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因特網服務著近30億人口,這項數據正以每天數十萬人的速度增加。2005年至2012年,跨國界的網上數據流量增長了18倍。但這些增長與聯網,無形中使政治沖突不斷升級,很多業內人士憂慮網絡世界走向分裂。
全球絕大部分網頁數據交換通過美國服務器完成;美國網絡公司在全球占主導位置。但這些曾經不可撼動的地位,因為斯諾登揭露美國國安局監控國際網頁數據的“棱鏡事件”而松動。各國紛紛開始反擊:巴西與歐盟將在雙方之間鋪設造價1.85億美元的海底光纜,以避開美國監視;德國將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地區互聯網”;許多國家頒布了“數據國家化”相關條例,使本國數據本地化,以降低流出海外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表示,“棱鏡事件”使各國政府的這種訴求合理化,并導致網絡世界瓦解。另外,發展地區網可使本地網絡企業擺脫美國巨頭的壟斷,獲得有利發展環境。中國在這方面是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