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煥
(貴州省公路集團總公司第九分公司)
(1)局部地段本身斷面結構平整性差異較大,輾壓之后,基層與面層之間出現凹凸不平的情況,影響路面整體平整度。
(2)攤鋪機作業與瀝青混合料運輸不協調。
(3)攤鋪機設備出現故障,作業速率發生改變。
(4)碾壓不當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效果的影響。
(1)瀝青與碎石。為了切實保證瀝青、碎石等材料的品質,在材料供應商的選擇上采取公開招投標的形式,由業主與施工方共同挑選出最佳合作商,從源頭上保證原材料供應的質量。
(2)集料。根據道路工程實際情況,對沿線的集料進行了調研,經過對比分析,選擇用天然砂與石屑配合的方法合成細集料,以綜合二者優勢、彌補二者缺陷。
(1)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根據工程實際用料,確定各項材料所需用量,然后配置成符合標準的礦料級配,通過馬歇爾試驗判斷瀝青的最佳用量。根據礦料級配和瀝青用量的選定來作為工程目標配合比,為后項操作提供參考。
(2)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當間歇式拌和機在進入熱料倉進行取樣篩分之前,需要通過兩次篩分,對熱料倉的材料比例進行確定,確保拌和機控制室能夠使用。在此基礎上,為確保供料均衡,應當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為進一步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應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三個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
采用干凈有金屬底板的載重量≥15 t 的自卸車運送,但應注意在裝瀝青混合料之前必須要在車廂內薄薄地涂上一層水油混合液,以防混合料與車廂粘結而影響卸載,使用苫布將混合料罩住,以起到防塵、隔熱、保溫的作用。在車槽側面的位置處設置溫度檢測孔,便于檢測篷布內瀝青的溫度。裝料時,前后移動車輛,以防瀝青混合料離析。連續攤鋪時,運料車應與攤鋪機保持至少40 cm 的距離,卸料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2.4.1 找平
(1)聯結基層和面層的瀝青層是為道路路面的下面層,它不僅是路面結構的組成部分,還起著彌補基層厚度不足的作用,確保基層標高、厚度各方面能夠符合設計要求。面層的鋪裝效果受中面層的影響較大,它是基于下面層平整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調整厚度、層高,從而為面層鋪筑創造條件。常用的中、下面層找平方式是基準鋼絲找平法。
(2)面層與路面上的行車直接發生作用,承載著巨大的負荷,其質量與平整性直接關系著行車舒適度、安全度。
2.4.2 攤鋪
瀝青混合料熱拌常采用機械攤鋪的辦法,對市政公路而言攤鋪機應≥2 臺,以有效防范縱向次冷按縫的產生。攤鋪操作之前,事先對熨平板進行15 ~20 min 左右的預熱,以確保接縫處原路面的溫度>65 ℃。攤鋪機的頻率與振幅應當作出合理調整,以使經過攤鋪后的混合料的密度能夠>80%。攤鋪的速度應綜合各項因素分析考慮,確保該環節始終能夠均勻鋪筑。厚度與橫坡度的檢測應貫穿于攤鋪的全過程。
作為最后一道工序,碾壓的施工技術同樣十分重要,直接關系著最終路面的呈現效果。靜壓、輪胎和振動是最常見的三種設備。碾壓多分三步進行:(1)初壓;(2)復壓;(3)終壓。對每個步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初壓”要求平整、穩定,“復壓”要求密實、穩定、成型,“終壓”則要求消除輪跡。終壓之后,還應設置專門人員對路面平整度進行檢測,以確保在路面溫度較高時及時發現問題,作出調整,使之達標。在施工過程中,除了需要嚴格遵循技術規范之外,還應特別注意碾壓路線的方向性,以免因為方向發生改變而導致混合料出現推移。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在市政公路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市政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并不復雜,但由于其事關民眾出行、道路交通等問題,因此對細節的要求較高。在施工之前,必須對擬建工程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周圍環境進行實地調研,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路面設計、混合料材料的選擇、施工方法等進行綜合分析,秉著求真務實的態度,以事實為依據做出規劃。施工過程中應遵循道路建筑工程施工規律,嚴格遵循施工規范,加強質量監督、進度控制與技術管理,只有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等的多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進一步推動我國道路工程建設發展。
[1]唐榮.瀝青路面主要病害與平整度的灰色關聯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184-185.
[2]楊獻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189.
[3]林霄.淺談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問題及改善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172.
[4]李中云,潘立堂,張炳亮,等.淺談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其處理措施[A].公路交通與建設論壇(2009)[C].2010:4.
[5]劉偉浩.淺談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組織設計及管理[D].華南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