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持標,許文靖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江門 529090)
近年,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高職教育的支持和重視,高職學院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使高職學院的實訓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何管理好、使用好校內實訓基地,提高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益成了當前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管理的重要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相當部分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和使用”的現象,沒能充分發揮出其服務教學科研、面向地方經濟建設與服務社會發展的作用,使用效益不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缺乏科學統一的建設規劃。高職學院實訓基地缺乏科學統一的建設規劃,原因有多方面:一是高職學院的專業建設頂層設計論證不充分,專業設置調整變動過快,導致實訓基地規劃跟不上專業建設的需要;二是重專業建設規劃,輕實訓建設規劃,沒有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造成兩者不對稱;三是在制定實訓基地建設規劃時論證不充分,使已有的實訓基地建設規劃科學性、針對性不強,甚至存在較大的偏差。
(2)建設項目和設備選型論證不充分。目前,各高職學院對建設項目和設備選型一般設置兩級論證,系部論證和校級論證,從程序看似乎很嚴密,但實際運作過程中往往存在論證不充分甚至走過場,原因有:一是論證的專家都是系內或校內的老師,多數老師礙于面子,很少提出一些尖銳的意見或建議;二是參加論證的老師責權利不對稱,要負什么責任、有什么權利等都不明確,甚至參加論證會是義務工作;三是高職教師普遍任務重、工作忙,參加論證的老師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建設項目和設備選型的正確性,往往只能提一些粗淺的意見。所以,往往造成建設項目和設備選型論證不充分。
(3)建設周期短。高職院校的辦學歷史不長,實訓基礎條件相對薄弱,而且新辦高職學院五年內一般要接受辦學水平評估,有些高校為了達到評估、檢查的需要,趕時間、趕進度地建設實訓基地,缺少對課程性質的深入了解和對所需實訓設備性能和質量的科學評估,導致購置的設備質量和功能上存在缺陷,不適用或不完全適用,從而導致實訓設備使用率下降。
(4)實訓隊伍不足。①實訓基地管理員數量不足,有的一個管理員管理多個實訓室,有的實訓室甚至沒有專職管理員,出現實訓設備管理不善,實訓設備損耗、損壞情況增加,完好率降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造成了實訓設備和實訓基地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②實訓教師或勝任實訓指導的雙素質教師不足。在教師招聘的過程中往往重學歷輕經驗,各高職院校的招聘條件基本為碩士研究生以上,缺少企業的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技能,很難適應直接從事實踐教學工作。而從企業招聘人員也出現一些問題,由于實訓教師的工資水平一般偏低,缺少了吸引力,結果只能招到一些年齡偏大或新參加工作的人員。
(5)實訓基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滯后。因缺乏制度保障尤其是激勵機制的保障,實訓基地的開放性不足。第一是對外開放力度不夠、準市場化運作效果不明顯,沒能充分發揮出其服務教學科研、面向地方經濟建設與服務社會發展的作用,使用效益不理想;第二是由于沒有工作量計算和耗材經費,故實訓室課余時間沒有向學生開放,使實訓室得不到合理使用;第三,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管理制度不完善、績效評價體系不健全。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導致校內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益普遍不高,沒有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應有作用。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樹立“重建設,更重管理與使用”的理念。針對在實訓基地建設中出現的重建設,輕管理、輕使用的問題,要重新認識實訓基地管理的重要性。樹立現代實訓基地建設理念,從“重建設,輕管理與使用”向“重建設,更重管理與使用”轉變,積極探索實訓基地運作新模式。高職院校要主動與企業、市場相聯系,逐步提高生產性實訓的比例和對外開放水平。
(2)切實做好實訓基地建設方案的調研與論證工作。①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負責人要做好調研與建設方案的制定工作。調研工作要充分,應深入到兄弟單位同類型的實訓基地進行考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吸取經驗與教訓,在兄弟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建設方案。②要做好建設方案和設備選型的論證工作,避免論證不充分或走過場。對貴重儀器設備的論證應邀請校外專家參加,同時要做好論證前的準備工作,至少提前兩天把資料發給參會專家。論證應設置答辯環節,項目負責人要回答專家提出的問題。專家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無記名投票,贊成票必須要超過一半以上才能通過,并把專家的修改意見反饋給項目負責人。
(3)嚴把采購與驗收關?;亟ㄔO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公開招標制度和政府采購等有關規定,要特別注意采購合同的條款,避免出現爭議或考慮不周的地方。設備安裝調試后,必須進行嚴格的試用、培訓和驗收。
(4)加強隊伍建設。①實訓室管理員隊伍建設,要建設一支與管理要求相適應的實訓室管理隊伍;②注重實訓教師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了精簡高效,實訓教師可與實訓室管理人員合并考慮。高職院校要從根本上重視實訓教師和雙師型教師人才,在福利待遇、職稱晉升、評選先進等方面適當向他們有所傾斜;同時有計劃地選派、鼓勵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支持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③提高服務意識,管理員和教師要在熱情服務、責任意識、業務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服務別人,快樂自已。
(5)創新實訓基地運行機制。凡具備基本條件的實訓基地,推行準企業化運行機制,開展生產性實訓與對外開放共享。努力把校內實訓基地建成集教學、培訓、生產、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基地;同時,以服務本校為主,同時適度向周邊(高、中等)職業院校開放,有償向社會和行業提供技術服務。一方面,學校層面要出臺政策,鼓勵實訓基地開展生產性實訓和對外開放共享,合理界定生產和對外開放收入的分成比例,且適當向實訓基地傾斜,激發實訓基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校要選好用好人,選拔有創新能力、懂行有經驗、想干事業的人管理實訓基地,調整平庸、不進取的人。通過創新實訓基地的運行機制,激發實訓基地的活力。
(6)完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①修改完善實訓管理制度。根據基地的運行情況,及時修改有關制度,如《實訓基地課余開放管理辦法》,通過制度建設,確保實訓基地課余時間能夠對學生和對外開放。②完善實訓室績效考核制度。每年對實訓室進行績效考核,對儀器設備使用的有效機時數、實訓室的收益等關鍵指標進行考核,對使用率高、效益好的實訓基地進行獎勵;對使用率達不到預期效果,查明原因,給予相關責任人相應的處罰,并減少系部下一年度實訓室建設經費,形成封閉的約束機制。
通過創新實訓基地運行機制,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規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績效評價機制,并形成封閉約束機制,能有效提高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益,促進實訓基地良性發展,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和服務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1]崔改梅.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J].職業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