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王 鵬,趙永滿
(石河子大學 機械電氣工程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地膜覆蓋種植栽培技術被譽為農業生產的“第二次革命”,新疆兵團自2 0世紀8 0年代初就開始推廣使用該技術。被喻為“白色革命”的塑膜覆蓋技術給兵團農業生產和團場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并將繼續發揮其優勢,作出新的貢獻。兵團賴以生存的一千多萬畝土地,由于農用地膜本身材質難降解性,長期使用沒有進行科學地管理與回收,導致大量的地膜殘留,造成殘膜污染;殘留地膜不僅破壞土壤性能和結構降低了農田土壤質量,而且對作物生長發育、農事操作、土壤微生物及生態環境等均產生消極影響,最終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危害,殘膜污染已成為當前新疆農作物種植中的重要問題。因此,只有解決地膜殘留問題才能保障新疆兵團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制定了促進解決殘膜回收的相關政策與激勵機制。
(1)疆外省市殘膜回收政策。疆外部分省市殘膜回收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是擴大應用耐候強力地膜、加快推廣農田殘膜機械化回收技術、示范推廣控制農田殘膜污染新技術、扶持培育殘膜回收加工企業、實行地膜以舊換新政策、強化政府監管等等,并提出了加大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力度、逐步建立防治殘膜污染長效機制。
青海省為了減少土壤白色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青海省財政首次安排專項資金6 3 0萬元,對每k g殘膜補助1.5元,調動農民及涉農企業回收殘膜的積極性。
云南省陸良縣推廣應用降解膜,由于降解膜的價格偏高,老百姓不容易接受,政府采取補貼差價的形式鼓勵老百姓使用降解膜;制定農田殘膜標準,同時制定鼓勵回收和超量處罰的政策,使農田殘膜污染問題的解決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吉林省共推廣兩萬畝可降解地膜,通過示范帶動,將繼續擴大推廣面積,力爭在三年內消除非降解地膜。
呼和浩特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積極引導農民優化耕作制度、加強輪作倒茬,并通過玉米、小麥輪作倒茬減少地膜單位面積平均覆蓋率,進而減輕殘膜污染危害的同時,組織農機部門研制除茬、整地相結合的清膜機械;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和農膜殘留標準,對農膜殘留量要有明確規定,使殘膜污染防治工作走上法制軌道。
甘肅省通過設立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建設一批采用先進加工工藝設備、具備一定規模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的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及回收網點,配套完善相關的稅收調節政策和監管措施,以逐步建立涵蓋地膜撿拾、回收、資源化利用等環節,分工明確、相互支撐、相互約束的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市場化運行機制;針對超薄地膜回收難的問題,為避免增加農民負擔,對農民使用厚度大于0.008mm地膜所增加的投入成本進行補貼,從源頭上保證農田殘膜的可回收性。
(2)疆外省市主要采取的激勵措施與手段:①扶持建設一批采用先進加工工藝設備、具備一定規模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的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及回收網點以解決殘膜回收去處問題;②大面積推廣使用可降解膜,從根本上解決農用地膜難降解的材質問題;③組織研制并生產清膜機械,從硬件上解決殘膜回收難問題;④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鼓勵生產使用較厚地膜,保證農膜的質量,為清膜機械作業提供條件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加大廢舊地膜再利用率,2013年專門安排38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凈土工程”,即回收廢舊地膜,并補貼農戶使用指定地膜,以凈化農田、保護土地。據了解,“凈土工程”結合國家農業清潔生產項目,啟動設立自治區農田廢舊地膜污染綜合治理財政專項資金,今年在12個試點縣市開展,通過以舊換新形式,向農戶推廣使用0.01mm以上厚度的地膜,并根據回收量給予從事廢舊地膜回收的網點適當補貼;同時,通過貼息、減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加大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支持力度。今年,國家還計劃在新疆投資7000多萬元用于地膜回收,并新增2 7項目示范縣(市)予以實施。
(1)地方縣市殘膜回收舉措。瑪納斯縣治理白色污染首次被列入考核鄉村干部的責任狀,要求各鄉鎮在棉花灌頭水前必須全面揭膜,同時,縣里還出臺補貼政策,在殘膜畝回收量達到2kg的前提下,每畝補助2.5元,僅此一項,全縣2.6666萬h m2棉花補助金就將達100萬元。此外,完成殘膜回收任務的鄉鎮,分別給予10000元獎勵。為確保清理工作扎實有效,縣政府依次在各鄉鎮召開現場會,層層發動群眾,廣泛宣講殘膜對耕地的危害。春耕前,又適時開展全縣農資大檢查,嚴禁在縣域內生產、經銷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超薄地膜,引導農民購買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農用地膜。各鄉鎮還依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土地承包合同》,明確了承包戶對土地保護的權利和義務,建立起清理殘膜的長效機制。與此同時分片試種了66.6666hm2可降解地膜棉示范田,積極探索生物降解技術的實用性能。在組織好人工回收殘膜的同時,購進機械殘膜回收機,推廣機械回收技術,縣上計劃給每個村配置3~5臺殘膜回收機械,3年內力爭形成1000臺的規模。
