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丁勇
(1)割幅的調整。一般情況下,水稻收獲機械都應滿幅作業,以保證機具發揮最大工作效率。但駕駛員操作機械不熟練時,應減緩作業幅寬或速度,保證作業質量。另外,若稻田撤水較晚,較為泥濘或下陷嚴重時,這時割幅可小些,讓出部分動力來保證行走;若水稻長勢好,株稈高、產量高,割幅可小些,以提高收獲質量;若稻田干硬,植株矮小、稀疏、產量低,可滿幅作業。
(2)割臺的調整。割臺高低主要影響割茬的高低,若割茬太高會給后續作業造成困難,在遇到矮小秸稈時就會造成喂入脫粒困難,進而影響收獲的作業效率和質量,對隨后的田塊耕翻質量也會有較大影響。在翌年插秧期如果稻茬不能腐爛,就會影響插秧質量,造成減產。在作業過程中,如有石塊等雜物,留茬可稍高一些,但要保證把稻穗順利喂入脫粒裝置。因此,割茬盡量選擇在5~10cm之間,割茬過低,切割器容易“吃土”,加速切割器的磨損,直接影響生產作業進度。
(3)行走路線的確定。只有掌握正確的行走路線,才能使作業順利進行,增加有效工作時間。通常情況下是先把地塊的四個邊界收獲干凈,逐漸縮小包圍圈,使四邊有足夠的空間,這樣便于其它運輸車輛進地作業。遇到較大地塊時,在收獲完地塊四邊之后,也可以在地塊的中間收獲出一條通道,把地塊分為兩部分或多個部分,這樣就避免了橫向距離過長,增加機械順壟作業的連續性,提高機械效率。這種“四邊收獲法”也叫反時針向心回轉收割法,最后剩余窄條時可選用雙邊收割法。
(4)倒伏水稻的收獲。對于倒伏水稻的收獲,在收獲機指示盤上有收獲倒伏水稻的指示按鈕,將機具上的“倒伏”按鈕按下,指示燈變亮,就可以進行收獲作業了。要避免機具順著水稻倒伏的方向進行作業,可采用逆割方法,即收獲機前進方向與水稻倒伏方向相反;還可采用側割方法,即收獲機前進方向與水稻倒伏方向呈45°方向。在倒伏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只能采用人工輔助或人工直接收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