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陸劍飛
(貴州省德江縣合興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德江565200)
首先,機械插秧的技術限制,在插秧的過程中,也可能受到降雨量的影響,在秧苗的插秧季節無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導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等到降水足夠之后,秧苗又生長壯大,而機械并不能夠采用大秧苗進行插秧,這樣插秧機就成為了擺設。其次,稻田中的水利灌溉設施落后,在大多數的稻田中,用于供水排水的系統比較落后,農田中不能夠做到自如的供水和排水,使得農田中的水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這就為插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此外由于無法控制好水的深淺,使得水稻插秧技術得不到有效的推廣。最后,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由于農村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農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較慢。受到農民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數人還是比較傾向于傳統的插秧模式,且沒有辦法去創新和改進現有條件下的插秧模式,改良水稻的種植環境,這就在客觀上阻礙了水稻插秧技術在農村的推廣與落實。
首先,加快土地流轉的推進進程,要將土地集中在比較優秀的種糧大戶中去。過去,為了提高我國糧食的生產率,國家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落實到每家每戶,大大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產勞作積極性,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進而也推動了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以及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不能夠滿足我國日益增大的農業需求,這種家庭式的生產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只有將土地集中到農業大戶中,對土地進行集中的管制,才能夠有利于水稻插秧技術的發展,這樣才有利于機械化農業生產模式的進一步推進。其次,改良供水及排水系統,想要進一步推廣水稻插秧技術,政府就要設立專項資金,對我國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改造,使農田實現有效地灌溉和排水。推廣的技術人員還要根據實際的農業生產需要,對農田實行隨時灌溉隨時排水,為水稻的種植和生產提供良好的技術自然環境和技術條件,滿足農戶對插秧的要求,進一步推廣機械插秧技術。最后,加強水稻插秧技術的宣傳與培訓,想要進一步推廣水稻插秧技術,就要加大新技術的宣傳力度,還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提高了,農民配合推廣的積極主動性也會隨之提高,水稻插秧技術也將會得到更好的推廣。推廣人員還要加強對農民的插秧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機械插秧技術,讓農民群眾主動改造水稻種植環境,為機械化的水稻插秧提供良好的條件。
總之,水稻插秧技術的推廣與實施,有效幫助了農民群眾進行科學的插秧,最大程度提高了水稻的產量,提高了插秧的效率。機械插秧可以代替人工插秧,這樣大大減少了農民的勞動強度,解放了廣大農民的雙手,盡管機械施工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但是相信經過我國廣大農機推廣人員和科研人員的改進,機械插秧技術的前途將會更加光明。水稻插秧技術的推廣人員還需要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不斷創新,大力推廣新型水稻插秧技術,以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
[1]陳凌霄.論建立農機試驗示范基地的必要性[J].福建農機,2006,(3).
[2]程惠東,林建軍.福建省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概述[J].福建農機,2008,(3).
[3]陸為農.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展望[J].農機科技推廣,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