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肖峰 李萬明 謝 勇 李小麗 何國鋒
(通聯: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635000)
達州是四川省水稻主產區之一,現有稻田面積260萬畝左右。達州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地處山區丘陵,立體氣候變化大,海拔高度相差較大。全市分割為山區、丘陵、平壩3塊,其中山地占幅面積70.70%,丘陵占28.10%,平壩占1.20%。由于地形復雜,區域性氣候差異大: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海拔600~800m的低、中山氣候溫涼、陰濕,回春遲,夏日酷熱,秋涼早,冬寒長;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區,光熱資源不足,寒冷期較長,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全市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4.7~17.6℃之間,無霜期300天左右。推廣運用高產栽培技術,是增加水稻生產科技含量和提高產量重要措施。現根據我市水稻生長期的氣候特點,特提出如下高產栽培技術,供各地在水稻生產中參考。
優良的水稻品種選擇,是保證水稻高產的首要條件。結合現主推水稻品種,一般在平壩丘陵區米以下水源有保證的田塊,宜選用岡優188、宜香2079、宜香2115等高產遲熟組合;海拔600~800m地區宜主推中優936等中熟組合;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用瑞優425等早熟組合。
在我市水稻生長期的氣候特點是:前期低溫寒潮影響育秧,后期高溫伏旱影響水稻抽穗揚花和山區秋雨低溫影響結實。播種過早,達不到水稻發芽、生長的條件,不僅不能培育出壯秧,而且容易出現爛種,死苗。播種過遲,水稻不能躲避后期不利天氣的影響。故要采取一系列保溫育秧措施,以實現適時早播,尤其是高山地區更要做到適時早播早育,才能保證安全抽穗結實。為此,水稻的適宜播期,海拔600m以下選在3月20日左右,海拔600~800m地區選在3月20~30日,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在3月30日至4月5日。
壯秧的標準是在秧田期保持葉蘗同伸,秧齡適宜,白根多(一般13~15根),苗高15~19cm,基莖扁寬,30天秧齡帶蘗。百株苗干重5g以上,干物率18%~25%。
1.科學催芽 我市農民催芽方法比較簡單,缺乏科學性,在早稻遇到低溫時經常出現爛種、出芽慢、質量差的情況。比較科學的催芽是采取多浸多晾。催芽的步驟為:1000倍的多菌靈泡種12小時→清水洗干凈晾干→清水浸36小時→晾干催芽,采用高溫破胸,中溫煉芽,使種子出芽一致,秧苗生長均勻。
2.精心制作苗床 選擇背風向陽、管理方便的肥沃酸性土壤作苗床。播種前1天先將秧地整好,雜草除凈,畦面寬一般為1.5m,秧地施復合肥75kg/hm2,施用敵克松30kg/hm2進行土壤消毒。可用1%的醋酸調酸。
3.蓋膜和播種 根據本田前茬合理安排播種密度,一般冬水田和冬閑田小苗移栽播芽谷200g/m2,中苗移栽播芽谷 100~150g/m2,大苗移栽 50~75g/m2。播后蓋好薄膜。注意防鼠和家禽危害。
4.苗床管理 播種到出苗前,一般不灌水,出苗到二葉前,膜內溫度應控制在25℃以內,過高應通氣降溫,二葉期開始應看天氣通風煉苗,并于三葉期左右徹底揭膜,出苗后視旱情和苗質進行肥水管理。為防止立枯病的發生蔓延,按每40個秧盤用15g敵克松對2kg水噴霧;拋前用20%三環唑750倍液噴灑秧苗以防稻瘟病。秧苗長至3.5~4片葉左右即可拋栽。
現在農民普遍栽稀大窩,不利于高產群體結構的形成。應合理密植短秧齡移栽,旱育秧秧齡20天,軟盤育秧秧齡20~25天,水育秧秧齡25~30天。密度:軟盤拋秧1hm2拋22.5萬穴以上,基本苗45~60萬;移栽苗1hm2栽22.5萬穴,基本苗45~60萬。山區可適當密植。
要采取“前促、中控、后補”的方法進行施肥。應按照“以底肥為主,以農家肥為主,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為主”的方針,整田前,每畝用普鈣30kg與1000~1500kg農家肥拌勻堆漚腐熟后撒施;整田后,每畝用尿素5~10kg、硫酸鉀8~10kg、硫酸鋅1kg混合撒施;移栽后7~10天,根據底肥用量用尿素75~150kg/畝撒施;孕穗期根據苗情可用尿素30~75kg/畝撒施。
秧苗返青期土壤保持足夠水分,以后淺水灌溉,等落干后進行第2次灌溉,如果期間下雨能滿足水分要求可不必灌水。在水稻分蘗階段可采用濕3~5天,干3~5天,干干濕濕灌溉,保證土壤通氣便于根系生長。孕穗階段保持1~2cm薄水層。此外,水分管理措施還要根據土壤類型、勞力情況和其他因素而定。
重點防治好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螟蟲等,采取適時播種,合理輪作,好氣灌溉,控制適當的群體和化肥用量等綜合措施,創造有利于水稻及各類有害生物的天敵繁衍的農田生態,達到控制水稻病蟲害發生或制止其蔓延的目的。
一般年份中重點控制6月初的二化螟、7月上旬的縱卷葉螟、白背飛虱,分蘗期的葉瘟、紋枯病,穗期的穗頸瘟、稻曲病等對產量和質量影響較大的病蟲害
適宜收獲期,收割過早,青粒多,加工后不完整米粒多,食味降低,出米降低,收割過晚落粒和倒伏多,損失大。每穗谷粒穎殼95%以上變黃或95%以上谷粒小穗軸及付護穎變黃,米粒定型變硬,呈透明狀為適宜收割期。稻谷外型95%以上的穗達到黃熟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