伊吾縣將安排272萬元實施“農田殘膜回收”,以凈化農田、保護土地。推廣使用0.01mm以上厚度的地膜,并根據回收量給予從事廢舊地膜回收的網點和個人適當補貼;同時,通過貼息、減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扶持再生資源回收企業。
(2)兵團地區殘膜回收政策。兵團地區多實行抵押金制度,在每年的春播前強制性統一收取一定數額的殘膜回收押金(抵押金為使用地膜的土地,如:每畝每年收1 0元),確保殘膜回收不留死角;抵押金用于殘膜污染治理工作的費用支出,承包戶達到治理標準,返還抵押金;否則不予返還;另外,依據“誰使用,誰回收;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采取不收膜不播種、不揭膜不灌水、不清膜不耕地等類似等一系列強制性措施。
疆內地方市縣啟動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為解決殘膜污染做好經濟保障;通過試點縣市一步步開展殘膜回收工作;通過以舊換新形式,向農戶推廣使用厚地膜,并根據回收量給予從事廢舊地膜回收的網點適當補貼;同時,通過貼息、減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加大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支持力度。
目前新疆兵團還沒有制定較為完善的回收殘膜的長效機制,存在以下問題:殘膜的去處問題還得不到有效解決,殘膜回收機械也還沒有有效推廣,農用地膜的質量也得不到保障等,加之農戶對廢舊地膜污染和環境破壞的認識不足,殘膜污染將會更加嚴重。
(1)扶持政策。兵團應積極扶持建立殘膜收購和再加工企業,使殘膜資源化,能夠循環再利用。①應在各團場設立殘膜回收網點,適當提高殘膜收購價格,每年適時進行殘膜回收,引導和動員職工清理殘膜,積極交售殘膜,保障再加工企業原料的供應。②兵團應對殘膜再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打開銷路,保障再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③兵團應從信貸、土地、稅收、廠房建設和購置新型環保設備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2)激勵政策:①制定殘膜回收標準(如:回收的殘膜量不小于地膜的投入水平),對回收合格的團場、個人給予獎勵,相反,予以嚴懲。②制定殘膜回收機的作業標準,對殘膜回收機的研制、生產單位及銷售單位按照殘膜回收機實驗效果與推廣適用機型的數量給予獎勵。③制定農用地膜的強度、厚度標準,對生產、銷售高強度、高厚度地膜的企業、單位或個人給予獎勵,相反,予以嚴懲。④根據殘膜回收再加工企業、收購網點的規模制定處理殘膜的標準,對于達到標準的再加工企業、收購網點給予獎勵。
(3)補貼政策:①每年在秋收后會在各個團場定點收購滴管管帶或是以舊換新政策滿足農業需求,同樣每年在春播前,團場職工可以利用回收上來的殘膜換取新地膜用于農業生產,對于銷售單位及地膜生產企業的損失應由兵團給予相應補貼。②兵團應向農戶推廣使用標準地膜,甚至厚度在0.0 1 m m以上的高強度地膜,為了不增加團場職工的成本投入,兵團則給予相應補貼。③兵團應結合目前農機購置補貼,適當提高對殘膜回收機的補貼標準,減少購機的辦理手續,增大購機補貼的受益人群。④兵團應給予進行殘膜回收的團場職工給予相應補貼(如:殘膜回收機作業費等)。
(1)技術創新機制:①機械回收殘膜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兵團應加快研制成熟適用的殘膜回收機具,解決目前殘膜回收機具存在的纏繞、分離、自動卸膜、成本高及效率低等主要問題,并盡快組織生產,逐步在全區應用推廣,以解決殘膜污染現狀。②兵團應開展綠色環保型地膜產品的研制和開發、以生物質為主要原料的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傳統的聚乙烯地膜及消除由廢棄地膜造成的農田白色污染,必將是農業農用薄膜的發展趨勢。③兵團應通過糧棉輪作倒茬措施來改變農作物的種植模式,在不影響單位面積種植、產量的情況下間接減少農用地膜平均覆蓋率,也能夠減輕地膜殘留。
(2)回收再利用機制:①以減少農用地膜投入量為原則,兵團應提倡“一膜多用”,即重復利用,依據補貼政策,推廣使用高強度地膜,在第一年使用后針對韌性好、厚度適中、抗老化能力強的地膜產品基本沒有破損,來年可繼續使用,這樣減少了地膜投入量。②治理農田殘膜污染工作依據“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兵團應結合扶持政策,通過技術的引進與創新,利用殘膜研制并生產如防滲板材、合成材料、管材等產品,變廢為寶加以利用,使廢舊地膜資源化能夠循環再利用。
(3)監督機制:①兵團必須要強化地膜產品和銷售市場的監管,生產農用薄膜的企業、廠家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或經營,規范原料供應和質檢過程,利用法律法規等手段來限制超薄膜和劣質膜的生產和銷售,以此確保產品質量。②兵團還要加強地膜專用樹脂母料的生產和研發,解決地膜生產母料不足而導致地膜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問題,監督地膜生產企業所用母料是否合格,提高地膜的質量,從而實現從源頭上控制地膜污染的形成。③當地農業環保、農業部門應對已建或新建的農用地膜收購單位、個人或再加工企業進行監督與管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4)回收考核機制:①師、團場組織相關單位開展地膜污染的調查研究,摸清地膜污染的范圍和程度,建立治理殘膜污染監督檢查小組,制定農田土壤地膜殘留標準,定期檢查驗收和定期發布殘膜污染治理狀況公報。②師、團場負責殘膜污染治理部門應當建立治理殘膜污染土地情況統計制度和檔案制度。負責農業生產的部門和生產單位應當把,治理工作完成的好壞,應當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一項重要指標。
針對新疆兵團殘膜的去處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殘膜回收機械得不到有效推廣,農用地膜的質量的不到保障等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對殘膜回收政策進行對比分析,提出了回收政策機制的建議,為有效治理殘膜問題提供了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