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亞飛 王瑜琛(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陜西省719319)
“低碳經濟”這一新概念最早出現在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一文中,英國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最早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生態破壞導致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變暖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英國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預計到2020年,英國大部分以上的能源都需要進口以維持生產。
總的來說所謂的低碳經濟,指的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在創新企業制度、企業產業轉型、企業技術創新、開發企業新能源等手段的基礎上,盡量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以達到減少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在最終達到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
我國在2010年8月對五省八市的低碳產業建設試點的開展工作已全面確定。
統計碳源和碳足跡是低碳經濟的起點,二氧化碳的三個最主要的來源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電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1%;汽車尾氣排放增長最快,占據25%的比重;而隨著房屋數量的穩定增加,建筑排放也占據了27%的比重。
煤化工行業是目前化學工業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煤化工行業的工作必須會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我國目前因為煤化工項目巨大、生產工藝和技術不完善,使得煤化工行業超飽和運作,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大,必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低碳經濟下的煤化工行業,在生產工作中首先要做到節能、降耗,要做到開源節流,提高各有效能源的利用率,而低碳技術的使用,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對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意義。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低碳經濟時代,是發展煤化工行業的重要利器和關鍵原則,當前煤化工行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枚不勝數,而要控制煤化工行業的規模,對它的發展一定要做到實際和適度,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計劃聯系實際,不能盲目地擴大和開發煤化工行業的發展。
煤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我國在走向工業化國家的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次于美國,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量第二多的國家,眾所周知,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會造成全球變暖,全球的普遍變暖對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一個毀滅性的的打擊,所以,一次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二氧化碳的排放,給沿海地區帶來的巨大的災難,沿海地區在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情況下,兩極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面繼續上升,沿海低地將會被淹沒,沿海土壤鹽堿化、海水倒灌、洪水加劇導致對港口的破壞。
二氧化碳的排放給氣候帶移動帶來的復雜影響:對農業、牧業、林業、漁業等行業都產生了令人無法想象和接受的影響。
煤化工行業的術語里,對二氧化碳的處理叫做脫碳,就是將排放的廢氣進行處理,把其他氣體和二氧化碳分離開來,二氧化碳的處理是一個長期的綜合問題,主要的處理方式目前有一下幾點:
首先是深埋,這種地下封存的辦法將通過長管道輸送二氧化碳到天然儲層,但是這個辦法雖然在西方發達國家運用得比較廣泛,要在我國運用,似乎還有一定的難度。
這是一種地下封存的方法,通過長管道將二氧化碳輸送到天然儲層,雖然這個方法已經在發達國家廣泛使用,但是在我國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為這條輸送管道很長,在我國對于這項工藝技術的研究還不是很先進,同時隨著不斷的開采,二氧化碳很有可能跟隨著被開采的物質重回地面,這樣同樣會對人類的健康和社會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總之,這一辦法目前還未成熟,需要不斷地研究和開發。
第二,可以利用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且在同時還能促進農作物的生長,這種方式一般在溫棚里進行。
第三,植樹造林。相對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植樹造林是一個極好的辦法,樹木吸收二氧化碳,源源不斷地釋放出氧氣,與此同時還能增加綠地覆蓋面積。但這種辦法也存在一定缺陷,那就是需要的綠地面積大,投資也大。
從世界經濟的波動給出的預測來看,煤化工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煤化工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地位是尋求長期合作。
盡管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煤化工行業的步伐并非永久停滯不前的,但愿我國下一個煤化工大發展周期是“節能節水降污減排”改造。
我國的能源利用率比較低,單位GD P能耗是美國和日本的3倍以上。政府的目標是每年平均降低4%。
五年來 GD P能耗下降了19.1%。到2020年,單位GD 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40%-45%。
由于煤化工企業的防治在工作過程中的漏洞,以及工業化進程的推動,導致了目前中國乃至全球的環境問題處在一個令人擔憂的狀態,這是由于我國經濟狀況的限制,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仍然處于高能耗、高污染的階段,這是我國目前的工業化狀態所決定的。
煤炭是低能效、高污染的原料,由于現代煤化工行業的工藝技術不同,導致造成的各種污染也不相同,煤化工行業的工藝技術十分負責,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污染比較大,對于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防治,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之下的“三新”!
新的設備對提高工作效率、節能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新的工藝和新的材料對煤化工行業的生產工作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投資來有效控制煤化工的污染。
其次,污水問題是一個大問題,重點治理污水問題對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要加大對污水問題的治理,必須要加強科學技術的攻關,加大污水治理的宣傳力度,并且在面對污水問題的時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決辦法。
再次,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是對生產生活來說極其重要的,要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就必須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它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以達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1公頃闊葉林每天能夠吸收1.0噸二氧化碳。一個年產16萬噸的合成油廠需要有3156公頃闊葉林相拌,即31.56平方公里闊葉林地。
煤化工和綠地應該成為不可分家的伴侶。
最后,發展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步驟,通過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走一條降低耗能、開源節流的全新的道路。
要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對低碳核心技術實行開發,轉變能源的高耗能的消耗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最終治理好煤化工企業造成的污染。
我國政府還決定,進行通過大力尋找和發展可再生資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等行動,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左右;與此同時,還要植樹造林和加強森林面積的管理,森林面積將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在這種情況下,煤化工行業造成的污染一定會得到大大改善,早日實現全社會化下的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