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星,黃萬大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在工程施工項目費用控制與管理的過程之中,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里有相當多的工程施工項目的一把手只是在降低工程施工所花費的費用上下功夫,只考慮眼前的蠅頭小利,未做長遠打算,更顧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做項目成本與社會、市場效益評估,未把工程項目費用控制與企業的長遠規劃相互配合,極為短視。那樣的管理方法的后果就是項目片面的追求“低成本”,從而忽略了“零缺陷”,不顧企業和工程項目的外在形象(如項目駐地及站場建設不按企業文化、視覺識別系統建設,在施工過程中亂挖、亂排、亂棄等),這樣做是會得到一些暫時的經濟利益,但是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是毫無益處的,對于內行的工程項目管理者都能體會到,作為工程施工企業能夠長久不衰的主要因素是能夠將自己建造的工程實體能夠被業主和社會所欣然接納。故,工程施工項目在進行成本管控的同時,亦能夠確保和提升包含外在觀感在內的工程質量、保證企業在市場上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杜絕那種短視的為了降低工程施工費用從而忽略了工程成品品質、企業信譽,堅決不可短視的只顧追求所謂的經濟效益,從而不顧一切的采取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極端手段來降低所謂的工程施工項目成本,那么,結果將事與愿違,這樣做不僅傷害了業主,也會使企業在喪失市場信譽和形成一個很壞的社會形象的同時,極有可能喪失整個建筑施工市場。
講到工程施工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就必須要做到為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同整個企業的長遠規劃(或是在某一市場的長期戰略)找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和平衡點。至關重要的應該是通過分析企業對工程施工項目所在地的市場所采用的是什么樣市場戰略,然后結合工程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擬定出一套工程施工項目的真實有效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而不能只顧降低工程施工項目成本,避免將降低工程施工項目費用作為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終極目的,必須要在完全考慮到企業的長遠規劃(或是在某一市場的長期戰略)的基礎上來實施工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與管理。比如說:初進一個陌生而富有潛力的市場時,項目要加大各種投入來確保工程的進度、內在和外觀質量以及社會影響,以便擴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這種戰略在短時間內會有很大的項目成本增加,但是在市場上卻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業主和社會的認可,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整個工程建筑施工市場的占有率,進一步得到了更好的經濟效益的回報。故,為企業的未來樹立一個正確的成本效益觀念,才是最有利于增加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制勝法寶。
(1)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與管理以及工程施工定額管理制度,完善并盡可能的細化工程施工項目運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定額及各項指標。
(2)嚴格執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工程施工項目必須在做好全面經濟活動分析和滿足全過程成本核算的要求下,真實記載反映為完成工程施工項目的各環節、全過程的原始記錄。
(3)嚴格執行各種資源的采購、驗收、領用、退會以及對可計量資源進行準確計量等管理制度,做到計量基礎工作科學、到位,盡量避免客觀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杜絕“跑、冒、滴、漏”的現象發生。如:燃油料的采購盡可能采用重量法計量避免采用體積法,大宗地材采用進場前測定堆積密度、過磅前測含水量等。
(4)避免生產用料大手大腳,做到合理統籌生產用料,杜絕不必要的損耗。
(5)杜絕在資源采購、工程施工等方面產生質量成本。
(6)不僅要重視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與管理,還必須重視其他環節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如在大宗材料及大型機械設備的采購中采取公開招標,物美價廉、供貨及時、售后服務有保障的供應商中標供貨,不僅能降低采購及使用成本,而且還可以加快工程施工進度。
(1)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分析與預測,破除工程施工項目結束后才進行分析并且只進行工程施工成本分析的弊端。
(2)全面、全過程的深入進行經濟、技術分析,破除只進行經濟活動分析的弊病。
(3)進行全面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市場效益、社會效益)分析,根除僅分析成本策劃落實情況的短視性。
必須搞好以上三條工作方能滿足工程建筑施工市場環境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工程建筑施工市場競爭慘烈環境下,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應樹立系統的成本控制與管理理念,必須把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工作作為系統工程來抓,強調全局觀與大局觀,對工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各環節進行全面的管控,使之始終處于全面受控狀態。
為確保工程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建筑施工市場上始終具有無比強大的競爭能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與管理就必須打破僅存在于工程施工項目的施工環節的局限性,必須將觸角延伸至對整個工程建筑施工市場的分析,比如透過掌握業主的投入計劃來規劃來確定企業未來占有該市場的規模大小。根據全過程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方針,把全過程、各環節的所有成本項目都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使企業在工程建筑施工市場的競爭中獲得最大化的效益,將企業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工程建筑施工市場中巍然屹立。如在施工階段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就是一種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展,管理學亦在發展,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內涵毅然覆蓋到了諸如資本成本、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成本等等,所有與工程施工項目相關的成本皆須歸攏到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全程之中。
隱沒成本是指在成本控制管理的過程中,那些容易被忽視或不容易被引起重視而又實實在在存在的成本,筆者認為將其稱作為隱性成本或“隱形成本”更加容易被理解。
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工作重心不可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或者僅停留在那些直觀成本上,還必須對工程施工項目全過程、各環節的“隱形成本”嚴加管理與控制。
工程施工項目是工程建筑施工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主營業務的末端組織,他不完全是工程建筑施工企業為執行合同而授權的臨時職能單位。故,工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與管理部門、人員對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過程中的“隱形成本”更加應該密切關注和重視,并對其可能產生的全過程、各環節均必須進行全面控制與管理。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部門、人員的責任就是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特別是那些“隱形成本”,一旦發現,就必須堅決地采取措施進行消除。
(1)不能將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只存在于工程施工活動之中。工程施工項目成本不光與施工環節有關聯,它應該是一個全面且完整的管理概念。成本的控制與管理必須是一個對投標開發、生產施工及質量缺陷責任期、保修期服務進行全方位監控的過程;
(2)將成本控制與管理意識灌輸到企業的每一位職員的思想意識之中,對工程施工項目的所有人員進行成本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意義進行有效的教育,工程施工項目的各級管理人員及所有參與工程施工項目建設的人員充分認識到項目成本降低的必要性,使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的重要性深深烙入每一個職工心中。使所有職工的在工程施工項目之中形成自主控制的成本管理意識,重視員工的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強調人性的自我激勵,真正實現人人管成本、成本人人管的自愿管理的良好局面。
要將考核落實到位,首先是要明確責任,形成一套責任管理體系,與項目各項制度密切相關,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主體。
首先應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統。建立健全一個由項目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成本控制與管理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高效地進行各項工作。加強對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有關的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與管理知識進行更新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知識以及專業技能。
期次就是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比如各項工程施工項目基本管理知道、成本控制與管理制度等等,將經濟職責夯實到相關的每一個人職責之中,實現獎優罰劣。
企業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經濟利益是企業始終追求的首要目標,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中必須建立完全正確的成本觀,必須完成向現代的成本控制與管理觀念轉向。特別是在目前工程建筑施工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必須力求工程施工項目效益最大化,使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利益。
[1]趙建民.施工企業如何進行工程項目評估[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4,(5):26-28.
[2]黃有亮.工程經濟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3]陳琳.投資項目評估中的社會成本評估分析[J].建筑經濟,2005,(3):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