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勇 褚文營(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應急救援中心 四川 達州 636150)
川氣東送工程是國家“十一五”重大工程之一,是我國又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工程包括普光氣田開發、集輸凈化、外輸管道工程等項目。普光氣田位于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境內,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儲量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海相整裝氣田,也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重要的油氣資源接替陣地,具有氣藏高酸高壓、地質構造復雜、周邊環境脆弱、施工條件惡劣、應急救援困難等特點,特別是氣藏壓力高達57兆帕、硫化氫含量達18%、二氧化碳含量達8%,這在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這些“隱形殺手”在重慶開縣“12.23”事故中奪去了200余條鮮活的生命。普光氣田在鉆井、集輸、凈化等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設備事故、人為事故,或者遭遇自然災害襲擊,極易泄漏失控成災,生產過程充滿潛在風險,給應急救援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高酸氣田具有“易燃易爆、高毒、高腐蝕、高壓”特點,傳統意義消防無法滿足應急救援工作需要。普光氣田擁有39口高酸氣井、16座集氣站、29座閥室、38公里酸氣管道、27處穿跨越、5個隧道,分布在高山峻嶺間,山區水源匱乏、道路崎嶇,這無疑給普光氣田應急救援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如何有效應對高酸氣田各類突發事故,捍衛氣田和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成為今后和長期研究的一項重點工作。
(1)搶險車輛改造技術
普光氣田礦區道路坡陡彎多狹窄,選擇一處最不利地形進行測試,該路段不足一公里,有8處回頭彎,最大坡度22度。目前城市型消防車特點是:車身較長、離去角小、底盤低,功率小,不適應山區搶險救援工作的需要。
普光氣田應急救援中心自主研發的山地越野消防車,對城市用消防車底盤、上裝部分進行了改造,縮減了車身、擴大離去角、抬高底盤、加大功率,提高了搶險車輛的機動性、越野性和穩定性。
(2)搶險裝備改造技術
普光氣田集輸管道有5處隧道,最長一處隧道長908米、落差401米,隧道內的管道發生可燃氣體泄露或火災爆炸,傳統搶險技術無法開展救援工作。如何降低有毒可燃氣體的濃度,避免火災、爆炸發生,是處置隧道內氣體泄漏的關鍵,為解決這個問題,普光氣田應急救援中心采用了強風搶險車送風技術。該技術利用強風車上裝的大功率軸流風機,制造出12級風力,通過在風機口安裝送風管,將風力導入隧道,置換出隧道內的有毒可燃氣體,為搶險人員人為創造出一個安全空間環境。
(3)救援裝備研發技術
未能及時點火,是引起重慶開縣“12.23”慘痛事故原因之一,“他人感冒,我們吃藥”,為深刻吸取重慶開縣“12.23”事故教訓,解決施工單位在鉆井井噴、酸壓放噴點火方式無法奏效情況下,實施有效點火這一難題,普光氣田應急救援中心與廠家合作研發了可利用在攜帶、點火方式進行改進的軍用火焰噴射器,該武器射程約60米,火焰溫度高達2000度,可有效實現遠程安全點火。
普光氣田多數集氣場站位于半山腰,水源又多位于山腳,充足的消防水源是成功處置火災、爆炸、泄露等事故的關鍵,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遠距離、高落差,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應急救援中心自主研發了流量300m3/h、揚程300m的撬裝式供水泵組和流量為120L/s、有效射程為90m的掩體式消防炮。掩體式消防炮掩體為經過防火處理鋼制板材,并在其周邊設置用于冷卻降溫的噴頭,可有效保護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撬裝式供水泵組和掩體式消防炮的使用,可從根本上解決大型事故處置現場供水、冷卻問題。
為有效應對普光氣田的突發狀況,應急救援中心結合凈化裝置、集氣站場、閥室、隧道、跨越、集輸管線,按照“一點一案、一事一案”的編制原則,建立完善的預案體系,且每個預案應明確“四圖一卡”,即:行車路線圖、居民分布圖、水源分布圖、搶險力量部署圖和疏散逃生說明卡。
再好的預案也要人去執行,為提高隊伍搶險救援實戰能力,應當結合普光氣田生產重點環節,緊緊圍繞解決監護(測)、投產保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緊貼實戰需要,堅持從難從嚴、科學組訓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大力推動崗位練兵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一是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研究適用性訓練科目,改革訓練手段。針對試氣監護、搶險救援中的“瓶頸”問題,立足現有裝備,開展體能、智能、心理、山地接力供水、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下氣瓶更換等科目訓練,同時,創新訓練模式,將訓練實戰化,把訓練場放在凈化廠、集輸站場,大力開展實地訓練,既檢驗了訓練科目的適用性,又讓隊員們積累了酸性氣田作戰經驗。二是樹立“練為戰”的理念,崇文尚武。白天深入現場踏勘,熟悉工藝流程、練體能練技能;晚上學理論學技術,開展戰術戰法研討。即每周5天現場訓練,2次集體業務理論學習,1次現場踏勘,1次業務研討。三是圍繞普光氣田搶險救援任務特點,積極開展高溫、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等復雜條件下的站場搜救、管線堵漏、院前救護、應急監測等適應性訓練和操法訓練,提高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
針對普光氣田高含硫危險性特點,模擬突發險情,定期在凈化廠、集輸站場開展實戰綜合演練,掌握各類事故的處置程序,把業務技能訓練實戰化,提高指揮員臨場指揮、科學決策能力。為檢驗企地雙方應急處置程序的合理性、應急指揮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協調性,應針對交通管制、有毒有害氣體偵檢、?;忿D輸、大氣水質環境監測、醫療救護等搶險關鍵環節,定期開展企地應急聯動演練,通過開展企地、專兼聯合演練活動,提高公安、專職、兼職救援隊伍的整體作戰能力,提升普光氣田整體抗御災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