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東(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沈陽采油廠 遼寧 盤錦 124000)
1.是推行“一崗雙責”,落實領導責任。明確各單位的主要領導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樹立“管工作就要管安全”、“誰組織誰負責”的“一崗雙責”理念。要求各級第一責任者親自組織本單位安全工作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親自安排、督促、檢查班子成員履行HSE職責情況,制定個人安全行動計劃,開展安全經驗分享、參與HSE體系審核。
2.是強化直線管理,落實職能部門責任。各業務科室以抓實高危動態施工作業管理為重點,嚴格執行進入受限空間、動火、吊裝等許可制度,認真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及動態施工升級管理要求,認真審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審批作業許可,現場組織并監督;安全監督部門利用“動態施工監督信息平臺”,進行全程掌控。
3.是實施屬地管理,落實主體責任。一是明確工作區域屬地主體責任,將每座井站、每個作業現場、每臺設備及工具細化到每個崗位員工身上,通過崗位職責描述每個區域、每項工作的安全責任。二是以屬地風險控制為重點,開展全員風險辨識與評價活動和安全生產“大討論、大排查”活動,堅持操作分級和操作前狀態確認制度,施工操作前開展危害辨識,識別關鍵環節、重要步驟的安全風險。
4.是完善HSE體系制度建設。近年來,按照HSE體系管理要求,修訂完善HSE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修訂完善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修訂完善“兩書一表”62份,HSE相關規章制度121項,清理修訂操作規程290項。識別新增危害因素1300項,不斷完善HSE體系框架。
5.是完善HSE培訓制度建設。實施矩陣需求式HSE培訓,分層級組織培訓。組織廠行政正職對科級干部的HSE培訓;外請專家授課的安全管理干部理念培訓;全面推廣“作業許可相關制度”、“安全觀察與溝通”、“工作前安全分析”、“目視化管理”、“上鎖掛牌”等HSE管理方法工具的使用。
六是完善安全例會制度建設。為了及時掌握安全工作動態、共同研究解決安全問題,完善了廠周安全例會制度,即“安全聯席運行會機制”。每月召開HSE體系推進例會;組織基層單位466個崗位編寫出基層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矩陣406套。
1.是強化討論排查,提升風險控制水平。結合“大討論,大排查”活動,各單位、各部門組織全員按照操作項目、設備設施等單元開展危害因素辨識活動,全年辨識危害因素2763項,總計排查整改隱患問題1354個。加強邊臺新建注水站、法一聯至沈二聯輸油氣管線占壓整改等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管理。
2.是強化隱患治理,提升現場本質安全程度。認真落實油田公司隱患治理資金,對井站照明電路及配電裝置安全隱患改造、設備設施接地改造、作業現場值班房維修等7個項目進行治理。
3.是強化問題銷項,提升現場管理水平。為了減少重復問題的發生,連線三年對以往檢查存在的1373項問題進行分析、分類,制定銷項整改工作計劃,各單位及時下發到井站、班組、作業現場,并認真剖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組織消項整改活動。
4.是強化現場創建,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按照《遼河油田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的部署,在采油、集輸、作業、交通四個系統開展標準化站﹙隊﹚創建活動。梳理示范標準112項。按照標準化站隊考核標準對基層站隊進行季度審核,對存在問題形成閉環管理。
1.是提高認識,形成安全文化認同。為有效推進安全文化保障體系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實踐與應用,在廣大員工中進行廣泛宣傳,使之成為全體員工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為。沈采廠組織開展并安全理念專題研討、講座、征文等交流活動,使各級管理人員逐步深化了對安全文化的認識,形成了“健康生活、快樂工作”、“關注員工健康,從員工健康做起”的HSE理念。
2.是加大宣傳,確保安全文化有效運作。安全經驗分享常態化,近兩年安全經驗分享2300個。編制《安全經驗分享匯編》,開展未遂事件征集活動,分系統編制《身邊事故案例匯編》下發組織學習。出安全文化的典型示范作用。;
1.是嚴肅事故追究,確保全員受到警示教育。嚴肅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嚴重“三違”行為、安全隱患進行嚴肅處理,并制定《重復問題處理辦法》。加強日常監督檢查考核。
2.是嚴格安全考核,確保HSE績效穩步提升。對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進行HSE能力評估和履職考核,將HSE業績作為提拔和使用的重要條件,領導干部年度述職專門有本人HSE履職情況
3.是嚴密體系審核,確保HSE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設立安全獎勵基金,對廠季度HSE審核排名前面的給與獎勵,兩年累計獎勵40萬元。
回顧過去兩年多的努力,沈采廠付出的努力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效果,安全管理思路更加清晰,各級領導干部的領導責任和直線責任得到了有效落實,各級直線部門和屬地主管的監管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1.是廣大干部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全員參與安全保障體系的創建,使得各級主要領導逢會必講安全,事事強調安全,親自參與HSE審核和監督檢查,深入基層幫助查改隱患。
2.是現場隱患逐年減少。通過全員參與安全保障體系的實施,不斷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力度,創新管理開展隱患銷項整改,現場隱患問題率逐步減少,安全本質程度不斷提高。
3.是安全“一崗雙責”得到落實,通過創建全員參與的安全保障體系,干部員工的安全責任更加清晰明確,“管工作必須管安全”的理念逐漸形成,專業部門認真履行直線責任,組織開展專業系統風險排查、治理專項隱患。
是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由于全員參與的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并得到有效執行,做到“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堅持HSE體系建設,強化安全監督檢查,控制了事故的發生。
[1]程衛民.系統狀態安全預測法分析[J].兵工安全技術.2000(01).
[2]蔣軍成.突變理論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應用[J].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