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祥(廣西合豐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總儲備量約為世界的二分之一。但我國人口數量眾多,因此,想要更好的解決我國的能源消耗問題,首要解決的就是采礦技術的問題。在采礦過程中,合理的采礦工藝可以有效提高采礦效率,并可保證其人身安全。由此可以看出,采礦工藝技術對采礦本身而言至關重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因能源危機所導致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當今社會中,節能環保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由此可見,能源問題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所關注的焦點。在節能領域的大背景下,礦產相關企業在增進采礦技術的前提下,一定要遵循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理念對我國的礦產資源合理開發[1]。這樣可以有效保證我國的環境安全問題,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實現企業的轉型發展,從而提高企業間的競爭力,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促進公司發展。
所謂空場采礦工藝技術,即是指先將礦石分類,主要則將其分為礦房和礦柱兩種,再對其進行回采的過程,且在開采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其流程順序加以采礦[2]。例如:在采礦過程中,一定要先采礦房后采礦柱。對于礦房回采方式而言,主要為敞空形式。為了保證礦房的回采強度,則必須用礦柱及其圍巖加以維護,以確保礦房的強度及采礦人員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開采完礦房之后一定要對其進行回采處理,還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對采空的區域進行維護,以避免塌方事故的發生。
所謂崩落采礦工藝技術,即是指利用某種方法將礦洞周圍的巖石崩落,并通過這種方法對地壓進行有效管理的一種采礦工藝技術。崩落采礦技術是在回采工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嚴謹的對礦洞周圍情況進行勘測,從而進行圍巖崩落的過程。在崩落采礦之后還要對其進行回采處理,對采空區域進行填充,以實現地壓的目的[3]。
回采是填充采礦技術的基礎,所謂填充采礦,即是指利用某種填充原料對采空區與加以填充的過程。在某種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還需要利用填充料與其他支架相結合的方法,對已采空區域進行填充,以起到支撐的作用。利用填充采礦技術的方法可以有效對地壓進行控制,還可以防止圍巖崩落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利用這種采礦技術還可以避免因自然現象所產生的意外事故。例如:火災、塌方等。
所謂溶浸采礦工藝技術,即是指利用化學方法對礦產資源合理開采的過程。其主要的工作原理為:利用礦產資源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化學分析及其處理。在采礦過程中,采用合理的化學原料溶液注入到礦層之間,再讓其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使之擇浸出人們所需要的有用成分,最后,還要對這些原料進行狀態轉換并加以回收,以達到采礦的目的[4]。
所謂巖體加固技術即是指,利用錨索對礦場周圍的巖石進行加固處理,再利用填充法技術和空場作業的方法進行采礦的過程。對于采礦本身而言,采礦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最為重要,因此,巖體加固技術即是對礦場周圍環境加以固定,從而使采礦開采環境更加安全,并通過這種方法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在加固過程中,主要是采用礦場周邊的碎石和流沙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從而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
采礦技術多種多樣,但在實際采礦的過程中,不同的采礦技術所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其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使用空場采礦技術時,一定要注意采空區域的處理,尤其是其周圍環境的加固問題,只有對環境處理得當,才能保證采礦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時,也可以增加采礦效率,使公司在最大限度上獲取其經濟利益。
第二,在使用崩落采礦工藝技術時,一定要選擇易于崩落的巖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注意崩落巖體的大小和對周圍采礦環境的影響。在巖體崩落之后,還要結合其他采礦方法對其進行采礦,最主要的就是采礦的銜接的過程,銜接得當可以使采礦作業安全有效的進行,否則將會出現不可預計的風險。
第三,在使用填充采礦工藝技術時,一定要注意礦產周圍的環境結構,采用回采的方法向所工作面進行推進,結合實際環境情況,再采用正確的采礦方法,綜合處理,已達到采礦的最終目的。
第四,在采用溶浸采礦工藝技術時,一定要注意浸出入溶液的方式,和所選地點,保證兩者不發生沖突,這樣不但可以保證采礦的安全進行,也可以有效保證其所采集到的礦產不摻雜其他多余的物質。最后,要確定浸入方式,已達到析出礦產最多的目的。
就我國目前的采礦工藝而言,采礦工藝技術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背景下的采礦企業,想要在保證綠色采礦的基礎上增加采礦效率,必須不斷提高采礦的技術水平,以保證我國采礦事業的長久發展[5]。
我國正處于發展中階段,對采礦作業而言,采礦工藝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想要在新時期背景下進行綠色安全采礦,將成為我國采礦事業的重點。本文主要對采礦作業中的采礦技術加以探究,并通過辨證的方法進一步驗證采礦技術對我國采礦工業的重要性。
[1]張全民,劉偉華,周文鵬.煤礦采礦作業中的采礦工藝與技術分析[J].民營科技,2014,03(12):120-240.
[2]陳華國,尹廣順,黃三華.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頂板安全防治措施探討[J].礦山機械,2010,12(16):1-4.
[3]劉衛東.金川二礦區礦體以東礦山開拓系統及采礦工藝優化[D].昆明理工大學,2005.
[4]吳和平,吳玲,張毅,楊立兵.井下無人采礦技術裝備導航與控制關鍵技術[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7,06(08):12-16.
[5]崔岱.我國黃金和有色金屬地下礦山采礦工藝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黃金,1998,04: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