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通聯: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成都 610066)
四川是全國李子生產重點產區(qū),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但由于各地李樹多為零星栽種,管理較為粗放。為了推廣我省李子的規(guī)范化栽培模式,促進李產業(yè)的長效發(fā)展,結合當地氣候經濟狀況,現將本省李樹關鍵栽培技術簡要概述如下,以供參考。
種植園應盡量選擇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水源充足,排水通暢的地方建園。李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以中性至微酸性、保水力較強的粘重土壤為宜。栽植密度要根據地勢、土壤肥力、砧木種類及栽培措施而定,大部分地方采用行距4~5m,株距3m,畝栽植50株左右。定植時間從秋季落葉后到春季芽萌發(fā)前均可,我省以11月至翌年李苗萌芽前栽植為好,此時李苗生命活動相對靜止,但體內營養(yǎng)貯藏較多,定植后易生根。
李根系分布較淺,與雜草競爭養(yǎng)分、水分激烈,應及時中耕除草與培土防露根。定植后樹冠下可覆蓋秸稈或地膜,以防止雜草生長,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溫度、水分狀況。幼樹期可間作豆類、薯類等蔬菜;結果后可在行間種植綠肥,綠肥可直接翻入土中或割下積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李樹生長和結果要從土壤中吸收各種營養(yǎng)元素,施肥提倡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并結合根外追肥。
1.基肥 基肥是能穩(wěn)定均勻供給多種養(yǎng)分的基本肥料,一般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基肥施用時期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施用量占全年用肥量60%~65%,結合深翻清園時施入。
2.追肥
(1)花前肥 開花前后,株施0.5~1kg速效性氮肥或25kg腐熟人糞尿。如適逢多雨季節(jié),為防枝梢旺長與幼果大量脫落,可不追此次肥。
(2)壯果肥 在果實硬核期施用,可促進果實增大與花芽分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株施氮、磷、鉀速效復合肥1kg。
(3)采果肥 在采收前后施用,為樹體增加貯藏營養(yǎng),株施復合肥1kg。
李樹對水分的需求較多,特別是引入的歐洲李和美洲李。四川李樹在生長期降水較多的年份,前期可不灌水,后期或干旱時適當灌水,通常在早春萌芽前灌1次水,果實膨大期還應灌1次水,此時灌水能加速果實生長發(fā)育,既能起到保護果的作用,又能促進葉片增大和枝條增長,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制造和積累。李樹怕澇,在地下水位高或者易積水的果園,雨水季節(jié)應注意及時排水。
李樹常用樹型有自然開心形、疏散分層形、紡錘形、圓柱形等,應依據不同品種和栽植密度選用合適的樹形。四川地區(qū)采用較多的是自然開心形,其特點是通風透光較好,內膛和下部的枝組結實率高,植株壽命長,便于管理。修剪時對背上枝和競爭枝要及時疏修打頂,以利減少養(yǎng)分消耗。對需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的,從5月初至6月中旬進行重短剪,保留枝長為5~15cm,要連續(xù)進行2次短剪。到秋季再把萌發(fā)的中長枝疏去,留下短果枝和葉叢枝,培養(yǎng)結果枝。對弱枝、徒長枝、病枯枝等,改冬剪為生長期修剪,及時將其從基部疏去。生長期修剪利于控制生長和促花,對骨干枝以外的直立或強旺枝,將過密枝疏除,留下的可采用拉枝開張角度、摘心或環(huán)割進行控制。休眠期修剪有助于生長擴冠,對骨干延長枝適當短截,培育下一級骨干枝。
1.配置授粉樹 李樹多數品種有自花不孕的現象,所以授粉是提高坐果率的關鍵。授粉樹與主栽品種要有良好的授粉親和力,且樹齡、花期相近。一般栽植時按9∶1的比例配置授粉樹。
2.輔助授粉 李在早春開花,此時正值春雨低溫季節(jié),如果陰雨時間較長,則花粉發(fā)育、昆蟲活動都將受到影響,會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來提高坐果率;李樹開花期間,在果園內放養(yǎng)蜜蜂亦可促進授粉。
3.花期噴施激素或營養(yǎng)元素 對坐果率高的品種,可在花期噴施0.3%硼砂、0.4%尿素及0.3%磷酸二氫鉀混和液2~3次。對坐果差的品種在盛花末期噴40~50mg/L赤霉素;用20mg/L的防落素和200倍多元葉面肥噴霧,對減少落花落果也有較好效果。
4.及時疏果 李樹一般結果偏多,必須通過疏花疏果來提高果型和品質。第一次在落花后20~25天疏去形體不正、病蟲危害、果梗變黃、果皮皺縮以及未受精的不良果實;第二次在落花后40~45天根據果枝和果型大小進行定果。
采收時期依據品種、地區(qū)、用途而定。果實一般在九成熟時采收,采收過早,著色不良、風味不佳,采收過晚果實質地變軟,不耐儲運。紅色種果實著色1/3~1/2為硬熟期,4/5為半軟熟期;黃色果呈綠白時為硬熟期,淡黃色時為半軟熟期;黑色果的熟期同紅色果顏色。采收時宜手摘,準備好采果框,內墊布袋為宜,宜輕摘輕放,保留果粉,分級采摘、堆放、銷售。
四川地區(qū)李樹常見病害有李紅點病、細菌性穿孔病、褐腐病、流膠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桃蛀螟、紅頸天牛和桑白蚧等。防治措施一方面以綜合防治為主,選用高效低毒的常規(guī)化學農藥進行防控,施藥時要考慮到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以降低果品農藥殘毒,提升果品質量;另一方面要加強果園管理,保持健壯樹勢,增強樹體抗病蟲害能力,控枝修剪后至萌芽前,應噴1~2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清園。徹底清除枯枝、落葉、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消滅越冬菌源,并對主干進行石灰涂白。
1.紅點病 可在萌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噴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發(fā)芽期噴75%百菌清800倍液,發(fā)病初期噴70%甲基硫菌靈600倍液進行防治。
2.細菌性穿孔病 萌芽后新梢長至2cm左右時開始防治,主要防治藥劑有72%農用鏈霉素2500倍液或50%消菌靈800倍液或新植霉素3500倍液等。
3.李褐腐病 幼果期至果實成熟期噴3次70%進口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80%代森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400倍液等。
4.流膠病 防治時先將流膠部位樹皮刮除見青為止,然后涂抹波美5度石硫合劑,最后涂保護劑,有較好的效果。
5.蚜蟲 花后嫩葉期用70%啶蟲脒6000~8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15天后可再防治1次。
6.桃蛀螟 從4月下旬開始,選用殺滅菊酯、樂斯本、銳勁特等進行防治。