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存濤(勝利油田黃河鉆井五公司 山東 東營 257000)
1.地層特征
1.1 、根據鄭32-6井鉆井取心分析,鄭32井區沙三上1砂層組3小層巖性以含礫砂巖為主。儲層物性好,壓縮校正后的平均孔隙度31.5%,平均滲透率1483×10-3μm2,屬高孔高滲儲層。
1.2 、本塊沙三段儲層地面原油密度0.98~1.006 g/c m3,50℃時地面脫氣原油粘度高達1.1~10×104mPa·s,本水平井區粘度大于10×104mPa·s。屬薄層特超稠油油藏。
1.3 、地層水總礦化度11226~13977 mg/l,平均12694mg/l;氯離子平均含量為7440 mg/l;水型為氯化鈣型。
井斜、位移大,斜井段長,鉆井液攜沙困難,起下鉆困難。該區塊館陶組及以上地層泥巖含量高,容易造成鉆頭泥包、縮頸、引起起下鉆及電測阻卡、劃眼、甚至鍵槽卡鉆。定向井井深軌跡難控制,上部地層造斜率低,井斜跟不上,造斜階段已造成狗腿較大,后期鉆進至油層由于油層較薄,井斜難控制,定向鉆進時間長易粘卡。
1.工程施工措施:
(1)一開直井段井 段:0.00~261m地 層:平原組 井斜角:<15′
主要措施:(1)必須采用鉆井液開鉆;(2)吊打鉆進,控制井斜角<15′;(3)口袋長度≤ 1 m;(4)起鉆測電子多點。
(2)二開直井段地層:明化鎮組~館陶組井斜角:< 45′
主要措施:(1)電子單點監控井斜<45′,否則吊打鉆進;(2)優選參數,提高機械鉆速;(3)起鉆充分循環好鉆井液;(4)直井段鉆完測電子多點
(3)二開斜井段地層:館陶組~沙三段井斜角:0~91°
主要措施:采用M WD隨鉆隨測監控井眼軌跡。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滑動鉆進和復合鉆進兩種方式施工,隨時調整井斜方位;
下鉆前認真檢測彎套度數,檢查M WD儀器的組裝;下鉆前鉆井液性能穩定,達到設計要求,凈化設備運轉正常;動力鉆具鉆進完,短起下鉆 5個立柱;
(4)水平段 井 段:1520~1700 m地 層:沙三段井斜角:91°
主要措施:(1)采用M WD隨鉆隨測監控井眼軌跡。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滑動鉆進和復合鉆進兩種方式施工,隨時調整井斜方位;
(2)動力鉆具鉆進完,短起下鉆 5個立柱;
(3)采用柔性鉆具組合通井。
2.施工中注意事項
(1)定期校正指重表,保持靈敏、準確。
(2)盡量提高排量,保持合適的上返速度,清洗井眼,防止大斜度井眼底邊形成巖屑床。
(3)采用短起下鉆或分段循環的方法改變巖屑的沉積狀態和位置,同時改變鉆井液的流變參數,增強鉆井液的攜巖能力,達到減少巖屑床厚度,清洗井眼之目的。
(4)在斜井段起鉆一律用Ⅰ檔,當下部鉆具組合起到造斜點以下100 m時,特別注意指重表顯示。嚴防拔死。
(5)控制下鉆速度,井深500 m以后應用輔助剎車,以防下鉆速度過快,產生壓力激動造成漏失。
3.完井作業鉆井液施工措施:
1.鉆井液主要性能要求:密度:1.12~1.15g/c m3,粘度:45~60 s,切力:2~6/3~12 Pa。,A PI濾失量:≤4ml,p H:9~10
2.完鉆后充分循環,起鉆通井,或長短起下至表層內,大排量循環2~3周,確保振動篩上基本無巖屑后,方可起鉆電測。
3.保證鉆井液中潤滑劑的有效含量,下套管前加入2~3%的液體潤滑劑進一步提高鉆井液的潤滑效果。
4.170 mm缸套,保證有足夠的泵排量(達到32 L/S),能夠將鉆屑充分攜帶到地面
1.利用單彎螺桿滑動定向鉆進和轉盤復合鉆進技術相結合,能夠連續控制井眼軌跡,很好的解決叢式水平井及水平井組間距小防碰難度大、軌跡控制要求嚴格、靶區苛刻等技術難題。
2.優選鉆井液體系是巖屑上返的關鍵,同時應從工程方面入手清除沉砂,以防卡鉆等井下事故的發生。
3.全井使用H A T 127鉆頭,工具面穩定,造斜率容易控制,既提高了鉆井速度,又節省一定的鉆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