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陽市農機局 熊樹林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指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機合作社既是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又是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是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農機合作社發展機制,加快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對于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主要應從政策扶持、土地流轉、融資服務、基礎建設等方面創新機制,推進農機合作社改革發展。
(1)完善政策扶持機制。近年來,岳陽市農機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注冊農機合作社達114家,入社成員3718人,注冊資金近3億元,合作社擁有農機具4310臺套,承包經營土地10667hm2(16萬畝),社會化作業服務面積達18萬hm2。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有效地改變了農業發展方式,推動了規模經營,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應當看到,農機合作社發展中“散”與“弱”問題突出,“質”與“量”并未同步,存在管理欠規范、發展欠活力等問題。鑒于農機合作社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應當完善政策扶持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別是要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政府2013年34號文件精神,深化配套改革,讓扶持農機合作社政策落地生根。
(2)完善土地流轉機制。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是農機裝備資源與農業土地資源的經營合作,也是農機大戶與分散農戶的農業經營合作,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而農村土地流轉不規范,尤其是鼓勵集中連片流轉機制不健全,不利于農機合作社規模經營的發展。應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讓土地經營權在“放活”中流轉起來,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機合作社,鼓勵農機合作社為廣大農戶開展代耕、代育、代插、代收等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
(3)完善融資服務機制。許多地方反映,農機合作社成長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貸款難。農機合作社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改善金融服務環境,完善融資服務機制。要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通過貼息、獎勵、風險補償、稅費減免等措施,帶動金融和社會資金更多投入農業農村,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金融部門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創新服務品種,增加對農機合作社貸款投放額度。建議財政安排專項扶持資金,用于合作社貸款貼息,建立融資擔保機構,為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服務,讓農機合作社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4)完善基礎建設投入機制。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配套抓好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省政府提出,全省用2年時間培育1000個為水稻生產提供全程服務的現代農機合作社;同時岳陽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全市新增和提質改造100家現代農機合作社,并提出按“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現有項目資金,集中投向合作社建設工程,搞好機耕道等基礎建設和管護。在完善基礎建設投入機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應把已出臺的好政策落到實處,不能只打雷不下雨。糧食烘干是合作社重點發展的新型農機化服務項目,建議提高烘干設施設備的購置補貼額度,并協調解決好用地問題。農機部門要積極作為,引導經銷商深入鄉村建立農機設備和維修網點,加強維修保養技術培訓指導,從多方面搭建農機服務合作平臺,為加快農機合作社發展,建設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