調用。這樣,作者在投稿上傳文件的同時進行學術不端的檢測,對于超過設定閾值的稿件,不允許投稿,這樣既節省了作者的時間,也節省了編輯部的時間。
同時,利用網絡出版平臺,可以將參考文獻自動關聯到采編系統的數據庫,自動加載論文的引文數據,參考文獻輔助編校系統可以輔助編輯對參考文獻進行自動修改,包括缺失數據補充、符號大小寫等格式修改、錯誤數據自動修正等,能提高辦公效率。
DOI主要是針對因特網環境下如何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管理而產生的,是用來標志互聯網上數字對象的重要手段。如將DOI自動生成系統封裝到采編系統中,對已安排刊期及優先出版的文章自動生成DOI號,將會提高讀者對這些文章的引用情況,并且能對優先出版的文章和正式出版的文章進行有效的對應。
網刊發布系統可以迅捷地發布編輯部的重要通知以及各期電子期刊目錄或摘要,快速宣傳推廣期刊。可實現欄目定制、信息維護、數字期刊發布、在線出版、預出版、期刊查詢等各種服務功能,縮短期刊出版周期,提高期刊影響力。
OA出版是一種學術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機制。在這種模式下,研究人員可以隨時通過互聯網訪問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實現全文免費下載功能,從而實現信息的無障礙傳播。通過推送技術將最新的研究論文主動推送給讀者或潛在作者,可以消除數據庫出版的滯后性,擴大論文的傳播范圍,提高論文的引用率。
1.手機出版。隨著3G 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成熟與普及,手機已經不僅僅是語音通話工具,智能手機的出現實現了手機向傳播媒體的跨越,手機出版也引起了眾多網絡出版商的不斷關注。手機作為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四大媒介的補償性媒介,其優勢在于:(1)便攜性。用戶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通過無線互聯網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接收或閱讀網絡出版物,或在線搜索感興趣的手機讀物。(2)交互性。用戶可以隨時在閱讀手機出版物的同時,反饋自己的評價,或在線與其他用戶通過評論的方式交流閱讀心得。(3)多媒體性。手機出版物可以是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方式的任意組合,具備了電腦和網絡的一切優勢。
2.云出版。云概念的迅速興起,使云出版成為數字出版產業下一步的發展趨勢之一。所謂云即定性定量不確定性轉換。云出版就是對數字出版中已有的大量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多人、多機協同管理,有利于跨地域、同類或相近學科科技期刊出版資源的優化與整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各方的信息需求,實現各類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另外,基于現有的網絡方式和計算平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安全系數,防止數據丟失,避免病毒感染,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經濟、方便的數據存儲中心,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務器出錯概率,確保數字出版的安全可靠。云出版平臺有助于提高我國科技期刊的整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根據我國目前科技期刊數字出版的現狀,分析了現階段的數字出版手段,進一步從采編系統平臺的建立及完善、編輯排版過程數字化、數字化出版新模式等方面闡述了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新現狀。時代在不停進步,作為出版行業的工作人員,更應該緊跟時代步伐,讓先進的思想引領我們不斷更新辦刊的理念。數字化出版已經是今后期刊發展的主流方向,它的優勢更加顯而易見,所以科技期刊的編輯更應該不斷探索數字化出版的新形勢,把數字化應用在期刊發展的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讓期刊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
[1]程維紅.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的網站建設[EB/OL].htpp://www.cessp.org.cn.
[2]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發展報告(2011)[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3]王炎龍,黎娟.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運營形態及新模式探索[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5).
[4]郭飛,薛婧媛,胡志平,羅敏,呂建斌.科技期刊數字化建設策略:數據融合與信息共享[J].編輯學報,2013(1).
[5]吳道友.3G 時代中國手機出版產業的現狀及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出版,2010(7).
[6]吳鳴謙,孫守增.云出版時代科技期刊數字化的機遇與挑戰[J].科技與出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