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 勇
2014年的中國經濟進入了轉型期,作為總體經濟一部分的民營醫療產業也面臨嚴峻的形勢。民營醫院的特點和市場現狀,民營醫院的應對之策。2014年的中國經濟進入了轉型期,作為總體經濟一部分的民營醫療產業也面臨嚴峻的形勢。曾經川流不息的門診大廳就診患者屈指可數,平時忙碌的醫護人員處于半休閑狀態。面對變臉的醫療市場,民營醫院應該怎么做才能打破困局找到出路,這就需要分析民營醫院的特點和醫療市場的現狀,才能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1)民營醫院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新興行業,而做大做強并形成規模則與福建莆田民間資本有很大的關系。從承包公立醫院的科室,再到成立民營醫院,莆田民間資本搶占了市場先機,完善了市場布局,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民營醫院的發展歷程決定了其自身“小、活、短”的特點。民營醫院的“小”,是相對于公立三甲“大”醫院而言。北京地區集中了全國多家有名的三甲醫院,其中有綜合實力強的解放軍301醫院和協和醫院,也有一批有獨特醫療技術的大醫院。作為一個患者,看眼病到同仁醫院,看心臟病到安貞醫院,看骨科到積水潭醫院,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技術方面,北京公立三甲醫院集中了一大批醫學學科帶頭人,技術實力非民營醫院所能比及。與公立三甲醫院比,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設備,民營醫院都處于劣勢地位。如果比拼技術實力和患者的信任度,民營醫院就像小魚雷艇,撞不過公立醫院的大航母。
民營醫院的第二個特點是“活”。民營醫院的優勢在于靈活的用人機制和多樣的營銷手段。無論是公立醫院退休的專家教授,還是來自民間的老中醫,只要醫術得到患者的認可,能通過診療創造出利潤,就會被聘用。在客戶營銷方面,民營醫院也完全市場化操作。以北京市中海中醫院為例,醫院內部設立網絡部、市場部、策劃部等部門進行營銷策劃,從街頭的卡片營銷,自媒體宣傳,電話營銷,再到社區義診,對潛在客戶進行多方面營銷。患者就醫后,民營醫院在醫療護理方面提供周到細心的服務,千方百計地維護好客戶資源。相對于民營醫院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段,公立醫院由于擁有政府的政策扶持、雄厚的醫療技術團隊和患者的品牌認可度,皇帝女兒不愁嫁,所以缺乏營銷客戶的熱情,自然也就沒有市場危機意識。2014年春節期間北京協和醫院和301醫院與中國銀行合作,持有龍卡的銀行客戶可以刷卡預約兩個醫院的專家號。這個策劃可謂驚鴻一瞥,此后就很少見到公立醫院的市場營銷案例。
民營醫院的第三個特點是“短”。具體表現為投資短期、經營短視和品牌短板。首先是投資短期。民間資本投資民營營醫院就是為了獲得利潤,這就決定了經營醫療項目要求投資回報的短平快。以福建莆田資本投資民營醫院的發展史來看,性病醫療產業就具有投資小見效快利潤大的特點,這也是莆田資本完成原始積累的第一桶金。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流動頻繁,未婚同居導致懷孕的女性越來越多。由于涉及個人隱私,患者往往會回避醫療制度規范的公立醫院而選擇民營醫院,這種市場需求催生了民營醫院設立相應的服務項目。
其次是經營短視。醫療衛生行業是涉及全民健康的重要行業,具有很強的社會公益性。把醫療衛生行業市場化就要在追逐利潤和社會公益之間進行兩難選擇,這也是目前我國醫患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之一。民營醫院就是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在經營醫院上什么賺錢就上什么項目,把患者視為利潤來源的“奶牛”,往往通過各種方法榨出最后一滴“牛奶”來。對待醫務人員如老板對待員工,一旦業績下滑就解雇降薪,醫院醫生流動性比公立醫院大。
再次是品牌短板。品牌是社會大眾對一個企業及其產品、售后服務以及文化價值的的評價和認知,也是一種信任感。一個企業做成行業品牌,要經歷技術、服務、營銷、管理幾個階段的完善,得到民眾的認可和信任,最后才能形成品牌。而支撐一個品牌的往往是完善的制度和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就如同提起洋快餐我們會想起肯德基和麥當勞,提起包子我們會聯想到天津的狗不理和北京的慶豐包子鋪一樣。無論是漢堡包還是狗不理包子,在產品上體現的是技術含量、周道的服務、深入人心的營銷和嚴謹的企業管理制度。當人們想到某一品牌時總會聯想到時尚、文化和價值,從而產生消費的沖動。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的品牌認知度處于弱勢地位。