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 鵬(河南省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站)
澠池縣果園鄉安全飲水項目采取的工程措施為引提水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規模為5642.57m3/d。項目水源為水庫水,水量、水質可靠,引水條件好;經泵站提水至水廠后再通過加壓和自壓兩種方式分別向各用水區供水。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提水泵站2座、絮凝沉淀池2座、快濾池2座、清水池2座、送水泵站1座、輸配水管網、管理設施及供電系統等。共需鋪設各類輸水管道41.41萬m。配套水泵10套,消毒設備1套,自動化控制系統1套,250 kVA變壓器2套,100 kVA變壓器1套,電纜10 km。
為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加快本地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澠池縣經過多年摸索,總結出適合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的保障措施。
按照《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為了確保工程順利實施,首先要做好組織管理工作。
1.1.1 成立專門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為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成立澠池縣果園鄉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與協調工作,主要工作內容是確保資金及時到位,資金使用合理,工程質量和進度符合相關要求。縣直有關單位應根據本部門的工作職責,積極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提供幫助和指導。
1.1.2 建立目標責任制
縣政府與果園鄉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縣、鄉、村各級要層層負責,并明確行政責任領導和技術負責人,并建檔責任到人。其中,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縣領導小組同時成立監察督導組和技術指導組,分包督察鄉鎮工作,在分包工作上,實行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工作,分包領導要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工程資金使用情況總負責。
1.1.3 實行效能監察、跟蹤問效制度
縣政府將安全飲水項目建設實行效能監察,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實行全面監察。對因組織領導不力出現的工程質量、資金挪用、不能按時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的,要依據行政效能監察的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要嚴格執行《國家農村飲水項目管理辦法》、《河南省農村飲水項目建設實施細則》和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工程建設資金要管好用好。
中央、省、市投資用于水源工程建設、管網建設由縣和有條件的鄉(鎮、辦事處)負責,群眾負擔入戶部分費用。資金管理由縣級財政部門負責,報帳制度由縣級政府制定,資金由縣級財政設立專門賬戶,專款專用。為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和發揮效益,工程招標以及料物設備實行政府采購,集中支付。要加強資金審計,實行定期審計、財務審計、工程檢查驗收相結合。資金使用上要強化監督,定期公布資金使用情況,接受建設各方和社會的監督。
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是工程效益充分發揮的關鍵,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為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強化項目管理,須做好以下工作:
1.3.1 做好科學規劃,精心設計
為確保供水水質水量符合要求,必須掌握項目區的水文地質情況,這就要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析,合理確定引提水口位置、供水方式、水處理措施。
1.3.2 嚴格招標投標程序
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工程實行公開招投標,嚴格資質審查。各分部工程要建立臺帳,明確責任人、技術負責人,并予公示。
1.3.3 嚴把材料進口關
在建設過程中,要嚴把工程建設材料關,對機泵、設備、管材等主要工程材料,實行政府統一采購,從源頭杜絕工程隱患。工程建設要堅持“五統一”: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使用資金,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料物采購供應,統一檢查驗收。
1.3.4 科學施工
施工過程中要重視施工工藝,做好材料設備、分部工程、隱蔽工程等中間環節的質量驗收工作;對于隱蔽工程,應經過監理中間驗收合格后,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才可以進行。
1.3.5 建立監督機制,嚴把驗收關
要求縣水利局派出專門質量督查小組對工程質量進行巡回督查,以確保工程質量,還應聘請有資質、信譽好的監理單位對項目工程實施監理。項目完成后,由“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驗收。
1.3.6 創新管理模式,建立長效機制
農村供水工程,建是基礎,管是關鍵,長期發揮效益是目的。要積極探索市場化、企業化的運作管理模式,建立良性長效機制。供水工程管理人員的確定,要按照水利部頒布的《村鎮供水站定崗標準》,并充分聽取用水戶的意見進行確定。項目工程都要做到工程產權明晰,管理責任落實。
為保證飲水安全工程長期穩定地發揮效益,需要按照有利于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群眾使用、充分發揮工程效益的原則,明晰工程的所有權,在經營管理上要拓寬視野,放開搞活。同時改革運行機制,實行有償供水、全成本收費、以水養水的新機制,使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真正走上長期受益、良性循環的道路。
要在水務部門的指導下,成立專門的管護組織,實行公司制管理,自負盈虧,微利經營,并聯合物價部門出臺合理的水價格,水價要包括折舊費、大修費、維修費、電費、人員工資和部分利潤等。
供水組織要在認真調研、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水費征收制度、水質檢驗制度、工程維護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對飲水工程進行規范化管理,確保飲水工程良性運行,長期發揮效益。
建立用水應急機制,對因維修和突發情況等原因造成的臨時停水,應及時通告用戶;若發生影響用戶身體健康的供水事故時,應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妥善的處理措施。同時,在不能正常供水的情況下,采取應急措施,確保群眾日常用水需求。
工程建成后,要對所有管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管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增強管護人員的管理能力,確保安全飲水工程的正常運行。同時,實行年終考核制度,對管理人員一年工作情況從業務技術和管理實績兩方面進行考核,成績合格者方能上崗。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要做好水源保護工作。要加強對已有工程和規劃工程的水源保護,逐步樹立保護水源就是保障飲水安全的觀念。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水源保護工作是關系到項目能否長久發揮效益的關鍵一環。水源的保護應遵循預防為主、重在管理、經濟合理、長遠計議的原則。
按照《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的要求,建立水質化驗體系,加強日常水質監測,制定可行的措施,使供水水質和供水安全得到保障。
相關供水單位應根據具體情況建立水質檢測制度,并配備檢驗人員和相應的檢驗設備,水質檢驗范圍包括原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當地衛生部門應積極發揮監督作用,對各供水點水質定期進行檢測。并根據原水水質、凈水工藝、供水規模確定水質檢驗項目。
總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的民心工程。澠池縣在狠抓工程項目的落實和工程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認真總結形成了一套適合本地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的保障措施,使項目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工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提供了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