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宇(大港油田灘海開發公司 300280)
人工島集鉆井、采油、原油處理集輸等功能于一身,如何使地面工藝既滿足開發生產的需要,又要滿足海上各項建設標準的要求,面對的主要問題有:
1.海上建設寸土寸金,人工島場地有限,生產設施的平面布局困難很大。
2.傳統的地面工藝流程長,地面系統復雜,且系統效率低、能耗高、運行成本高。
3.由于島上操作人員少,所以對設備的自動化要求程度高。
人工島地面工程建設要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優化設計,減少投資風險,實現安全、環保,走高效科學合理開發之路。大港油田通過多年研究和實踐積累,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人工島地面工程工藝技術。埕海1-1人工島即要考慮人工島的建設規模,平面布局,功能設置及工藝流程,又要考慮將來滾動開發以及鄰近油田的配套建設,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復建設。平面規劃布局:埕海1-1人工島分為鉆井區、輔助生產區、變配電區、注水區、加熱區、生產區。面對油氣生產區140m×70m的有效面積內,同時滿足開發生產和海上建設標準、安全規范的需要,生產設施的平面布局困難很大。經工程技術人員的多次論證,確定了立體化的雙層布置的方案,并預留滾動開發所需的擴展空間。
埕海1-1人工島采用了井口槽技術,減少了鉆采平臺的建設投入,并且為今后的開發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方便。但是在108m×5m的井口槽內布置76口井已經非常緊張,而計量匯管、生產匯管均布置在井口槽內。正是由于灘海油田的特殊性,井口和單井產液計量設施較近,最長僅為300mm,因此陸上傳統的生產、計量閥組顯然無法擺放。面對上述困難,通過研究論證,在原油凝固點較低(-26℃~-30℃),單井產量較高并且井口溫度適合采用常溫集輸流程的情況下,大膽選用自動三通閥調節閥組與多相流量計相結合,配以DCS過程控制系統,每口井僅以單閥便實現了計量、生產的遠程切換。
人工島的油氣分離、原油脫水采用的是高效三相分離器,此技術也已在陸地油田廣為使用。有所不同的是,考慮到盡可能地減少占地面積、簡化生產工藝,通過設計人員和高效三相分離器生產廠商共同優化設計,充分利用變頻調速技術,大膽地簡化掉外輸油泵前的緩沖罐,僅通過高效三相分離器和外輸油泵實現了油氣分離、原油脫水和外輸的目的,在實際生產運行中經受住了考驗。
隨著開發時間的延長,油田綜合含水上升,采出的水量會大量增加,為使污水處理后的水質各項指標達到注水水質標準要求,埕海1-1人工島污水處理系統設計規模按9500m3/d,一次設計分期實施。污水處理工藝中應用一體式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單臺處理能力85m3/h。其特點是集斜板除油、核桃殼過濾和改性纖維球過濾于一體,配以自動反沖洗裝置,系統自帶PLC控制柜,具有結構緊湊、性能優越、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非常適合于海上油田的開發建設。另一項成功技術措施是大膽地簡化掉注水泵前的喂水泵,通過一體式污水處理機處理后的污水直接進入柱塞泵的進口,這也是設計中的一項創新。
在項目建設中,針對主要大型設備如污水處理裝置、三相分離器、三相計量裝置、等均采用撬裝化采購,具有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現場安裝連接方便、功能獨立性強,并且可實現廠內預制,大大減少了現場工作量,縮短了建設周期。
該系統的特點是:根據井口的壓力變化、溫度變化,通過控制盤預先設定的參數進行對比和控制調節,再經控制管路控制井下及地面的安全閥,從而達到安全控制的目的。具有技術先進、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運行平穩等特點,在海上油田也已廣泛應用。
人工島上操作人員少,因此要求有安全可靠的自動控制系統。出于安全考慮,井場控制系統由兩套基本功能不同、相互獨立的部分組成,即:過程控制系統PCS和安全系統SCS。井場過程控制DCS系統基本功能是提供數據采集、過程控制、報警指示、報警記錄、歷史數據存儲、生產報表打印,并為生產操作員提供操作界面。通過終端人機界面顯示工藝過程參數值以及工藝設備的運行情況,多畫面動態模擬顯示生產流程及主要設備運行狀態、工藝變量的歷史趨勢。通過終端人機界面,操作員能夠修改工藝參數的設定點,并控制設備的啟停。
油井在線遠傳計量系統的建設,撤消了計量分離器和計量閥組,簡化了單井集油工藝流程,優化了集油管網結構。水井井口計量、調節配水技術的應用,撤消了配水間,簡化了水井工藝流程,縮短了管道輸送距離,降低了管損。高效三相分離器和一體式污水處理機的應用,大大減化了油水處理工藝,同時又撤消了緩沖油罐和喂水泵,使工藝更為簡捷高效。設備撬裝化的應用,不僅縮短了建設周期并減少了施工難度。
通過優化設計、合理布局,減少了生產系統的占地面積,工程用料相應減少,并為將來的滾動開發預留出拓展空間,經濟效益顯著。先進的工藝技術為生產動態管理提供了條件,表現在油井生產數據可視化、集中化,便于現場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生產動態;光纖通信建設可使生產數據通過以太網上傳至管理層、決策層,為上級管理層掌握生產動態提供了條件,為及時有效地決策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