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坤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該滑塌是在邊坡重新刷坡完畢后,發生連續暴雨,雨水沿土體表面下滲而引發的。滑塌產生后,邊坡中上部出現錯臺裂縫,錯臺高度達0.8 ~1 m,嚴重威脅到了路基安全;坡體表層也出現了弧形的張拉裂縫,裂縫寬度0.5 ~1 cm,深度1 ~6 m。
從總體上來看,造成滑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坡體結構是形成滑塌的物質基礎。本邊坡上部碎石土易滲水飽和,下部粉砂巖浸水后與土體的摩擦力減小,從而形成滑動帶,使其具備了滑塌的條件。
(2)連續暴雨是滑塌產生的直接誘因。
(3)高邊坡開挖過程中,由于減小了坡體的前部反壓荷載,邊坡前緣形成高陡臨空面,邊坡土體發生應力重分布,是形成滑塌的另一重要因素。
將原三級平臺的寬度由原來的2 m 調整為4 m,四級邊坡坡高8 m,坡率1∶0.75,四級平臺寬度2 m,五級邊坡高8 m,坡率1∶1;五、六、七、八級平臺的寬度6 ~22 m,六、七、八、九級邊坡坡高8 ~35 m,坡率1∶1,以滿足錨索抗滑樁設置要求。
Ⅰ- Ⅰ斷面對應范圍設置8 根錨索抗滑樁,樁截面2.2 m×3.4 m,樁長35 m,樁中心距6 m,樁頂高出平臺約2 m;樁頂設4 根8s15.24 錨索,錨索單根長40 m。
Ⅱ- Ⅱ斷面對應范圍設置9 根錨索抗滑樁,樁截面2.4 m×3.6 m,樁長34 m,樁中心距6 m,樁頂高于地面約2.0 m;樁頂設6 根8s15.24 錨索,錨索單根長47 m。
Ⅲ- Ⅲ斷面對應范圍設置7 根錨索抗滑樁,樁截面2.2 m×3.4 m ,樁長28 m,樁中心距6 m,樁頂高出地面約2.0 m;樁頂設2 根8s15.24 錨索,錨索單根長45 m。
錨索鉆孔直徑為150 mm;抗滑樁采用現澆C30混凝土,C25鋼筋混凝土護壁。抗滑樁與減載坡腳之間采用M7.5漿砌片石回填。
為了減輕第四、五級邊坡錨索框架坡面防護工程所受推力,對六級邊坡進行錨索框架坡面防護,框架梁、肋的截面尺寸為80 cm×60 cm,單根錨索長度36 m 和33 m(3-3 斷面所控制的最左側4 片錨索框架的錨索為33 m),每根錨索由7 束s15.24 錨索鋼絞線制作,鉆孔直徑為130 mm,錨索框架共計13 片。
現已實施的第五級錨索框架中,因大部分錨索已被拉斷,故該坡面錨索框架防護工程進行重做,錨索框架尺寸見原設計(梁肋寬度、厚度分別為50 cm ×50 cm,每根錨索由5 束s15.24錨索鋼絞線制作),錨索長度40 m(原設計錨索37 m),錨索框架共計11 片。
已實施的第四級錨索框架防護工程中,因框架梁和錨索破壞嚴重,故本級邊坡的錨索框架重做,梁肋寬度、厚度分別調整為80 cm ×60 cm,錨索長度39 m,每根錨索由7 束s15.24 錨索鋼絞線制作,鉆孔直徑為130 mm。錨索框架共計13 片。為了便于四級邊坡防護工程的施工,三級平臺寬度由原設計的2 m 調整為4 m。
三級邊坡采用錨索框架進行防護,已施工的右側3 片(1-1 斷面控制段)梁肋寬度、厚度分別為50 cm×50 cm,其余11 片框架梁肋寬度、厚度分別為80 cm×60 cm,錨索長度32 m,每根錨索由7 束s15.24 錨索鋼絞線制作,鉆孔直徑為130 mm。錨索框架共計14 片。
為了保證抗滑樁的施工安全和設樁平臺后部坡體的穩定性,對八級邊坡采用錨索框架進行防護,框架梁、肋的截面尺寸為90 cm×60 cm,單根錨索長度38 m 和35 m(1-1 斷面所控制的最右側5 片錨索框架的錨索為35 m),每根錨索由9 束s15.24 錨索鋼絞線制作,錨索鉆孔直徑為150 mm,錨索框架共計24 片。
二級邊坡仍采用錨索框架進行防護,梁肋寬度、厚度分別調整為80 cm×60 cm,錨索由原來的20 m 調整為26 m,5 束調整為7 束。錨索框架共計16 片。
(1)仰斜排水孔。在第3 級邊坡滑坡剪出口一帶于錨索框架之間全斷面設置1 排仰斜排水孔,長度30 m,孔間距3 m,仰角8°,計30 根;在第四級邊坡出水點附近,于錨索框架之間設置仰斜排水孔(已隨應急減載設計提交)8 根,間距3 m,長度40 m。
(2)截水溝。在坡體外距坡口5 m 處設置截水溝,截水溝與原設計的排水工程順利銜接,截水溝長500 m。
(3)排水溝。為利于坡面排水,在四、五、六、七、八級平臺上設置排水溝,排水溝中線距坡腳2 m(七級平臺的片石回填的外邊緣0.5 m)。排水溝與截水溝進行順接。
優點:該治理方案在基于現場實際情況基礎上,能夠保證邊坡整體穩定性、減少報損工程量、降低造價、確保該段路基按期按質完成交付使用。
缺點:該治理方案對抗滑樁以上部分坡面防護偏弱,后期可能出現局部坍塌,坍塌范圍過大時可能影響路基安全,因此存在一定不足。
實施效果:該滑坡按設計治理實施后已通車使用三年,邊坡整體穩定,未出現失穩跡象,滑坡治理達到預期效果。后續運營過程需繼續觀察。
由于公路滑坡的成因復雜、影響因素諸多,因此需要對滑坡體現場進行詳細的勘察,確定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綜合治理,才能確保滑坡防治達到目的。
[1]彭立.湖南省高速公路滑坡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7,(3):67-68.
[2]孔德梅,李冰.中尼公路卡如滑坡成因分析和治理工程措施[J].甘肅科技,2011,(6):34-35.
[3]孔德剛,馬周全.某山區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和穩定性評價[A].第十一屆全國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