在技術層面,公立醫院高學歷高職稱的醫務人員眾多,而民營醫院多為退休后再聘用人員。在服務態度和質量上,民營醫院比公立醫院更加人性化。在營銷方面,公立醫院有政策優勢和新聞媒體的支持,民營醫院往往受到政策的限制和輿論的歧視。在醫院管理方面,公立醫院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而民營醫院因為投資者自身素質的原因,往往聘請公立醫院的退休管理人員作為管理方,這就像埃及的獅身人面像,腦袋和身體很不協調。在文化方面,公立醫院能夠接觸到黨政軍學各方面的杰出人物,每個人物的醫療經歷都為公立醫院的品牌提供了文化軟實力的支持;而民營醫院短暫而混亂的灰色發展史往往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自然談不上什么文化軟實力。
(2)醫療市場的現狀。2014年受國家經濟轉型的影響,醫療行業也面臨了重新洗牌的局面。國家禁止醫療機構做醫療廣告,嚴重影響了民營醫院的患者來源。靠打電話營銷患者,也因手機上360軟件給予攔阻。社區義診營銷也效果有限,僅靠量血壓測血糖贏得不了社區大媽們的信任。新聞媒體的不斷曝光民營醫院醫患糾紛,導致了人們對民營醫院可信度的降低,外來進京患者直奔北京公立三甲醫院,對民營醫院退避三舍。經濟轉型的陣痛不僅讓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離開了北京,也讓擁有醫保的北京人謹慎選擇醫院就醫。以北京為例,一方面是公立三甲醫院患者云集,醫生忙著焦頭爛額。另一方面是民營醫院門診量劇減,醫院收入與往年同期相比大幅縮水。面對變臉的市場,民營醫院經營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履霜堅冰至,今年對于民營醫院來說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面對嚴峻的形勢,民營醫院應該怎樣度過這個難關?
電視劇《亮劍》里的主人公李云龍之所以能夠在一次次的戰斗中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往往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在與坂田聯隊作戰中,用一門迫擊炮干掉了敵人的指揮部,擊斃了坂田聯隊長,最后實現突圍任務。同樣道理,患者是為了解決自身的疾病痛苦而選擇醫院,誰能少花錢治好病,誰就能得到患者的認可。因此能夠解決疑難雜癥的中醫專家就是民營醫院的“迫擊炮”,患者的認可就是民營醫院生存的前提保證。
什么是人才?能夠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的人就是人才。《亮劍》中李云龍就是一個善于發現人才的高手,其手下有五挺機槍換來的騎兵連長,有精通射擊的趙剛政委,有能把手榴彈投進碉堡的王根生。因此在激烈的戰斗中,李云龍每一次亮劍都能達到一劍封喉消滅敵人的效果。同樣道理,醫療衛生行業就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的特殊行業。這就需要一批醫術高超能夠解決問題的專家,才能使民營醫院做大做強。在人才的選拔使用上,不惟學歷,不唯職稱,只看能力和結果。
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勝利,有三樣法寶:黨的建設、武裝割據和統一戰線。把黨的支部建設到連隊,穩固了革命隊伍;實現武裝割據,解決了兵源和糧餉;統一戰線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進步力量去戰勝共同的敵人,取得了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民營醫院的經營者同樣可以借鑒歷史成功經驗。第一,建立完善的收入待遇分配制度,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的專家團隊;第二,要深入社區進行終端客戶的鎖定和服務。民營醫院以前的的社區營銷往往是專家義診方式,醫患雙方彼此不了解,蜻蜓點水式的專家義診不能建立起醫生和患者之間的彼此信任,營銷成功率很低。民營醫院如果把預防和康復的一些服務放在社區,把醫務人員的住宿分散安置在不同的社區,理療的同時進行客戶資料收集,為醫療專家社區營銷進行針對性的準備,就能提高營銷的成功率。第三,民營醫院要實現資源整合和共享。就像中國革命的成功離不開統一戰線一樣,民營醫院也應該健全行業協會,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為了抵御的經濟的寒流,民營醫院抱團取暖勢在必行。總之,2014年對民營醫院注定是雄關漫道真如鐵,只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一定能夠轉危為安,而今邁步從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