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恒(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華東設計分公司 266071)
人類社會的進步,城市的生存發展和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都是將水視作最珍惜的物質資源。當前,地下水所具有的使用價值主要包括環境價值和資源價值。這些地下水價值的存在就決定著我們決不能忽視地下水目前已受到嚴重污染嚴重的情況,不能再繼續任意破壞地下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自然良性循環。地下水作為一種珍貴的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中最為活躍的一個因素,在我們人類和其物生物的生存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這些快速發展的背后卻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除大量的自然資源被開采以外,原生資源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所排放出的各種污染物質也給環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石油煉制過程中由于其所含的有機烴類酚類成分對環境破壞,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的一類污染源。
石油資源仍然是當今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至關重要的能源和多種產品生產的物質基礎。石油產品的運輸和生產一般所需規模較大,牽涉生產工藝的各個環節。盡管現代的管理方式和生產設備都較為先進,但由于石油原料及產品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摻雜著的一些人為原因,很難避免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從石油原料的煉制及其石油產品的生產所造成的污染范圍、污染物的種類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程度這些方面來說,其含有的各種有機污染物對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十分巨大的。為了保護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不被繼續破壞,進一步提高人們的健康質量,不斷加強對地下水環境的保護力度,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煉油廠對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已成為人們必須進行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煉油廠主要是將原油進行化學反應和物理分離的復雜的石油加工過程的單位。在石油加工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可溶于水中的污染物。石油在煉制過程主要會產生酚類、化學耗氧量類、石油類和氰化物等的污染物。其中石油類的污染物主要是指含油成分的污水及含硫的廢水等。氰化物、化學耗氧量和揮發酚類等污染物主要是指來源于含硫成分的排放廢水。富含油成分的排放污水主要是指來源于和油品直接發生接觸的油品生產所用的凝縮水、油品和油氣所需的水洗水和清洗油罐車所消耗的洗滌水等,另外還有和油品不產生直接接觸的用水,例如機泵用的冷卻水、清潔地面的沖洗水等。這些性質的污水在管道輸送過程中一旦發生泄露,會直接對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破壞地下水質,一旦造成污染,很難恢復。。
提高對地下水的保護意識,加強自身的管理以防止給地下水帶來污染的事故發生。人是能夠實現地下水保護的主體,只有通過規范人自身的行為,不斷加強煉油廠工人的環保意識和生產制度才能真正實現對地下水的保護。加強煉油廠自身的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建立建全的煉油廠從規劃設計、項目施工、生產試運行、正常的生產操作以及檢查檢修等過程的監督管理體系,確保環保設施的設計水平和污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2)加強工人的思想觀念教育,增強全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力爭讓全體員工深刻認識到對地下水的保護是一項利人利已、造福于子孫后代的大事,這種思想意識不僅要時刻牢記在心里,而且還要具體落實到每個人的實踐中來。(3)對有可能引發地下水污染的突發事件應提前擬定出詳細的應急預案,配備完善的應急設備,盡最大可能的防止突發事件對地下水的污染。
在煉油廠的生產活動中,最能夠有效防止出現污染地下水的技術措施是解決生產過程中各種污染物的泄漏問題,所以,理清發生泄漏的主要原因,從根本上防止各種泄漏的發生才是最為行之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頭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針對可能發生的地下水污染,從污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應急響應全階段進行控制。
源頭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藝、管道、設備、污水儲存及處理構筑物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將污染物泄漏的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廠區、庫區內污染區地坪、埋地污油、埋地工藝介質、埋地污水管道等的防滲措施和泄漏、滲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區地坪、埋地污油、埋地工藝介質、埋地污水管道等進行防滲處理,防止灑落地坪、管道泄漏的污染物滲入地下,并把污染物收集起來,集中送至污水處理場處理。
污染監控體系:實施覆蓋生產區的地下水污染監控系統,包括建立完善的監測制度、配備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科學、合理設置地下水污染監控井,及時發現污染、及時控制。
應急響應措施:包括一旦發現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應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在煉油廠的建設和生產管理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不僅可以提高員工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進行操作和維護,可從源頭上杜絕由于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污染地下水的行為發生,而且還可以降低煉油廠的運營成本,使其能夠將更多的工廠資源用于地下水的保護。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各個煉油廠生產活動對地下水的污染所帶來的健康隱患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健全煉油廠的管理機制,對可能發生原料泄漏的污染源進行認真的排查和登記,制定相關的定期巡檢制度,做到對每個可能污染源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解決。
[1]趙勇勝.地下水污染場地污染的控制與修復[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版),2007.
[2]薛禹群,張幼寬.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中的雙重意義[J].環境科學學報,2009.
[3]安定宇.防止煉油廠地下水污染措施的探討[J].化工設計,2008.
[4]劉斌,王慶兵.濟南煉油廠對地下水污染評價及防治對策分析[J].資源與環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