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震
(貴州省盤縣公路管理北段)
我國的公路通車總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二,在大規模進行公路建設的同時,交通也在急速增長,特別是重載車輛不斷增加,使得一些瀝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內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表現形式為裂縫、車轍和水損害,路面病害的出現降低了行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同時也縮短了道路的使用壽命。為了保證瀝青路面服務水平和通行能力就需要在不同時間段內展開對病害的養護處治工作,但是目前在我國公路建設當中重建設輕養護的觀念還較為突出,所以在深入分析瀝青路面病害產生的原因和不斷增強養護的觀念上還需不斷深入,同時也要積極的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瀝青路面病害養護處治技術來提高養護質量。
(1)裂縫
裂縫病害在目前瀝青路面早期病害中較為突出,路面裂縫的存在會使得水分通過縫隙進入路面各結構層中,在水的不斷作用下導致路面承載能力的下降,常見的裂縫病害主要有橫縫、縱縫和網狀裂縫。
縱向裂縫主要是由于路面的不均勻沉降導致,特別是在半填半挖路段如果路基處理不好極易發生。另外在路線范圍內軟基的沉降不同也容易導致縱向裂縫,混凝土的縱向施工縫搭接不好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也會發展成為縱向裂縫。
目前在公路早期病害中的橫向裂縫主要為反射裂縫,另外少部分為收縮裂縫,隨著路齡的增長橫向裂縫的數量會逐漸的增加。網狀裂縫一般為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形成的沉陷裂縫,裂縫相互交錯而形成網狀結構,網狀裂縫形成之初首先沿著輪跡帶方向發展,網狀裂縫出現表面路面的承載能力出現不足。
(2)水損害導致的坑槽和唧漿、松散
進入到瀝青路面內部的水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會產生一定的水壓力或者是真空負壓,水會不斷產生上下往返的運動,水流會不斷對瀝青造成沖刷,導致瀝青跟集料的裹覆能力下降,瀝青混合料的粘聚力下降,使得集料脫落,瀝青路面出現松散,隨著破壞作用的不斷發展而形成坑槽。水損害的病害分布范圍較廣,特別是在潮濕多雨季節尤其嚴重。
唧漿會影響到瀝青路面的外觀和行駛質量,也是導致路面沉陷、坑槽和裂縫等病害的誘因,水進入瀝青路面結構內部之后,基層的粉質部分被水帶到外部。通過在坑槽和松散位置處進行開挖,發現路面結構內部存在大量的水,路面內部排水不暢,導致路面內部積水不能及時排出,最終導致路面水損害的發生。
(3)車轍
車轍病害在瀝青路面病害中也較為常見,病害主要發生在行車道位置處,在平交口和上坡路段車轍較為嚴重,瀝青路面的車轍病害只奧是由于瀝青混合料的塑形變形不斷累積的結果,車轍病害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行車的舒適性,而且對瀝青路面結構的整體強度造成削弱,是其他各種病害發生的誘因,在雨雪天氣車轍位置處會排水不暢,將會嚴重影響到行車的安全。
(4)泛油
泛油是指瀝青從混合料的內部或下部向上移動的現象,導致表面出現過多的瀝青,特別是在連續高溫天氣下,在形成荷載的反復作用下瀝青混合料得到進一步的壓實,使得瀝青從混合料內部向上移動,如果瀝青用量偏大會更加明顯,泛油現象的發生會使得瀝青跟集料之間的粘聚力不足,另外泛油現象的發生會降低瀝青路面的表面摩擦系數和構造深度,不利于行車安全。
(5)橋頭沉降
橋頭路基處理是影響橋頭沉降的關鍵,如果橋頭路基處理不好,在路基還存在沉降的情況下就進行橋臺和搭板施工,很容易造成在通常不長時間后就發生橋頭沉降,另外也要特別注意對橋頭引道跟路面接縫的處理,減少橋頭跳車現象。要重視橋臺臺背回填作業,控制回填料的質量,臺背回填過程中回填料要分層進行壓實,不能為追求施工進度而過快的進行臺背回填,做好橋頭位置處的排水,避免積水對路基沖刷,造成搭板或橋臺脫空,造成沉降。
(1)壓漿法
施工時壓入水泥凈漿,水泥為3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劑量為350 kg/m3,注漿壓力為1.5 MPa。壓漿前用環氧砂漿對裂縫表面進行封堵,沿裂縫每隔15 m 預埋一注漿管,從一端開始,依次注漿直到相鄰注漿管溢出漿液為止,壓漿前移。如中間有壓漿管不能溢出漿液,則將壓漿泵移至相鄰的下一孔管進行注漿。起到了保護路基穩定和防止雨雪水的侵蝕作用。
(2)稀漿封層材料灌縫
稀漿封層在道路養護中的主要功能是起到改善道路行車舒適性、修復瀝青路面病害和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的作用。瀝青路面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要不斷受到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同時要受到外部環境的不斷作用,瀝青路面裂縫病害較為普遍,稀漿封層技術能夠有效的處理瀝青路面的早期病害,鋪筑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10 mm 左右,能夠起到修復裂縫作用,同時能夠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稀漿封層施工速度快,能夠在攤鋪完成之后短時間內恢復道路通行。
(1)坑槽修補方法
在路面病害中水損害導致的坑槽處理要尤為重視,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路面結構整體性破壞。坑槽的處理方法主要是根據坑槽破壞的深度和寬度來劃定處理范圍,將坑槽內的雜物挖除,對坑槽進行整修使其形成規則的形狀,之后進行瀝青混合料回填,回填的瀝青混合料要盡量跟原路面混合料類型相一致,有條件情況下進行分層填筑和壓實。在坑槽回填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可以選用熱拌瀝青混合料,也可以選擇冷拌瀝青混合料。
(2)麻面和松散修補方法
瀝青出現麻面和松散主要是瀝青混合料中的瀝青有效含量不足,導致瀝青混合料粘聚力的下降,小面積的麻面和松散可以對路表面進行清理之后,采用嵌縫料進行適當修補,對于大面積松散,同時路面貧油現象較為明顯時可以在路表噴灑粘度較高的瀝青,并撒布合適粒徑的集料,整個處理處理過程要保證不對原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響。
針對瀝青路面的水損害關鍵還是從源頭入手,做好相關排水措施,可以在表面層做好封水工作,通過罩面等先關措施,使水盡可能少的進入瀝青路面內部,也可以在基層表面做好封水措施,防止瀝青面層中的水分進入路基內部,造成對路基的沖刷。基層排水可以采用排水式基層,目前較為成功是大粒徑排水式瀝青混合料。
車轍病害是目前瀝青路面的普遍現象,對于輕微的車轍病害可以采用銑刨機對突出部位進行銑刨,有條件情況下可以進行稀漿封層瀝青混合料處理來恢復路面的平整度。當車轍病害較為明顯時可以直接進行罩面處理,對于車轍病害的發生要結合不同的原因來進行處理,如果車轍是由于面層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不足引起的,就需要將原路面面層進行銑刨重鋪,重新鋪筑要選擇模量較高的瀝青瀝青混合料。如果車轍病害的發生是由路基失穩引起的,就要將整個路面結構挖除,重新進行路基處理,再分層鋪筑瀝青混合料。
[1]沙慶林.瀝青和瀝青混凝土現狀[J].國外公路,1999.
[2]郭忠印,等.瀝青路面施工與養護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虎增福.乳化瀝青及稀漿封層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