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邦
20世紀50年代之后,人類發明了計算機并且開始逐步普及,信息對于整個社會的影響力隨之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量、應用信息的程度以及信息處理的速度等都得到了幾何級數的強烈增長,人類正式步入了信息時代。到了21世紀,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我國網民數量的猛烈增長,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網絡多媒體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不少傳統報業公司因此倒閉。為了應對新的媒體競爭,傳統媒體紛紛對自身展開重新調整,如火如荼地進行報業數字化發展,以抓住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新機遇,逐步應對新型網絡媒體的發展。下面探討信息時代報業的數字化發展以及傳統報業的出路。
第一,對于我們來講,數字報業是IT技術、現代生產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運用得比較經典的范例,它很好地體現了時代的潮流。第二,數字報業擁有許多傳統報業所不能完成的功能,諸如編輯讀者交互功能、實時傳輸功能、多終端顯示功能、任意檢索、任意編輯、任意復制的功能以及長期存儲等功能。第三,數字報業是可以擺脫諸如紙張材料、報紙的印刷、報紙的發行等成本帶來的制約,在其起始成本的完成基礎上,就能夠實現零成本的無限復制以及無限生產。數字報業與網絡媒體相比較,數字報業也擁有比較明顯的優勢。這種優勢主要是在于數字報業的背后都有著十分強大的新聞采編隊伍,以此為基礎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去發布大量的原創新聞,但是對于網絡媒體,其主要靠的是摘錄以及轉發各個媒體的新聞,從而得以生存。由于數字報業與傳統的報業以及網絡媒體相比較而言具有以上這么多優勢,所以其發展被廣泛看好。
在擁有優勢的同時,信息化報業的劣勢也是比較明顯的。第一,數字化報業對于終端顯示器過度依賴。正是因為數字報業主要是通過多種多樣的電子終端顯示的,因此數字化報業始終無法擺脫對于電子終端的依賴。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假如沒有電子終端的話,讀者也就無法閱讀數字報紙的內容。第二,數字報業的經濟性問題。現在市場上的一個電子終端,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這與一張售價僅五毛錢的報紙相比較,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體現出經濟性的。第三,數字化報業隨意攜帶性比較差。對于傳統報業,一張紙質的報紙,可以隨帶隨扔,相對較為方便。但是電子終端卻難以具備這樣的功能。雖然手機攜帶比較方便,但是在閱讀的方便性以及顯示的效能上卻比一張普普通通的報紙差了不知多少倍。第四,數字化報業瀏覽方便性的問題。一張普通的報紙在手中翻開,新聞的重要程度、標題、導語、內容以及圖片等都十分清晰,報紙全版內容一覽無余,這樣十分便于讀者根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性地閱讀。但是電子終端就很難給讀者帶來以上的方便。第五,數字化報業與網絡等現代媒體相互比較,除了我國的網絡媒體目前受到政策的限制不能夠自己組織隊伍去采編新聞外,已經沒有了其他的任何優勢。
數字報紙是在傳統報業的數字化背景下進行的戰略轉型產物之一。由于數字化報業的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在數字報紙的未來發展過程當中,許多做法都只是一種嘗試,并沒有太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去借鑒。雖然數字化報業也有失敗的可能性,但仍不可能阻止數字報紙迅猛的發展趨勢。數字報紙所承載的意義不再僅僅是以往傳統的報紙翻版,而是一個以網絡為背景形成的多媒體化綜合的信息交流平臺。對于數字報紙現在存在以下幾個大的誤區:
1.數字報紙內容收費。不論是哪一個方面的變革,只要牽扯到金錢,都往往是一個最為敏感的問題。這是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兩個幾乎是相互對立的群體之間的博弈。用戶個人想極力地去保住自己的金錢,媒體卻想千方百計把錢從消費者的口袋里掏出來。傳媒業作為現在占據主動的一方,它就會開始毫不客氣在某些領域上收費。雖然這種收費行為為他們帶來了十分豐厚的回報,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們對這種收費行為的強烈反感。因為在人們的內心世界里,數字化的媒體就應該是免費的,所以消費者認為誰收費就是誰比較貪得無厭。因此,傳媒業就與受眾之間展開了一場無形的爭斗。
