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術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
作者系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領導與管理專業在讀博士。
截至2012年底,全國工會基層組織達到266.34萬個,覆蓋基層單位616.67萬個,會員總數達到2.8億人。如何增強基層工會凝聚力,激發其內在動力和活力,已成為各級工會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高校工會是中國工會的重要基層組織,高校工會工作是高校整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高校工會工作是建設基層民主政治、推進高校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
健全的工作網絡會使工作變得更加順暢和高效。高等學校組織不同于一般社會組織,人員多,機構多,業務多,為切實發揮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需要不斷完善工會組織網絡。當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有二級工會機構,這在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有的高校在工會工作網絡建設上還存在欠缺。正常的高校工會工作網絡應該是校級層面有校工會,二級單位包括機關和教學教輔單位等有二級工會,工會下面設有工會小組,這樣能夠確保政令暢通,活動和工作得到有效開展。
高校工會作為一個群眾組織,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日趨深入的情況下,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越來越多。比如隨著高校規模逐漸擴大,年輕教師越來越多,離退休教師也逐漸增多,新老教師工作生活中出現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如住房、福利等,很容易成為工作中的熱點。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靠智慧,二靠方法,三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為全體教師提供一個公平解決問題的平臺和框架。在工會日常工作中,往往出現上級布置任務下級按指令要求完成的不良現象,不僅有應付應對之嫌,主動創新更少,而且容易使簡單問題復雜化,其中制度上的缺失是主要原因,沒能從制度上指明工作標準,提出工作方法,刺激工作創新。為提高工會工作水平,增強工會為教職工辦實事的能力,需要完善各種工作制度。
根據《中國工會總章程》、《工會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工會組織的最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權是工會的重要特征。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高校工會職責卻定位不清,片面地將工會職責及聯系黨委和行政的橋梁紐帶角色理解為傳達傳達文件精神、搞點文體活動、發發教工福利而已,忽視其最核心最重要的職責——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所以,在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發展重大決策、了解學校教學科研后勤建設工作情況等重點熱點問題方面不能發揮應有作用。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權利難以實現。作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基層組織,要按照工會章程和法律規定,緊緊圍繞并突出維權這一職責展開各項工作。
現代高校工會組織作為群眾組織,教職工的民主參與權利經常被忽視,甚至漠視,工會工作給教職工的印象就是聽聽領導講話、接受領導慰問、領取福利禮品、參加吹拉彈唱的文體活動,將工會組織扭曲為娛樂型、福利型組織。在工作方法上容易機械化、僵硬化。實際上,高校工會作為聯系學校黨委和基層教工群眾的維權型組織,可做的事情很多,而事情種類繁雜,工作方法靈活多樣,不同的工作內容需要不同的處理辦法,要堅決避免簡單劃一。作為工會干部,要善于總結,善于創新,為不同的工作尋找不同的辦法,為同類的工作尋找富有針對性和效益性的新辦法好辦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黨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參與管理和監督的民主權利。這新時期高校工會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要求我們要認真領會好落實好,準確把握精神和精髓,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和規范專業培訓,提高工會工作者的素質,創建學習型人才理念,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創造一個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有創新精神的與時俱進的學習型工會組織。
高校工會作為聯系學校黨委、行政、教職工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有職責和義務推動學校管理層定期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等報告學校規劃、發展狀況,也有義務組織開展一些聯誼文體活動,促進和加強教師間的聯系和交往,克服教師的孤獨感,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推動高校和諧校園建設。高校工會通過為教職工說話、維護教職工權益、為教職工辦事等有效措施,能夠調動和團結一切可以調動團結的力量,為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多做貢獻。
新時期要求高校工會要有新形象新面貌,要以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改變與時代發展和需求不相適應的地方,改變福利型、娛樂型機構的不良印象。這就要求各高校工會要緊緊圍繞黨對工會的要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從服務大局出發,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學校事業發展舉措,創新工會工作理論和實踐,改進工作機制和制度,轉變工作思維和作風,多在工作方法上下工夫,使工會工作有的放矢,自身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我國法律已經賦予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神圣職責?!豆ā返诙l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秳趧臃ā芬惨幎?,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梢钥闯?,切實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職責。工會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切實代表和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這里的合法權益指的是一個整體,主要包括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民主政治權益、精神文化權益和社會權益,同時還體現在女職工以及困難職工、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特殊權益等方面。創新高校工會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做好維護教職工權益的基本前提。
《中國工會章程》開篇即明確,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這是工會性質的根本體現,是工會宗旨的集中概況,高校工會干部做好工會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原則。為切實保障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國家政府陸續出臺眾多政策法律,這都是做好工會工作的合法依據和堅強后盾。比如,為專門保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我國專門出臺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為保護青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我國專門制定有《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等。作為高校工會工作干部,熟悉政策法律,會準確把握和運用政策法律是做好高校工會工作應有的基本素養和應掌握的基本方法。
我國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全面展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高校內部改革正在持續深入,這使得高校工會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挑戰,要求高校工會干部必須解放思想,開拓思路,改變原有的舊觀念舊想法,不斷思考總結高校工會工作的新方法,圍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個中心和重點工作,以創新的思路和特色的方法來開展工作。工作方法的創新源于工作實踐,要求高校工會干部要俯下身來,深入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分析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工會工作的新突破,為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諧校園的構建做出應有的貢獻。
從機構設置的實際狀況來看,高校工會基本都是校內一職能部門,工會干部是有一定行政級別的工作人員,這無形中容易造成工會機構行政機關化、工作人員行政官僚化,不愿意走出辦公室,不愿意接觸群眾,平時工作靠發布行政命令和指示,導致干群疏遠,干群關系緊張。作為高校工會干部,應該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切切實實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是根本任務,要摒棄官僚作風,要自覺走出辦公室,走入教職工工作生活圈,密切接觸廣大教工群眾,讓教師看得見身影,說得上心里話。高校工會干部要把教師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擺在心頭,時時刻刻想群眾之所想,多說暖心話,多做暖心事。
高校工會工作干部首先是教職工一員,與教職工地位平等,沒有凌駕于人上的特權,但又是高校工會工作的負責者、組織者、實施者,角色突出。這就要求每個工會干部要注重自身形象,時時事事做榜樣當表率,以高素質高品質影響人。作為高校工會工作干部,盡管有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宣傳職責,但務虛必須與務實相結合,不能為務虛而務虛,只顧務虛不做實事。要將務虛的是抓好,將務實的事做好,以身體力行、真抓實干贏得教工群眾的廣泛認可。做好事做實事不是突發奇想,不是三分鐘熱度,更不是單純為了宣傳而找賣點,要從大局出發,圍繞廣大群眾切實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踐行群眾路線,統籌規劃,完善制度,將工會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以長效機制保障工會工作可持續發展。
[1]王德廣,譚德福,郭穗. 新時期教育工會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究[J]. 三峽大學學報,2009,(5).
[2]趙安莎. 堅持用科學發展觀創新高校工會工作[J]. 當代教育論壇,2008,(9).
[3]孟祥發,倪世武. 關于高校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J].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4]李全武,張鵬. 新時期高校工會工作特點與工會干部作用的發揮[J]. 經濟師,2012,(2).
[5]工會基礎知識讀本[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