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勝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山東東營 257000)
DY凹陷中帶濁積巖井區位于中央隆起帶西段,DJ洼陷東南部。該區濁積巖存在埋藏深、相變快、位于三角洲前緣,地層傾角變化大等特點,給儲層預測帶來困難與挑戰:①濁積巖相對發育區儲層為砂體忽有忽無,物性忽好忽壞,縱向層系單一,橫向變化快,巖性組合復雜等特征,因此,如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時,最大可能的凸顯地層特征信息?②灰質成分影響嚴重。灰質砂巖、白云巖、泥灰巖等厚度薄,對地震的貢獻小;而灰質泥巖的厚度較大,對地震的貢獻較大,因此中帶濁積巖沙三段灰質成分的影響主要是灰質泥巖的影響,埋深大,識別難。針對以上難點,本文重點研究如何剔除灰質泥巖對儲層描述的影響。
通過大量的鉆井統計,對東營凹陷沙三中不同巖性的速度進行了分析,分析認為灰質砂巖速度最高,砂巖次之,泥巖速度最低。
由實驗模擬和鉆井統計結果分析,沙三段的砂泥巖速度具有以下特點:
(1)重疊性
一般情況下,在相同的深度段,砂巖速度高于泥巖速度;泥巖中含灰質成分時,其速度與砂巖速度接近或高于砂巖速度;當砂巖含礫或灰質膠結嚴重時,速度增大。不同巖性的速度不是截然分開的,加上過渡巖性的存在,使砂泥巖的速度具有一定的重疊范圍,給利用速度或波阻抗進行儲集層解釋帶來一定的困難。
(2)同一巖性的速度差異
同一巖性在不同的深度,因壓實和成巖左右的不同,速度明顯不同;同一巖性即使在相同深度,也會由于埋藏過程的不同或者由于地溫場的差別,產生不同的速度。在實際資料中也經常遇到兩口井鉆遇的儲集層層位相當,巖性相同,但速度存在較大差異的現象。
總的來看,去掉壓實左右的影響,地層的速度主要受巖性、物性和含油氣性的影響,是三種因素的綜合反映。
通過速度分析發現砂巖和灰質泥巖的速度相近,與泥巖差別較大。因此在泥巖與砂巖的界面和泥巖與灰質泥巖的界面都可以形成強的阻抗界面。從上述分析可知,利用常規反演技術也很難剔除灰質成分的影響。
振幅屬性是地震數據體的基本屬性之一,其大小反映了地震反射能量的強弱。在砂體物性較好的區域,其孔滲條件與純泥巖的相差較大,其反射能量相應較高,其振幅值也相應變大。
該區濁積巖發育層段地震主頻在23Hz左右,地震分辨率較低,因此單純利用地震資料并不能完整的描述砂體。對地震數據提取不同頻率的單頻體(即離散頻率能量體),與調諧頻率的區別是該數據體垂向上為時間,但每個生成的數據體中只包含單一的頻率成分,每個單一頻率對應的振幅都是調諧振幅。
通過以上針對井區濁積巖發育區地球物理特征綜合研究分析認為,在濁積巖發育區往往都存在混合巖相,灰質成分含量較高。灰質對振幅屬性的影響很大。砂體厚度跟振幅沒有很好的相關性。相對而言,頻率類屬性受灰質影響較小。瞬時頻率屬性對濁積巖砂體的響應特征較明顯。其中,瞬時頻率與提取信息部位的地層固有頻率有關,即與沉積物顆粒粗細(密度)有關。從共振角度,沉積物顆粒粗,共振頻率低;顆粒細,共振頻率高。
因此應用反射強度和瞬時頻率屬性進行拓展擬合,擬合為甜心屬性進行去灰質濁積巖描述,對該區進行有效儲層預測。
將甜心屬性應用于DY凹陷中帶濁積巖進行儲層預測。首先根據合成記錄標定結果,Y 925井在地震響應上為一個連續的強反射。從Y 925井、Y 92井錄井可以看出,砂巖和灰質泥巖均表現為高速。速度分析表明,灰質泥巖、砂巖、粉砂巖速度均大于泥巖也可形成較強反射。僅從地震剖面上,砂體和泥巖的地震反射不易區分。給砂體識別和描述帶來極大困難。首先通過正演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砂巖速度和灰質泥巖速度接近,濁積巖和灰巖的反射地震上不易區分。從放大地震剖面上看,明顯看出波形存在變化的特征,另外通過原來去灰模型的反演,證實中間確實存在尖滅。
由于單一屬性在地質解釋過程中存在多解性,因此,通過采用振幅和頻率融合的方法進行預測可以減少多解性對預測結果的影響。通過振幅除以瞬時頻率的均方根,計算出甜心屬性,沿沙三段提取甜心屬性,從提取的甜心屬性平面上看尖滅點刻畫的比較清晰。將甜心屬性與實鉆井砂巖厚度進行交匯可以看出甜心屬性相對收斂,與儲層厚度成正相關性。預測結果與實際井資料分布特征吻合度較高達80%。
1.綜合該區砂巖巖性組合特征,正演模型地震響應分析和鉆探實例等表明,甜心屬性可以更精細的刻畫砂體邊界,可以更精確的對該區進行去灰質濁積巖描述。
2.甜心屬性在不同地區,不同的油藏類型,實用性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尤其是對中振幅中頻率的儲層預測還需要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