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單純闖 王譜(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廠 061000)
井下修井作業關鍵點在于提供設施和勞動,其次才是提供技術方式,屬于典型的階段性施工,只有每個階段施工的順利完成和銜接,才能保證整個工序的順序完成。現代化的井下修井作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井下修井作業工程涉及到許多大型設備和工具,施工過程復雜,還容易受到惡劣地質環境的影響,整體工作的危險系數極高,而且勞動強度較大。許多人都難以適應長期高強度高危險的工作,因此這個行業人員流動性較大,很難留住人才。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很多時候只能放松對人員技術水平的要求,這樣就導致施工人員質素良莠不齊,嚴重影響到修井作業的順利開展。
石油井下存在多個井位,所以施工隊伍也只能相應分散開來,而且設備狀態、地質環境、氣候條件都會對修井工作帶來影響,施工時間要根據這些影響因素靈活調整,所以不確定的作業時間也給我們的修井作業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井下修井作業屬于階段性施工,只有每個階段施工作順利完成了,才能保證整個施工項目順利完成。但是在井下修井作業過程中,許多問題都被隱藏起來,完成一個環節工作后,受限制于種種條件,往往不能第一時間地檢查工作效果,也就不能及時地排除解決問題,不能及時搶修可能會對整個修井作業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修井作業主要包括一些油水井增產、日常維護、油水井大修作業等等,在整個修井作業中存在許多危險有害因素,具體包括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傷害、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
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
物體打擊是修井作業中最常見的危害,主要包括施工過程的一些工具掉落、高空落物等等,車輛傷害是指修井車對路基造成傷害,翻轉造成的人員傷害以及一些車上物體墜落的傷害等,機械傷害一般指因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的設備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歸納造成這些傷害的主要原因,具體如下:
安全作業,流于口號和形式,缺少足夠的重視,是導致這些危害發生的主要原因,由于缺少安全作業意識,安全監管體制就很難落到實處并發揮作用。
井下作業的外部環境比較惡劣,多處于野外,而且流動性較大,這對于培養安全意識,貫徹安全作業規章制度是很不利的。
由于惡劣的工作條件和較強的工作強度,修井作業留不住人才,為了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施工單位出臺了許多新的聘請工人的體制,包括了簽約合同弄命宮、群體所有制農民工、農民輪流替換工等等,這些人都不是長期穩定的雇傭工人,很多沒有接受過正規化系統化的安全培訓,所以安全意識不高,面對緊急情況,也沒有經驗第一時間應變。
高空作業時,一定要栓牢尾繩,工作過程中嚴禁任何原因的高空拋棄,防止造成人員傷害。高空作業時,我們要確保在一定范圍內沒有工作人員和其他行人。洗井過程中高壓彎頭連接牢靠,并用棕繩將水龍帶、高壓彎頭綁好后懸掛在吊環上,防止因為震動等造成高壓彎頭和水龍帶脫開、墜落。
(1)液壓鉗尾繩近年來被廣泛用于預防底鉗打滑,一般情況下,液壓鉗尾繩的最大拉力不能少于20kn負荷,安裝時,首先要用鋼絲繩將液壓鉗和井架連接起來,在兩者之間預留一定的活動距離,以保證正常使用要求,同時作業人員應根據上、卸扣時液壓的運動趨勢,選擇站立位置,人員必須站立在液壓鉗運動方向的反方向并且盡量遠離液壓鉗旋轉區域。
(2)及時清理和調整液壓鉗是提高液壓鉗摩擦力,防止底鉗打滑的另一方法。上、卸扣前檢查鉗牙是否被油污、鐵銹等雜物充填,有礙卡緊時,必須及時清除。上扣時液壓系統壓力調整應低于10MPa,直到上不動為止。鉗口應調整合適,鉗牙合格不打滑。
(3)不斷引進新技術,提高高液壓鉗的安全性能,還要加強日常維護和修理。近年來,許多提高液壓鉗安全性能的改進設計紛紛涌現出來,:一是配備手動換向閥溢流系統,既可以控制動力鉗上卸扣油管的扭力,又能起到液壓系統過載保護作用。二是配備扭矩控制系統,當扭矩達到設定值時,動力鉗自動停轉,由無線聯系的扭矩儀顯示、記錄扭矩值,并發出警報信號。三是將液壓鉗鉗牙由弧形改為V形,改善夾持不同管徑時的包角,控制油管螺紋旋緊扭矩值時更準確可靠。
要想有效預防石油修井作業中的危害,單獨依靠技術舉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強化安全教育,成立安全作業組織團體,委任專門的負責人負責團隊安全工作。并且要將安全責任層層落實下去,上到團隊領頭人下至班組組長,都要對安全作業負起明確的責任來。定期開展安全作業培訓,讓員工從思想認識深度上、技術上都可以達到安全作業的要求。針對一些新的合同員工,要有專門的老員工帶,每個老員工都要對所帶新員工的安全、技術負責,制定積極的薪酬體系,對于表現出色的老員工和新員工給予獎勵。
[1]葉國,付鵬飛,趙佰承.井下作業系統修井車組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研究[J].發展.2010(04)
[2]王濟國,張全生,由志先.論持續改進如何在井下修井作業中深入推行[J].今日科苑.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