2.現在數字報業盲目地認為流量就是廣告。傳統報業的轉型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盈利更多,從而獲取更加豐厚的回報。但是利潤從何而來呢?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既然讀者不愿意付費,那么只能夠從商家的口袋里去賺錢,這個方法就是廣告。數字化報業網站的初衷就是通過自己所提供的免費內容以及良好的視覺服務來擴大消費者的范圍,從而增加網站的流量,這樣就可以獲得十分可觀的廣告收益。但是現實卻常常給他們潑冷水。內容上的免費雖然十分耀眼,但是這樣又使得讀者對其不屑一顧;視覺的服務做得再好,也比不上商業網站,反而現在的商業網站以十分迅猛的勢頭興起把報業網站驅逐,讓報業網站成為自己的附庸。這么一來,報業網站就好像進入一個自己永遠走不出的迷宮,在這個迷宮里到處碰壁,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何方。
3.數字報業內容不真實。不論是轉型前還是轉型后,報業都是高舉著內容就是王道這樣一個亙古不變的宗旨。媒體報業是靠什么來吸引讀者,又靠什么來影響受眾?那就是靠實實在在、真真實實的內容。受眾之所以成為一家報業的忠實讀者,是基于對該報業內容的認同,以及與其宣揚的價值觀契合。然而目前的情況則是許多轉型后的報業對自己的讀者采取的是一種極其敷衍的態度:有的就是簡簡單單地把紙質媒體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轉移到網絡上來,有的則是刊載一些為了吸引大家眼球而并沒有什么實際內容的信息,這樣的轉型完全是把轉型當作負擔去應付。究其原因,一方面就是由于傳媒業對于報業轉型并沒有一個十分清醒的認識;另一方面就是與網絡對于版權保護的失職。現在的傳播媒體精心去生產內容,但是卻面對一群群想要吃白食的同行;與此同時,許多無良網站只是一個簡單的復制和粘貼就竊走了許多報業人員辛辛苦苦整理好的東西,使得這些媒體的勞動付諸東流。
1.數字報業應該轉變其經營理念。傳統媒體應該加大對數字報紙的重視程度,大力發展數字報業并不是為了去跟隨社會發展的大流,而是要切實地把發展數字報業作為自己的一項歷史使命來承擔,數字報業應該最大限度地去利用時代所提供的便利條件,使報業在時代風云的激蕩下獲得新的生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報業高層或者負責人根本就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創辦數字報紙對于他們而言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或者是為自己積累功績的一個工具,所以他們并沒有把發展數字報紙納入高的戰略層面上去加以重視。對于以上的狀況,筆者認為為了使數字報業的發展變得正常,使數字報紙經營進入常態化以及獨立化勢在必行。發展數字報紙并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種長久并且可循環的戰略。現在的媒體應該把數字報紙的經營權適當地下放到專門的主管部門,讓其調動利益機制,從而提高其積極性,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數字報業應該從內容上面得到改變。數字報紙應該很好地去兼顧讀者的雙重需求,即使現在互聯網牢牢地占領了傳媒的高地,吸引了不少讀者的眼球,使得現在紙質報紙日薄西山,表現出無力回天的姿態。現在許多報業傳媒開始紛紛改變著力點,爭先恐后地去發展網絡傳媒,把紙質報業視為已近落伍的、沒有發展潛力的項目。這個觀點是十分嚴重的錯誤。多樣性的傳播方式決定了紙質報業不可能退出傳媒的舞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熱衷于網絡,但是仍然有數量可觀的群體是傳統的紙質報業的忠實讀者,比如許多老年人、生活節奏比較快的人,所以數字報業和傳統紙質報業都不可以偏廢。
3.數字報業要突破免費的瓶頸。原來紙質報業讀者成為數字報業的忠實讀者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被免費這一服務所吸引,但是由于一味的免費也并不是長久的計策,因為報業也要生存和發展,也應該有刺激其發展利益的機制。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兩點建議:一是付費與免費相互共存;二是付費產品要讓讀者認為物有所值。
現在數字化報業這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雖然目前面臨許多瓶頸,但是由于這是社會發展的主流,所以我們應該多多思考如何解決現有的問題,這樣數字報業才會有璀璨的未來。
[1]許向東.新互聯網時代下的數字化報紙——傳統報業發展路徑探析[J].國際新聞界,2006(12).
[2]龐春燕.數字報業:從理念走向實踐——“中國數字報業戰略與實踐高層研討會”側記[J].傳媒,2006(12).
[3]龐春燕.中國數字報業三步曲——訪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副司長林江[J]. 傳媒,2006(12).
[4]閔大洪.中國報業數字化的進程與前瞻[J].傳媒,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