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憬 李桂強 王海軍 林琳 李娟
(1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 寧夏 銀川 750006)
(2長慶油田儲氣庫管理處 寧夏 銀川 750001)
財務“三基”工作在采氣一廠的實踐與思考
尚雅憬1李桂強1王海軍2林琳1李娟1
(1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 寧夏 銀川 750006)
(2長慶油田儲氣庫管理處 寧夏 銀川 750001)
針對目前采氣一廠財務三基工作的實施,分析了采氣一廠實施財務三基工作的實踐意義,并對采氣一廠下一步財務三基工作,提出自己的觀點。
基礎管理建設;財務基礎工作;財務三基工作
三基工作形成于石油大會戰時期,是大慶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三基工作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他的發展要適應業務領域和經營范圍的拓展來創新,要適應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的變化來創新,要適應隊伍建設和降本增效的要求來創新,要適應隊伍建設和素質提升的需要來創新。
“三個全面”即全面計劃、全面預算、全面執行。
全面計劃是全面預算編制的依據;全面預算是全面執行的保證;全面執行是全面計劃和全面預算目標實現的關鍵。全面計劃、全面預算和全面執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體。“三個全面”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以下創新和進步:
(1)從根本上實現了計劃、預算、執行目標管理和過程控制
“三個全面”實現了與物資采購管理、定額管理、投資管理、目標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管理以及信息自動化等各種手段的互相配套與結合,形成了一個有機的計劃、預算、執行監控系統。
(2)建立了以人為本的執行文化
實踐證明,在全面計劃、全面預算管理中,人的因素比財務或會計技術更為重要。對此,采氣一廠充分關注“三個全面”管理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把調動員工執行計劃、自覺完成預算的積極性作為重要內容,把員工行為因素的改善作為提高執行效率的中心環節。
(3)為管理效益的根本提升找到了突破口
有效的全面計劃管理,有助于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主要矛盾。采氣一廠將全面計劃、全面預算、全面執行三個環節有機結合,建立起全面計劃和全面預算融為一體,相互協調發展形成的兼具控制、激勵、評價等功能的經營機制,成為有效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益的突破口,起到了重點控制、整體推進的顯著作用。
(4)“三個全面”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工程
在“三個全面”的實施中,采氣一廠建立了生產管理信息平臺和視頻監控系統,全面提高了生產組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了經營管理信息平臺、標準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大大提高了信息溝通交流速度,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提升了執行效率。
如何抓好本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并且在財務管理與核算的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和基本功,采氣一廠在這兩方面如何開展實踐工作,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注重工作細節,編撰采氣一廠會計工作手冊
采氣一廠針對財務管理與核算水平參差不齊,財務會計人員素質高低不等情況,按照管理和核算要求的變化,及時修訂《采氣一廠會計工作手冊》(ERP)版,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同時,采氣一廠設置了專門的稽核崗位,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完成質量的檢查和監督。修訂并完善各項會計制度,使制度覆蓋會計工作每個環節。
(2)及時完成各項制度的修訂,提升經營管理人員工作的制度化、規則化
為不斷提升經營管理人員對資金管理制度、報銷流程的全面掌握與熟悉,方便日常工作開展,便于資金政策宣傳,2012年財務資產科對規章制度集中歸整,讓基層單位經營管理人員能夠系統和掌握資金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以便更好的開展各項基礎工作。
(3)會計崗位的優化設置
采氣一廠財務資產科財務人員中建立崗位責任制,定人員,定崗位,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有利于會計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有利于落實責任和會計人員鉆研分管的業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4)積極開發財務辦公軟件系統,實現工作網絡化
財務網絡時代,企業對財務與業務的協同性要求更高,為了使得財務人員擺脫繁雜的會計工作,幫助我們快捷準確的把難以理解的東西簡單明了的展示出來,采氣一廠財務資產科于2011年開發出了一套財務綜合辦公系統,簡稱FCOS。
(1)培養“一崗多能”、“多專多才”的財務人員隊伍
由于采氣一廠財務人員常年從事生產核算,雖有較多的工作實踐,但是缺乏系統的理論學習,采氣一廠財務部門采取內部講堂與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開始定期對財務會計基礎知識、相關知識和業務知識進行講解與培訓;根據當前政策法規和制度的變化情況,組織大家學習、討論。通過這一系列培訓活動,從多方面提高了自身素質,促進了整體財務隊伍的提高。
(2)加快財務人員由“核算型”到“管理型”的成功轉型
采氣一廠財務科通過送外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眼界,提升員工知識層面,通過課題研究等工作加速財務人員的轉型:按照股份公司、油田公司財務工作建設兩個“一流”的總體發展目標和對財務工作提出的實現良性循環的要求,結合采氣一廠的生產經營實際,深入開展財務管理研究工作,總結具有采氣一廠特色的經營管理成果,塑造了采氣一廠經營管理模式。
一是繼續完善和強化管理和核算制度,提高制度本身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在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是利用先進信息化資源,減輕財務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確保財務管理的質量。
三是要把培訓當作對員工的一項長期基本福利,對企業發展的最大投資,加大力度抓好基本功訓練,將培訓的范圍覆蓋到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面。管理型員工的基本功訓練,要抓好引領能力、戰略思維培訓,以及現代管理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認知、適應、溝通能力、語言和文字表述能力的培養。基本功訓練,確保100%持證上崗,促進員工技能不斷升級。
四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財會隊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時代要求財務人員必須由“賬房先生”向管理型,由傳統到現代,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相結合的模式轉變。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利于不敗之地。
五是逐步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建立崗位責任制,因需設崗、依崗定責。明確崗位職責,做到崗位序列清晰,人人職責明確。年底,按個人述職述學述廉、全體職工無記名評分、反饋談話的程序進行綜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