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新(桑普瑞特樣品管理(青島)有限公司)
《GB28644.2-2012危險貨物有限數量及包裝要求》
這兩個國標(以下簡稱為“有限數量國標”)于2012年7月31日公布,2012年12月1日起實施。該國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交通運輸部提出,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驗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國家法律賦予了國家標準的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第十四條 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推薦性標準,國家鼓勵企業自愿采用。
在“有限數量國標”中,為了確保安全運輸,符合“有限數量”運輸的條件比較嚴格,必須同時滿足下列5個條件,才能按照有限數量運輸,獲得“有限數量國標”的允許的豁免:
a)產品在“有限數量國標”的列表中
b)要運輸的數量滿足“有限數量國標”的限量
c)產品的包裝材料、包裝程序等符合“有限數量國標”的要求
d)產品的標記符合“有限數量國標”的要求
e)產品的運輸單證符合“有限數量國標”的要求
“有限數量國標”前言曰:“本標準與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規章范本》(第十六修訂版)第3部分:“危險貨物一覽表、特殊規定和例外”中的第3.2章“危險貨物一覽表”(第1欄~第5欄和第7欄a)和第3.4章的技術內容一致。”《規章范本》(俗稱“大橘皮書”)是聯合國各成員國政府及聯合國有關機構涉及危險貨物運輸和立法的基礎和指南。《規章范本》全文可見:
《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規章范本》(第十六修訂版)
http://www.unece.org/hk/trans/danger/publi/unrec/rev16/16files_c.html
“有限數量國標”的制定吸收、轉化了聯合國《規章范本》對有限數量運輸和例外數量運輸的相應規定。“有限數量標準”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小件危險貨物的運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減輕運輸企業負擔,增加運輸效益。
“有限數量國標”是通過將國際標準(《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規章范本》)轉化成國家強制標準來實現的,是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典型的、積極采用國際標準的行為,是中國政府踐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和國際義務的現實寫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第四條 國家鼓勵積極采用國際標準。
在實際工作中,目前不少人對國家法律法規關于危險化學品的各種規定尚有些困惑。我國當前規范危險品運輸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下列兩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1990年11月12日國務院令第65號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
(快遞)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下列物品:
(三)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險物品;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已經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六條 通過道路運輸危險化學品的,托運人應當委托依法取得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的企業承運。
第六條 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實施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以下統稱負有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照下列規定履行職責:
(三)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核發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不包括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固定式大型儲罐,下同)生產企業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并依法對其產品質量實施監督,負責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實施檢驗。
(五)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水路運輸的許可以及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對危險化學品水路運輸安全實施監督,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駕駛人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申報人員、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的資格認定。
(八)郵政管理部門負責依法查處寄遞危險化學品的行為。
“有限數量國標”其實上是對上述兩個法律法規中所特定要求的“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的豁免。
“有限數量國標”的第9章“豁免”:“以有限數量運輸危險貨物時,無須適用《規章范本》1.4中的安全規定和《規章范本》7.2.4中,對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和內河運輸的安全規定。”
現將豁免的《規章范本》中的1.4相關文本錄于此:
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規章范本》(第十六修訂版)
1.4.1 一般規定
1.4.1.1 所有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人,均須考慮與他們的責任相稱的運輸危險貨物的安全要求。
1.4.1.2 發貨人只能將危險貨物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
1.4.1.3 轉運場地,如機場倉庫、鐵路貨運編組站和其它臨時存放地點,應有適當的安全保證、照明,并在可能的情況下禁止一般公眾進入。
1.4.2 安全培訓(略)
1.4.3 對有嚴重后果的危險貨物的規定(略)(通常指,“散貨”是指以便攜式容器或散裝貨箱運輸的數量在3,000千克或3,000升以上的貨物)
豁免的“第1.4.1.2發貨人只能將危險貨物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對于我們討論的問題最有相關性。豁免此條,意味著:以有限數量運輸時,發運人交付給承運人時,就不必只能將危險貨物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也就是說,對承運人的適當身份,就不必嚴格限制。在現實操作上,托運人可以交給“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認定的有危險品運輸資質的卡車公司”,也可以是快遞,甚至個人。
本質上講,以危險貨物有限數量或者例外數量運輸時,可以按照普通貨物來運輸,但作業人員培訓和危險貨物分類依然按危險貨物規定執行(即后面的豁免條款所規定的)。
“有限數量國標”的前言說:“本標準的第5章、第6章、第7.1章和第9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第9章是推薦性的,可以理解為,法規不強制這種“豁免”(“只能”將危險貨物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企業可以自主選定不豁免這個安全要求,從而將有限數量危險品的運輸仍然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當然,企業自愿選定“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這是一種相對比較高標準的要求,在現實操作中,成本比較高的,當然安全性比較高,這是國家政府部門平衡各種需求的一種現實考量的表現,并非宣示“有限數量國標”的無效或者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199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和“有限數量國標”,都是國務院及其部門頒布的法規,在法律效力上是同等的,是互為補充關系,都是旨在規范危險品的行業行為,加強監管,不存在誰更優先于誰的問題和爭辯。
“有限數量國標”的起草者,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交通運輸部,而國家交通運輸部,正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所賦予的“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水路運輸的許可以及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職能管理部門。它制定的有限數量國標,就是為了精確規范“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單獨針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所沒有明確規范的、數量較少、危險性較低、公眾危害性可控的危險化學品運輸,免除其常規運輸等條件限制,將國際標準國內化,從而促進生產力和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
前述兩個法規,規范的是一般原則,為了保障公眾安全;而“有限數量國標”,則是前兩者一般原則下,專門針對特定的對象——小數量危險品的規范。從立法時間上,由于晚于前兩者,是對前兩者的細化、完善、與可操作化;從立法精神上,它規范的是前兩者中數量較小、危害性較低的危險化學品,是基于前兩者的安全原則之上、一種促進經濟效率的、更加細化的法規,并不存在根本意義上的沖突與抵觸,屬于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細化、協調、提高操作性的表現,而非制造沖突。
如果僅僅以《郵政法實施細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字面表述來理解“有限數量國標”,這無疑是否定了這個國標的存在意義和法律效力,等于人為否定國家的權威,拒絕執行法律,擅自宣布政府頒布法律文件的無效,而沒有人或組織有權這樣,除非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由全國人大公布新的法律或國務院制定新的行政法規明確加以廢止。
本文以“有限數量國標”來代指開頭所述的兩個國標,是因為有限數量和例外數量兩標準的結構大體一致,且兩者主要技術內容與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第十六修訂版)一致,因此沒有詳述例外數量的具體問題,可以同理推之。不同的是,“例外數量”的豁免程度大于“有限數量”,但包裝要求比“有限數量”更為嚴格。
結論:
1.《GB28644.2-2012危險貨物有限數量及包裝要求》是國家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交通運輸部制定的行政法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以有限數量運輸危險貨物時,《GB28644.2-2012危險貨物有限數量及包裝要求》、,非強制性地豁免了聯合國“《規章范本》”中的安全規定,尤其豁免了“發貨人只能將危險貨物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這樣的規定。因此可以認定,不必(當然也不禁止)只能僵化地按照“發貨人只能將危險貨物交給有適當身份的承運人”執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根據“有限數量國標”自主選擇其認為合適的運輸方式,例如,可以交由快遞來遞送。
3.《GB28644.2-2012危險貨物有限數量及包裝要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199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不存在沖突。在國家統一的法律體系下,針對同一管理對象,彼此互為補充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